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作者:佚名
譯文半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山頭,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從清溪出發(fā)奔向三峽,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才發(fā)現(xiàn)到了渝州。
注釋選自《李太白全集》卷八⑴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縣級市)西南。⑵ 半輪秋:半圓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⑶ 影:月光和人的影子。⑷ 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東北。源出四川蘆山,流經(jīng)樂山匯入岷江。⑸ 夜:今夜。⑹ 發(fā):出發(fā)。⑺ 清溪:指清溪驛,屬四川犍為,在峨眉山附近。⑻ 三峽:指長江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今在四川、湖北兩省的交界處。一說指四川樂山的犁頭、背峨、平羌三峽,清溪在黎頭峽的上游。⑼ 君:指峨眉山月。一說指作者的友人。⑽ 下:順流而下。
峨眉山,在今四川成都西南峨眉縣。山中多寺觀。李白涉及峨眉山的詩。人們比較熟悉的有三首,一首是《登峨眉山》,這是作者早期居蜀時所作,另一首是寫于晚年的《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這一首則是寫于作者二十六歲離開蜀地時。如果說李白早期是為了訪道求仙而登峨眉山,那么在他即將離蜀和離蜀后寫的關(guān)于峨眉山月歌的詩,則主要是借以表達豪情壯志及其對友人的思念。這首詩人們很欣賞,但理解卻有很大不同。
第一,是對作者寫此詩時的心情說法不一。明高?《唐詩品匯》卷四十七引劉須溪謂此詩"含情凄婉",而程千帆《古詩考索?古典詩歌描寫與結(jié)構(gòu)中的一與多》則云:"李白的構(gòu)思是在以孤懸空中的月與自己所要隨著江水東下而經(jīng)過的許多地方對比。來展現(xiàn)自己乘流而下的輕快心情。&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nèi)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