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和老師溝通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學習方法指導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家長,孩子與老師的關(guān)系,猶如一種兩人三腳的競走,做父母親的,如果不懂得配合,共同協(xié)調(diào)要領(lǐng),那么你的孩子很可能失掉了較多的進步的好機會。許多老師發(fā)現(xiàn),那些熱心與老師合作協(xié)調(diào)的家長,他們的孩子也格外聰明用功、精明能干。那么怎樣和老師溝通、合作呢?下面幾個意見提供給你作參考:1.如果你還未認識孩子的老師,你可以利用家長會等聚會,設法去認識他并單獨談談孩子的性向、健康情形以及你的家庭情況,讓老師有個初步的認識。2.在聚會中,盡量不要在大家面前和老師談論你孩子的問題,最好是和他約一個單獨見面的時間。3.將在學校所得的各種意見與資料,帶回家去研究思考,用以尋求一些能夠改進孩子學業(yè)及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方法。4.除了學校正式通知的各種聚會外,只要你有意見及問題,你就必須預先安排時間單獨到學校與老師磋商。5. 將孩子在家里的各種習慣、嗜好與交友情形等,坦白誠實地告訴老師,供教育孩子參考。6.和老師討論研究的范圍,應不只限于孩子的學業(yè)成績,其他諸如孩子的自制力、依賴心,禮節(jié)以及和同學問相處的情形等問題,都應列入。7. 事先和你家人商量好要向?qū)W校建議的事項,并探詢孩子對老師所持的懷疑問題與態(tài)度。8.當你拜訪老師時,最好避免攜帶幼小的孩子前往,以免將他們商談研究的事項向鄰居或其他的孩子泄漏。9.如果老師告訴你,說你的孩子最近突然無精打采或精神萎靡,你可坦白地把孩子的不幸遭遇告訴他,并且和他共同替孩子解決問題,以清除孩子的痛苦與煩惱。10.如果孩子向你告發(fā)一些有關(guān)學校老師的不當之事情,而使你憤怒不悅時,應先多方求證,必要時也應單獨去拜訪老師,以避免發(fā)生不必要的誤會。11.經(jīng)常和老師保持密切的聯(lián)絡,每隔一段時間到學校去參觀一次孩子上課的情形,必要可以隨時提出改進的意見。怎樣求老師“解惑”教師的任務是“傳道、授業(yè)、解惑”,解惑是教師的職責,因而,學生在學習上遇到難題,問師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但這“天經(jīng)地義”當中,也應該注意幾個問題,供問師參考:1.要問自己百思不解或是反復查閱仍無結(jié)果的問題。這樣問題的提出,有分量,經(jīng)老師講解后,給自己留下的印象也更為深刻。
教學實踐中,時常會碰到這樣的少數(shù)學生,他要問的內(nèi)容,往往就是書上明晃晃寫著的,或是特別簡單的內(nèi)容,如直接運用公式就可計算的題。這些問題的提出,既占了老師的時間,自己收獲也不大。2,要問到點子上去。面對自己深思后仍無解的問題,是何原因?是不知從何入手,還是到了哪一步卡殼了?那么就請老師來對癥下藥,攻克關(guān)鍵之處。這樣有利于“心有靈犀一點通”。3.要注重問題的思路,而不是結(jié)果。一個問題,自己原先是那么想的,沒行通,而老師卻是沿著另條路拓開的。自己的思路為何沒行通,有沒有可能行得通?就這個問題來說,還有哪些思路可行?其中的最佳思路是哪一條?就這些問題與老師探討,作為老師是非常愿意的,學生自己也往往能從這里獲得舉一反三的收獲!反之,不想多問幾個為什么,又能有多少收獲呢?4.一次問幾道題為妥?一般來說,一次問1—2道題較好。即使是自己在學習中確實有許多問題,也最好是按輕重緩急、化整為零。分幾次去問好。因為,一是像數(shù)理化習題,要想把一個問題真正齊通弄懂,乃至舉一反三,需要5—10分鐘,兩道題下來,時間已不短了。再者,若一次問得太多,勢必眉毛胡子一把抓,對老師的講解往往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那知識的轉(zhuǎn)化,乃至升華,就更談不上了。5.應盡量避免的幾種問師形式:①承包式。在輔導課上,有的學生一次給老師準備了五六道題,老師也只得講完這道講那道,甚至在這道題還沒講完時,他就不注意聽下去。而是急忙地找下一道題,生怕老師被他人搶走,結(jié)果是 45 分鐘被他一人占去大半。②試探式。有的學生,把自己做過的習題集搬出來,先問這道題的得數(shù),再問那道題的結(jié)果,這樣做不是問問題,而是把老師當做答案校對器。③突擊式。這部分學生平時學習抓得不緊,有問題也不及時問師,到了要考試時,開始突擊學習。突擊學習往往問題成堆,拿成堆的問題去問師,后果是可想而知的。④非探討式。老師只是聞道在先而非圣賢,肯定有解決不了的問題。而年級越高的學生在某些方面勝于藍也是必然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xuexi/205560.html

相關(guān)閱讀:賞能教育王立宏 讓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 樹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