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紀,也就是2500年前,正好是我們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我們的孔圣人、諸子百家那個時代,非常巧合的是東西方文明在那時候正值相互輝映,雖然他們沒有什么交融。但是中國的諸子百家———孔子、老子、孟子、荀子、墨子、莊子、孫子,那時候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人類思想非常絢爛的一個時代。 那么西方是什么樣的呢?古希臘的城堡文化,孕育了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等哲學家和阿基米德這樣的科學家。后來經(jīng)過中世紀的黑暗,中國也是理學家對孔子的歪曲,同樣經(jīng)歷了一個黑暗的時代。以后因為馬丁?路德引導的宗教革命,解放了人的思想,西方開始文藝復興,人性的解放,更是一個大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科學巨匠牛頓、伽利略、布魯諾、達爾文等等,那么應該說西方比我們是非常的幸運的。因為爆發(fā)了工業(yè)革命,政治改革、生產(chǎn)力等等獲得極大的解放,西方從此強盛起來,從而奠定了近代和現(xiàn)代文明的基礎。我們要反思,我們中國的文化怎么了?怎么沒有創(chuàng)造近代和現(xiàn)代的文明?而現(xiàn)在我們多個方面———計算機也罷,制造業(yè)也罷,包括社會科學還有自然科學,都是大量學習西方。以名字命名的定理、發(fā)現(xiàn)、發(fā)明,幾乎全是歐洲人或者美國人的名字,很少有中國人的名字。這一點最大的根源,就是東西方文化的差別。
這是一個性質(zhì)上的差別,從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開始更多的是理性思考,至于孔子、老子他們的學說等更多是感性。比如說我們熟知的孔子的一些理論,如中庸之道、仁者愛人、有教無類,這些都是更接近感性的一些結(jié)論。還有一些政治主張,如老子的無為而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大即小小即大……雖然是辨證的但多是感性的。而作為西方的哲學發(fā)展史來講,即便是宗教,從它教會學校的課程來看,除了神學之外,還有算學、天文學、邏輯學,還有藝術、美學等等。大家知道,天文學是講究實證觀測的,必須有實際根據(jù);邏輯學是講究推理的,嚴謹嚴密的推理。牛頓三大定律的發(fā)現(xiàn),就是建立在實證、實驗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