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戀愛關系中的吸引力法則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吸引力法則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是否擁有親密的朋友和伴侶對于每個人都極其重要。心理學家Berscheid問不同年齡的人是什么使他們感到快樂時,答案的前幾項包含堅固的友誼及積極溫暖的關系(Bersheid,1985; berscheid & Replau, 1983)。與我們確立戀愛關系的他/她為何能深深吸引我們,我們怎樣做能夠吸引對方的目光,這是戀愛中男女關注的話題。
影響吸引力的重要條件:
1. 時空接近。
與我們接觸及互動越頻繁的人越容易成為我們的親密朋友或伴侶。Segal(1974)要求一個訓練學校所有受訓者按名字開頭字母書序坐在座位上及宿舍中,過一段時間要求他們說出團體中最好的三位朋友。結果是——他們的選擇幾乎全部按照字母順序來回答!Linda和Lily是朋友,而不是Albert與Wade是朋友。原因?較多機會遇到,方便拜訪。這就為什么很多同學、同事、鄰居最后能喜結連理的原因之一。哈哈,如果你對現(xiàn)在的關系不滿意的話,不妨改變一下座位、工作,就算是住處搬高一個樓層也可能會有所改觀。
曝光效應(Mere exposure)是指對于熟悉的人,如果他們某個方面有污點時(比如人格),曝光越久就越可能不喜歡(Swap,1977);反之,如果沒有這些負面印象的話,越熟悉就會越喜歡。
熟悉效應 所呈現(xiàn)的刺激是不熟悉的字或人,接觸時間漸久后,人們會逐漸喜歡上這一刺激。一個經典實驗證明了這一點:學生們被分組去接受相片A或相片B,相片呈現(xiàn)速度非?焓箤W生們不能夠意識到自己看到了什么;之后學生們和相片中的真人之間進行簡短的談話,之后去評價A和B。結果是——接觸相片A者較喜歡A,接觸相片B者較喜歡B(Bornstein, Lone, & Galley,1987)。我們不僅更喜歡熟悉的其他人,還更喜歡熟悉的自己。一項研究拍了幾位學生的照片以及從鏡中拍攝到的左右相反的照片給他們及他們的好朋友看(Milta,Dermer, Knight,1977),結果——大多數(shù)學生喜歡鏡中的自己,因為那是我們梳頭、洗臉、照鏡子常看到的,而學生的好朋友們則更喜歡真人照片,因為這是他們最常見到的樣子!

2. 外表效果。
在多數(shù)的擇偶自我報告研究中,外貌似乎排在比較不重要的位置,但是這只是人們“認為”這樣子。實際上呢?在最初的吸引中,外貌是壓倒性的因素。舞會實驗。美就是好刻板印象。文化對美的強調和熏陶。態(tài)度也會影響吸引力。情人眼里出西施。

3. 物以類聚。
態(tài)度及信念相近的人可以為我們的想法提供“社會證實”,這種被支持及同意感很好,因此我們會更喜歡對方;我們可能會對那些不同意我們重要意見的人有人格方面的負面推論。

4. 異性相吸?莫衷一是。

5. 贊美效應。
我們較喜歡那些對我們有正面評價的人,但不意味著喜歡那些整天在身邊贊美我們的人。稱贊是否出于真心?

6. 被人喜歡。
喜歡的良性循環(huán),反射同伴的態(tài)度。你對世界微笑,世界也會對你微笑。

7. 得失效果。欲擒故縱。

至此,總結一下。如果你下次遇到中意陌生人時,你最好為對方留下一個外在美好的第一印象(由于受美就是好的刻板印象影響,在關系建立的初期,人們總是盲目的喜歡具有外在美的人);如果你希望一個人能夠喜歡你,你需要經常出現(xiàn)在她旁使她對你熟悉,接著你可能要偶爾真心誠意贊美她,對她很好很友善,尋找并強調你和她相似的地方。如果你要顯得聰明一點的話,可以對她的某些方面有點挑剔,然后再慢慢改變態(tài)度贊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xiyinli/9161.html

相關閱讀:也說吸引力法則
寬恕和愛的感悟
說三國道吸引
與神對話之真理的運用
吸引力法則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