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
-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記憶資訊
|
提高記憶力
|
增強記憶力
|
右腦記憶方法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手機版
記憶力訓練
記憶法
記憶術
記憶宮殿
右腦開發(fā)
速讀訓練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高中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大學
注意力訓練
超右腦
左右腦
最強大腦
全腦速讀
快速閱讀
思維模式
學習計劃
初中
初一
初二
初三
中考
專業(yè)
吸引力法則
潛意識
催眠術
潛能開發(fā)
速讀教程
勵志名言
經(jīng)典語錄
電子課本
早教
幼教
小學
作文
詞語
句子
詩詞大全
唐詩三百首
全唐詩
古詩三百首
古詩大全
宋詞精選
全宋詞
元曲精選
經(jīng)典詩句
詩歌鑒賞
詩詞名句
辭賦精選
詩人大全
詩詞閱讀
古詩文閱讀
高中詩詞
初中詩歌
文言文閱讀
高中文言文
初中文言文
小學文言文
高中現(xiàn)代詩
現(xiàn)代詩
勵志詩歌
精品推薦:
記憶力培訓
|
快速閱讀培訓
|
速讀訓練軟件
|
超右腦訓練卡片
|
數(shù)字編碼卡
逍遙右腦
>
詩詞大全
>
經(jīng)典詩句
>
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經(jīng)典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潮州韓文公廟碑》是一篇創(chuàng)作于宋代時期的散文,作者蘇軾。這篇文章是蘇軾于1092年(元?七年)三月,接受了潮州知州王滌的請求,替潮州重新修建的韓愈廟所撰寫的碑文。
【原文】
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是皆有以參天地之化,關盛衰之運,其生也有自來,其逝也有所為。故申、呂自岳降,傅說為列星,古今所傳,不可誣也。孟子曰:“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寓于尋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間。卒然遇之,則王公失其貴,晉、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賁、育失其勇,儀、秦失其辯。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者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岳,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此理之常,無足怪者。
自東漢以來,道喪文弊,異端并起,歷唐貞觀、開元之盛,輔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獨韓文公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歸于正,蓋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此豈非參天地,關盛衰,浩然而獨存者乎?
蓋嘗論天人之辨,以謂人無所不至,惟天不容偽。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魚;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婦之心。故公之精誠,能開衡山之云,而不得回憲宗之惑;能馴鱷魚之暴,而不能弭皇甫?、李逢吉之謗;能信于南海之民,廟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蓋公之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
始潮人未知學,公命進士趙德為之師。自是潮之士,皆篤于文行,延及齊民,至于今,號稱易治。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潮人之事公也,飲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禱焉。而廟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為艱。前太守欲請諸朝作新廟,不果。元?五年,朝散郎王君滌來守是邦。凡所以養(yǎng)士治民者,一以公為師。民既悅服,則出令曰:“愿新公廟者,聽!”民歡趨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廟成。
或曰:“公去國萬里,而謫于潮,不能一歲而歸。沒而有知,其不眷戀于潮也,審矣。”軾曰:“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無所往而不在也。而潮州人獨信之深,思之至,?蒿凄愴,若或見之。譬如鑿井得泉,而曰水專在是,豈理也哉?”元豐七年,詔拜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韓文公之廟。”潮人請書其事于石,因作詩以遺之,使歌以祀公。其辭曰:
公昔騎龍白云鄉(xiāng),手抉云漢分天章,天孫為織云錦裳。飄然乘風來帝旁,下與濁世掃秕糠。西游咸池略扶桑,草木衣被昭回光。追逐李、杜參翱翔,汗流籍、?走且僵,滅沒倒影不能望。作書抵佛譏君王,要觀南海窺衡湘,歷舜九嶷吊英、皇。祝融先驅(qū)海若藏,約束蛟鱷如驅(qū)羊。鈞天無人帝悲傷,謳吟下招遣巫陽。?牲雞卜羞我觴,於粲荔丹與蕉黃。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被發(fā)下大荒。
——選自《四部叢刊》本《經(jīng)進東坡文集事略》
16.對下列
句子
中加點
詞語
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卒然遇之,則王公失其貴 卒:通“猝”,突然,倉促
B.而不能弭皇甫?、李逢吉之謗 弭:消除,制止
C.自是潮州之士,皆篤于文行 篤:重視,專注
D.詔拜公昌黎伯,故榜曰 榜:文告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潮人之?公也,飲食必祭/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B.是皆有以參天地之化/秦亦不以城予趙
C.君子學道則愛人/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D.信乎君子之言/則齊國其庶幾乎
18. 下列各組語句中,分別表現(xiàn)韓愈
歷史
功績和成敗得失原因的一組是( )
A. 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公去國萬里,而謫于潮,不能一歲而歸。沒而有知,其不眷戀于潮也
B. 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歸于正/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無所往而不在也
C. 文起八代之衰,而勇奪三軍之帥 /公之所能者,天也;所不能者,人也
D. 在天為星辰,而明則復為人/能開衡山之云,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
19.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首先論述古代圣賢的偉大和死而不朽的原因,看似離題,卻是將韓愈置于歷史的長河中,在古今先賢的排序中給韓愈確定一個合適位置,從而為評價韓愈定一個基調(diào)。
B.韓文公曾談論過天道和人事的區(qū)別,認為人沒有什么事不能做出來,只是天不容許人作偽。人的智謀可以欺騙王公,卻不能欺騙小豬和魚;人的力量可以取得天下,卻不能取得普通老百姓的民心。
C. 作者指出韓愈的成功是以在于合乎“天道“,因而他合普通老百姓的心,能夠受到南海人民世世代代的祭祀。但韓愈卻不能盡人事,因而他觸怒憲宗,遭人毀謗。
D. 韓愈在潮州興學,帶來了潮州教育的發(fā)展。潮州人十分信仰、緬懷他,作者認為韓愈雖然在潮州任職不到一年,但他死后,神靈無所不在,也自會眷戀潮州。
20.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
(1)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3分)
(2) 能信于南海之民,廟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4分)
參考答案:
16.D。(榜:在匾額上題字)
17. A(A助詞,主謂間取消獨立性。B①介詞,用來;②介詞,把。C ①連詞,就;②連詞,表轉(zhuǎn)折,卻。D ①語氣詞,相當于“啊”;② 語氣詞,相當于“吧”。)
18. C(A中分別說古來圣賢的偉大、不朽和世上一種所謂韓愈“不眷戀于潮”的觀點。B中分別說歷史功績和駁斥所謂韓愈“不眷戀于潮”的觀點。D中分別說“浩然之氣的作用和成敗得失的表現(xiàn)。”)
19. B(談論天道人事區(qū)別的是作者)
20. (1)他的文章使八代以來的衰敗文風,得到振興,他對儒道的宣揚,使天下人在沉溺中得到拯救。(重點詞:起、濟、溺)
(2) 能夠在潮州老百姓中取得信任,百代都享受廟堂祭祀,卻不能使自身在朝廷上有一天的平安。(“信”“廟食”各1分,兩個狀語后置各1分)
【譯文】
一個普通人卻成為千百代的榜樣,一句話卻成為天下人效法的準則。這是因為他們的品格可以與天地化育萬物相提并論,也關系到國家氣運的盛衰。他們的降生是有來歷的,他們的逝世也是有所作為的。所以,申伯、呂侯由高山之神降生,傅說死后成為天上的列星,從古到今的傳說,是不可否認的。孟子說:“我善于修養(yǎng)我盛大正直的氣。”這種氣,寄托在平常事物中,又充滿于天地之間。突然遇上它,那么,王公貴族就會失去他們的尊貴,晉國、楚國就會失去它們的富有,張良、陳平就會失去他們的
智慧
,孟賁、夏育就會失去他們的勇力,張儀、蘇秦就會失去他們的辯才。是什么東西使它這樣的呢?那一定有一種不依附形體而成立,不依靠外力而行動,不等待出生就存在,不隨著死亡就消逝的東西了。所以在天上就成為星宿,在地下就化為河川山岳;在陰間就成為鬼神,在陽世便又成為人。這個道理十分平常,不值得奇怪的。
自從東漢以來,儒道淪喪,文風敗壞,佛、道等邪說一齊出現(xiàn)。經(jīng)歷了唐代貞觀、開元的興盛時期,依靠房玄齡、杜如晦、姚崇、宋?等名臣輔佐,還不能挽救。只有韓文公從普通人里崛起,在談笑風生中指揮古文運動,天下人紛紛傾倒追隨他,使思想和文風又回到正路上來,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三百年左右了。他的文章使八代以來的衰敗文風,得到振興,他對儒道的宣揚,使天下人在沉溺中得到拯救,他的忠誠曾觸犯了皇帝的惱怒,他的勇氣能折服三軍的主帥:這難道不是與天地化育萬物相并列,關系到國家盛衰,浩大剛正而獨立存在的正氣嗎?
我曾談論過天道和人事的區(qū)別:認為人沒有什么事不能做出來,只是天不容許人作偽。人的智謀可以欺騙王公,卻不能欺騙小豬和魚;人的力量可以取得天下,卻不能取得普通老百姓的民心。所以韓公的專心誠意,能夠驅(qū)散衡山的陰云,卻不能夠挽回憲宗佞佛的執(zhí)迷不悟;能夠馴服鱷魚的兇暴,卻不能夠制止皇甫?、李逢吉的誹謗;能夠在潮州老百姓中取得信任,百代都享受廟堂祭祀,卻不能使自身在朝廷上有一天的平安。原來,韓公能夠遵從的,是天道;他不能屈從的,是人事。
從前,潮州人不知道學習儒道,韓公指定進士趙德做他們的老師。從此潮州的讀書人,都專心于學問的研究和品行的修養(yǎng),并影響到普通百姓。直到現(xiàn)在,潮州被稱為容易治理的地方。確實不錯啊,孔子曾說過這樣的話:“有地位的人學了道理,就會愛護人民;地位低的人學了道理,就容易治理。”潮州人敬奉韓公,吃喝的時候必定要祭祀他,水災旱荒、疾病瘟疫,凡是有求助于神靈的事,必定到祠廟里去祈禱?墒庆魪R在州官衙門大堂的后面,百姓以為進出不方便。前任州官想申請朝廷建造新的祠廟,沒有成功。元?五年,朝散郎王滌先生來擔任這個州的知州,凡是用來培養(yǎng)士子,治理百姓的措施,完全以韓公為榜樣。老百姓心悅誠服以后,便下命令說:“愿意重新修建韓公祠廟的人,就來聽從命令。”老百姓高高興興地趕來參加這項工程。在州城南面七里選了一塊好地方,一年后新廟就建成了。
有人說:“韓公遠離京城約萬里,而貶官到潮州,不到一年便回去了,他死后有知的話,是不會深切懷念潮州的,這是明擺著的。”我說:“不是這樣的,韓公的神靈在人間,好比水在地上,沒有什么地方不存在。而且潮州人信仰得特別深厚,思念得十分懇切,每當祭祀時,香霧繚繞,不由涌起悲傷凄愴的感覺,就象見到了他,好比挖一口井得到了水,就說水只在這個地方,難道有這個道理的嗎?”元豐七年,皇帝下詔書封韓公為昌黎伯,所以祠廟的匾額上題為“昌黎伯韓文公之廟。”潮州人請我書寫他的事跡刻在石碑上,因此作首詩送給他們,讓他們歌唱著祭祀韓公,歌詞說:
您從前騎龍邀游在白云鄉(xiāng),雙手撥動銀河,挑開天上的云彩,織女替您織成云錦衣裳。您輕快地乘著風來到皇帝的身旁,下降到人間,為混亂的俗世掃除異端。您在西邊游覽了咸池,巡視了扶桑,草木都披上了您的恩澤,承受著您的光輝普照。您追隨李白、杜甫,與他們一起比翼翱翔,使張籍、皇甫?奔跑流汗、兩腿都跑僵了,也不能仰見您那能使倒影消失的耀眼光輝。您上書痛斥佛教,諷諫君王,被邀請到潮州來觀看,中途又游覽了衡山和湘水,經(jīng)過了埋葬帝舜的九嶷山,憑吊了娥皇和女英。到了潮州,祝融為您在前面開路,海若躲藏起來了,您管束蛟龍、鱷魚,好象驅(qū)趕羊群一樣。天上缺少人材,天帝感到悲傷,派巫陽唱著歌到下界招您的英魂上天。用牦牛作祭品,用雞骨來占卜,敬獻上我們的美酒;還有殷紅的荔枝,金黃的香蕉。您不肯稍作停留,使我們淚下如雨,只得送您的英靈,披著頭發(fā),輕快地返回仙鄉(xiāng)。
賞析
碑文高度頌揚了韓愈的道德、文章和政績,并具體描述了潮州人民對韓愈的崇敬懷念之情。碑文寫得感情澎湃,氣勢磅礴,被人譽為“宋人集中無此文字,直然凌越四百年,迫文公(按指韓愈)而上之”(《蘇長公合作》引錢東湖語)。黃震甚至說:“《韓文公廟碑》,非東坡不能為此,非韓公不足以當此,千古奇觀也。”(《三蘇文范》引)
起筆兩句“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劈空而來,突兀高亢,豪邁警策,一下子就將讀者的心緊緊抓住。作者并沒有急于要說出具體是誰能具有如此崇高的威望和如此深遠的影響,而是繼續(xù)泛論這種偉人的作用,能“參天地之化,關盛衰之運”。接著又舉出申侯、呂侯是岳神降生,傅說死后變?yōu)榱行堑墓糯鷤髡f來說明這類偉人降生到這世上來是有目的的,從這世上逝去后也能有所作為。這就為下文論述浩然之氣作了充分的鋪墊,蓄足了氣勢。于是,文章順勢引出孟子的名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并說明這種氣無所不在,“寓于尋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間”。接著,連用三組排比句,從所遇對象的反應、此氣存在的條件和此氣存在的方式這三個方面來具體予以描述、評論。“卒然遇之,則王公失其貴,晉、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賁、育失其勇,儀、秦失其辯”,這組排比句是說,突然遇上這種浩然之氣,能使人失去其原有的貴、富、智、勇、辯,可見其威力之大。文章又用“是孰使之然哉”這一設問句,引出對此氣存在條件的評述:“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者矣”,實際上是強調(diào)此氣乃無條件地存在于
宇宙
之間。正是因為它無條件地存在于宇宙之間,所以它的存在形式也變化不一,并不固定:“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岳,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以上三組排比句,如江海橫流,浩浩奔涌,襄陵浸天,勢不可擋。而為了疏蕩其氣,使文章形成頓挫,在一組和二組之間,用一設問句“是孰使之然哉”,表示意思的轉(zhuǎn)換;在二組和三組之間,用一因果連詞“故”,表示上下層之間的因果關系。三層寫完,又用“此理之常,無足怪者”予以歸納小結(jié),使其開合有序,奔放中現(xiàn)出嚴謹。這一段對于浩然正氣的描述、評論,雖帶有相當?shù)目鋸埡洼^濃的神秘色彩,但浩然之氣并非虛無飄渺的東西,而是確實存在著的,這就是人們平常所說的正義的力量和精神。因此,它的影響極為深遠,比如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就將其寫入著名的愛國詩篇《正氣歌》中,表現(xiàn)出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和濃郁的愛國主義精神。它在今后還將沾溉后人,涵育百代。
碑文首段,對于浩然正氣作了充分的描述、評論,韓愈的高大形象已隱隱出現(xiàn),于是二段順勢轉(zhuǎn)入評述其道德文章。碑文先強調(diào)自東漢以來,“道喪文弊,異端并起”。東漢末年黃巾大起義之后,不僅統(tǒng)一的政治局面不復存在,經(jīng)濟遭到嚴重破壞,而且儒家思想也完全解體。先是道教和佛教盛行,到了晉朝,又出現(xiàn)釋、道合一的玄學。因此,從儒家的立場來看,儒道喪失、異端并起的說法并非夸張。再看文風,魏、晉文章已開始駢偶化,到了南期,駢文占了絕對的優(yōu)勢,講究平仄押韻,堆砌辭藻和
典故
,內(nèi)容空虛,陳言泛濫,連反對過于駢偶化的劉勰在寫作《文心雕龍》時也依然采用駢文,可見其勢力之大,已積重難返。即使進入唐朝,在政治、經(jīng)濟上出現(xiàn)了貞觀和開元盛世,并先后出現(xiàn)了房玄齡、杜如晦、姚崇、宋?等賢相,對于衰弊的文風,也無法改變。直到貞元、元和之際,“獨韓文公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歸于正,蓋三百年于此矣。”用“談笑”“麾之”“靡然”等詞語來強調(diào)韓愈所倡導的古文運動號召力之強、聲勢之大,是完全符合文學史實際的。接著,碑文連用四個排比分句:“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以此從文、道、忠、勇四個方面來盛贊韓愈的道德文章和為人行事。一個分句一個方面,概括力極強,氣勢也極其充暢,因此這四個分句也成為整個碑文最警策的名句而流傳千古、膾炙人口。而韓愈在文、道、忠、勇這四個方面的表現(xiàn),正體現(xiàn)了上文所寫的浩然正氣,所以蘇軾強調(diào)說:“此豈非參天地、關盛衰、浩然而獨存者乎!”這樣,將一、二兩段完全挽合起來。至此,讀者才充分理解,原來碑文首段所放筆泛寫的浩然正氣,實際上是句句都在描寫韓愈。由此可見此文立意的精巧,用心的良苦。
碑文第三段,完全轉(zhuǎn)換角度,另起爐灶,從論“天人之辨”人手。所謂“天人之辨”,就是分清天意和人為兩個方面的情況,也即是:“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魚;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婦之心。”人干壞事可以無所不用其極,但天意是不能容忍的;人可以欺騙王公大人,但天意不能容忍人去欺騙小豬、小魚,因為《易·中孚》的卦象象征著中心誠信,誠信到能感化小豬、小魚等微細之物,如能擴大到以之施政,一定能獲得吉祥,因為誠信正應合著天剛正的美德;人可以用暴力去奪取天下,卻不能用暴力去征服匹夫匹婦之心,因為這也體現(xiàn)了天意。這些說法,在今天看來,有不少唯心的成分在內(nèi),但也不是毫無合理的內(nèi)核。比如將天意理解為公理和法律,還是可以講得通的。接著,碑文便從天意和人為的角度,連用排比句進行兩相比照,指出:“故公之精誠,能開衡山之云,而不能回憲宗之惑;能馴鱷魚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镩、李逢吉之謗;能信于南海之民,廟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在這兩相比照中,前項均屬天意,后項均屬人為。凡屬天意者,韓愈都能取得成功;凡屬人為者,韓愈全遭失敗。所以結(jié)論是:“蓋公之所能者,天也。所不能者,人也。”這樣論說,不僅能與上文論述浩然之氣的話完全吻合,不致矛盾,而且主要是突出和強調(diào)韓愈受到貶滴、遭遇誹謗、不能安身于朝廷,全是人為的結(jié)果,也即是君昏臣奸的黑暗政治所造成的。因此,碑文這樣寫,不僅是為了歌頌韓愈的忠誠和正直,也寄寓著對韓愈在政治上屢遭陷害打擊的憤懣在內(nèi)。
碑文第四段,重點描寫韓愈在潮州的政績以及潮州人民對韓愈的崇敬和懷念之情。由于韓愈在潮州期間重視興辦教育事業(yè),故“潮之士,皆篤于文行,延及齊民”;由于韓愈在潮州期間重視水利、根除民患,故“潮人之事公也,飲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禱焉”。而對于王滌倡議重建韓愈新廟之舉,“民歡趨之”。而當有人以韓愈生前在潮時間很短、對潮并不留戀為由認為在潮修建韓廟并無意義時,蘇軾直接出面,以“如水之在地中”來比喻韓愈之神“無所往而不在也”,說明韓愈影響之廣大深遠,既極生動形象,又極具說服力。
碑文最后,為了進一步抒寫作者對于韓愈的高度崇敬之情,又展開浪漫的想象,創(chuàng)作了一首熱情洋溢的
詩歌
。詩中想象韓愈是天仙下凡,“下與濁世掃秕糠”的;他的詩歌成就極高,可以“追逐李、杜參翱翔”;他忠誠耿直,敢于“作書詆佛譏君王”;他感動上蒼,“祝融先驅(qū)海若藏,約束蛟鱷如驅(qū)羊”。因而當他離開天廷以后,上帝十分悲傷,仍然將他召回。詩的最后,寫作者獻上豐厚的祭品,虔誠地向他禱告,希望他能在人間稍作停留,但他卻翩然飛回天宮,于是作者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涕淚滂沱了。詩中通過這種浪漫的想象,既再一次高度贊揚了韓愈的業(yè)績,天人共鑒,韓愈的精神,感天動地,從而表現(xiàn)一位古文運動完成者對于古文運動開拓者的十分虔敬的心情,又緊密呼應碑文首段對于浩然正氣的描述、評論,文心之深細嚴密,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綜上所述,這篇碑文將議論、描述、引征、對話、詩歌等熔鑄于一爐,高論卓識,雄健奔放,駢散兼施,文情并茂。正如王世貞所說:“此碑自始至末,無一懈怠,佳言格論,層見迭出,如太牢之悅口,夜明之奪目,蘇文古今所推,此尤其最得意者。”(《御選唐宋文醇》引)而宋代著名詩文評論家洪邁,則將它與唐代許多著名作家所撰寫的韓愈碑、傳、墓志等文章相比,指出它完全超越了前人:“劉夢得、李習之、皇甫持正、李漢,皆稱頌韓公之文,各極其摯……及東坡之碑一出,而后眾說盡廢……騎龍白云之詩,蹈厲發(fā)越,直到《雅》《頌》,所謂若捕龍蛇、搏虎豹者,大哉言乎!”(《容齋隨筆》卷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664486.html
相關閱讀:
拜倫有名的詩句
思念死去親人的詩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形容心境龐雜的詩句
關于思念家鄉(xiāng)的古詩
上一篇:
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原文_翻譯和賞析_晏幾道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主題
十樣花?陌上風光濃處原文_翻譯和賞析_李彌遜
2012最新傷感優(yōu)美的詩句
“天地黯慘忽異色,波濤萬頃堆琉璃!钡囊馑技叭姺g賞析
墨梅 王冕
描寫月亮的古詩
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
所見古詩_所見袁枚
六州歌頭?少年俠氣原文_翻譯和賞析_賀鑄
經(jīng)典豪放詩詞十首
實言履行實心,無不導人之理
推薦閱讀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的意
侯門一入深如海, 從此蕭郎是路人的詩意:一旦進入深幽如海的侯門,從此蕭郎便成為了陌路之……
有關秋天的古詩
[導語]1、《 宿建德江 》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2……
送別的詩句
[導語]1、孤帆遠影碧空 1、孤帆遠影碧空……
關于春節(jié)的詩句
[導語]1、官歷行將盡,村醪強自傾。厭寒思暖律,畏老惜殘更。歲月已如此,寇戎猶未平。兒童……
形容心情復雜的詩句
[導語]1、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2、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度大庾……
相關閱讀
朋友交往的句子_經(jīng)典語句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表達離別之情的詩句
“江上層樓翠靄間,滿簾春水滿窗山!钡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范成?大 ? 四時田園雜興2,古詩的詩意,
孝在于質(zhì)實,不在于飾貌
思鄉(xiāng)古詩
我欲仁,斯仁至矣
春天的古詩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