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如何學好學懂掌握學習方法最關鍵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學習方法指導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記憶的方法】

1.理解記憶

即借助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思維進行分析綜合,把握材料各部分的特點和內在的邏輯關系,使之納入已有的知識結構,以便保持在記憶中。理解記憶是以理解材料內容為前提的。這種理解不僅指看懂了材料,而且包括搞懂了材料各部分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以及該材料和以前的知識經驗之間的關系。因此,在記憶材料的時候,要盡可能向孩子強調“先理解、后記憶”的要求,而不要從一開始就逐字逐句地死記。

2.直觀形象記憶

孩子記憶一些抽象的內容時,要盡可能與具體、形象的東西結合起來,在形象的基礎上,概括出具有普遍性的結論。例如:日本富士山的高度是12365英尺。短時間內,我們可以很好地憑借機械記憶記住這個數(shù)據(jù),但是要長期記憶這個材料中的數(shù)字,那就不容易了。建議采用這樣的方法:把這5個數(shù)字進行分組,12為一組,看成是一有12個月;365為一組,看成是一有365天,這樣將富士山的高度是12365英尺,改為記憶富士山為2歲山。12個月是一,365天也是一,加起來正好是2歲山。

3.聯(lián)想記憶

當一種事物和另一種事物相類似時,往往會從這一事物引起對另一事物的聯(lián)想。把記憶的材料與自己體驗過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會有很好的記憶效果。有人試驗了一種集中識字的方法,可使學生在兩內認字2500個,閱讀一般書籍報紙。這種識字法就運用了類似聯(lián)想記憶法的道理,把字形、字音相近,能互相引起聯(lián)想的字編成一組一組的,像把“揚、腸、場、暢、湯”放在一起記,把“情、清、請、晴、睛”放在一起記。每組漢字的右邊都是相同,每組字的漢語拼音也有共性,前一組的漢語拼音后面都是“ang”,后一組的漢語拼音都是qing,這樣就可以學得快、記得住。

4. 多種感知覺結合記憶

現(xiàn)代科學研究表明,人從視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住25%;從聽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15%;若把視覺與聽覺結合起來,能夠記住65%。“多種感知覺結合”記憶法動員大腦的各部位協(xié)同合作,以接收、處理信息。用這種方法學習語文、外語等課程,其效果最為顯著。

5.分類記憶

分類過程是一個理解的過程,其本身就已經具有記憶的功能。孩子一邊在分類,一邊在理解,一邊就已經在記憶了。例如:如果要記憶下列10種物品:狗、貓、帽子、掛鐘、桌子。衣柜、眼鏡、鸚鵡、鞋子和戒指。為了便于記憶,我們可以讓孩子把上述的十種物品先加以分類,比如:狗、貓、鸚鵡是動物,帽子、眼鏡。鞋子、戒指是穿戴在身上的東西,掛鐘、桌子、衣柜則是家里的擺設。把這些物品一一加以分類之后,就容易記憶了。

6.口訣記憶

口訣記憶是把記憶內容編成口訣或押韻的句子以提高記憶效果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縮小記憶內容的絕對數(shù)量,把記憶內容分組、組塊記憶,以形成材料之間的聯(lián)系,節(jié)奏鮮明輕快,可以加大信息濃度,增強趣味性,不但可減輕大腦負擔,而且記得牢、避免遺漏。例如,我國的二十四節(jié)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7.諧音記憶

諧音記憶只適于幫助我們記憶一些抽象、難記的內容。不少學生覺得記憶歷史代是件很苦惱的事,不容易記住、而且還容易混淆。但是要學好歷史,又必須記住歷史代,因為沒有時間也就無所謂歷史。于是,可以利用諧音法幫助記憶某些歷史代。例如,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于1894,用它的諧音:“一把揪死”,就非常容易記住。馬克思出生的月日是18185月5日,可以利用諧音“馬克思一巴掌又一巴掌打在資本家的臉上,打的資本家嗚嗚地哭”,等等。

8.串詞記憶

在背誦課文或長篇文章時,常常需要利用串詞,串詞法的要領是:

(1)用打上記號的辦法將文章分成幾部分,每一部分要含有一個最重要的思想內容。然后針對每一部分確定一個中心詞。每個中心詞都必須保證能夠借以回憶起相應的那個部分的內容,并且便于與相鄰的中心詞串聯(lián)。

(2)根據(jù)各中心詞與其相應的文章片斷的聯(lián)系,針對各中心詞提出問題。通過復習將這些聯(lián)系牢牢記住。

(3)將每個中心詞同相應的文章片斷和后接的一個中心詞聯(lián)系起來,然后對整個詞串進行復習直至把文章完全記熟為止。

經過這樣熟記的文章,就可以放心大膽地撇在一邊了。只要還記得那個詞串,就隨時都能夠把文章回憶起來。萬一有哪個中心詞被忘掉了,只要看一眼抄下來的詞串,就能立即回憶起來。

【預習】

上新課之前,要事先了解教師上課要講的內容、重點及難點,學會帶著問題聽課,充分發(fā)揮主觀積極性。預習時,最好查一些相關資料,以提高學習能力。以下是預習的策略和方法:

1.妥善安排時間。最好前一天晚上預習第二天要上的新課,這樣印象比較深。新課難度大,就多用一些時間預習,難度小就少用一些時間。應該選擇那些自己學得比較吃力、又要講新課的科目進行重點預習,其它的科目大致翻翻即可。某些學科,也可以利用星期天,集中預習下一周要講的課程,以減輕每天預習的負擔。

2.明確任務。預習總的任務是先感知教材,初步處理加工,為新課的順利進行掃清障礙。具體任務,要根據(jù)不同科目、不同內容來確定。一般有:(1)鞏固復習新課涉及的舊概念,查清、理解新概念,查不清、理解不透的記下來。(2)初步理解新課的基本內容是什么?思路如何?在原有知識結構上向前跨進了多遠?(3)找出書中重點、難點和自己感到費解的地方。(4)把課本后面的練習,嘗試性地做一做,不會做可以再預習,也可記下來,等教師授課時注意聽講或提出。

3.看、做、思結合。看,一般是把新課通讀一遍,然后用筆勾劃出書中的重要的內容——需要查的就查,需要想的就想,需要記的就記。做,在看的過程中需要動手做的準備工作以及做課本后的練習題。思,指看的時候要想——做到低頭看書,抬頭思考,手在寫題,腦在思考。預習以后,還要合上書本,小結一下,從而使自己對新教材的“初步加工”有深刻印象。

【復習】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只有復習才能減少遺忘。根據(jù)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對記憶規(guī)律的研究發(fā)現(xiàn),遺忘發(fā)生在記憶之后很短的一段時間內,因此,復習一定要及時。具體地說,當天的課程內容當天復習,每學完一章要及時做個總復習。復習的方法多種多樣,只要有利于理解和記憶的都可以,如回憶、畫圖表、復述等。以下是具體的復習策略和方法:

1.復習之前,先回想一下老師所講的內容,看記住了多少。記住了的再稍加復習,進一步鞏固;回想不起來的要認真復習。

2.對照書和筆記,系統(tǒng)地看一遍。遇到不懂的問題,要先思考后問人。不要不懂也不問,否則疑難堆積,會妨礙后面知識的學習。

3.對重點和需要記憶的內容,要花一定時間來記憶。記憶要講求方法,先理解后記憶、邊誦讀邊回憶,切忌死記硬背。

4.對所學知識要注意貫通一氣,形成體系。掌握新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以及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使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同時,又要找出重點,把握重點。

5.復習時,要做些筆記?梢园颜n堂筆記加以整理:糾正錯誤的、添補漏記的、增加自己的感想等等。

6.復習時,還要結合之前的預習情況。逐一確認預習時發(fā)現(xiàn)的有疑問的內容、不解的問題是否已經得到解決,預習時有無理解錯誤的內容并予以糾正。

【聽課】

上課時認真聽教師講課是最重要的。要聽好課必須注意以下九個問題:(1)上課鈴聲一響,就要做好聽課準備;(2)密切注意教師,眼睛跟著教師轉;(3)注意聽教師的指示;(4)認真聽其他同學的發(fā)言和回答;(5)記好筆記(見【記筆記】);(6)努力適應每位教師的教學方法;(7)爭取比老師先發(fā)現(xiàn)出問題;(8)防止注意散漫;(9)聽課時要分析、理解。

【記筆記】

最常用的筆記有兩種:一種是課堂筆記,幫助我們理解知識、復習要點;一種是讀書筆記,幫助我們整理歸納,提高閱讀效果。做好筆記的方法有:

1.課堂筆記。

“一記”老師在黑板上列出的系統(tǒng)提綱、重要的圖解和注解,它能使我們明確問題之間的聯(lián)系,掌握好整堂課的知識結構。“二記”老師所講的重要內容和典型事例,以及分析問題的思考方法和獨特見解。“三記”老師講課時補充的,書上沒有的精彩部分。“四記”自己聽不懂的問題和學習最困難的地方,以便課后請教老師和同學;書上難以理解的地方,雖然老師講解后弄懂了,但為了幫助回憶,可以把老師的分析扼要地記下來。“五記”擴散聯(lián)想,如過去不明白,現(xiàn)在突然明白了,由此產生的聯(lián)想;課堂上想起的新問題、新想法等。但要記得簡明,以不妨礙聽課為原則。有些內容可以記在筆記本上,有的則可以記在課本的邊白處,邊白上處可以做一些教師用來輔助講述的例子等。要學會用紅藍筆在課本上做各種標記。

課后應當對課堂筆記進行整理,學習困難的學生可以借別人的課堂筆記補充完整。通過整理筆記,有利于進一步消化、理解課堂上所學的知識。

2.讀書筆記。

做讀書筆記的要點是:

(1)等讀完了一整節(jié)或一段內容以后再做筆記。無論是寫摘要還是在書上劃線,明智的做法是在通讀了整個材料之后才去標明重點。你應首先快速地將課文通讀一遍以獲得一個總的印象,然后讀第二遍時,再標出主要思想和重要細節(jié)。做讀書筆記時,要用自己的話,不要一味地抄書,但務必要與書上的原意相符;整理出中心思想,再做一些自己的理解和評述。

(2)有的時候需要做一項探究活動,把每一條知識分別記錄,以便在需要時將它們重新組合起來。這樣做的最好辦法就是把每一條筆記記在卡片上。把每條筆記的來源以標準的形式寫在卡片的頂部,并對那段內容或那篇文章作個簡短的概括。等你完成了探究以后,就很容易將這些卡片進行分類和編排,并進行相互比較。同時也便于按一定順序排列出目錄。

【做作業(yè)】

作業(yè)是學生每天都要完成的功課,做作業(yè)的過程中,除了鞏固知識的積累,還可以培養(yǎng)很多良好的習慣,不要讓學生把做作業(yè)當成負擔,敷衍了事。

1.培養(yǎng)認真審題的習慣。

(1)“讀題”的習慣。首先要了解讀題的重要性,在審題時一句一句地讀。然后注意看數(shù)據(jù)、單位名稱,分析數(shù)量關系。

(2)“劃題”的習慣。用雙豎線“‖”把條件與問題分開,用橫線“—”把已知條件斷開,這樣做的好處是逼著自己認真讀題。在解答應用題之前經過先“讀”后“劃”,實際上就是從認識應用題的外部聯(lián)系,到進一步認識應用題的本質特點,逐步養(yǎng)成自覺的審題習慣。

更多優(yōu)惠政策:053280613625

圖書館校區(qū):山東路48號華宇大廈2層

遼寧路校區(qū):遼寧路153號頤中銀街首座13層

香港中路校區(qū):香港中路56號金光大廈11樓

2.分析思考的習慣

為了養(yǎng)成分析、思考問題的習慣,要注意:第一,不要讀題后立即詢問解題的方法,而要先獨立思考。第二,要掌握分析的方法,逐步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題目做好后,可以想一想:還有其它解法嗎?同哪幾個題目有共同之處,不同又在何處?在思考解題方面有何規(guī)律?然后進一步想:如果改變題目中的某一個條件和問題,解答方法有何變化?

3.仔細計算的習慣

要了解計算的重要性,并且要注意能簡算的簡算、能口算的口算,以準為主,先準后快。檢查驗算時主要查:題目、數(shù)據(jù)是否抄對,列式是否符合題意,單位是否寫正確。

【自主學習】

我們知道,每個人對知識的理解和領悟能力都是不同的。除了在學校整齊劃一的課堂時間,其余的學習時間都要靠學生自主學習——或提高,或補弱,才能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自主學習的方法是每個學生都必須掌握的。自主學習的兩個要點是:

1.制訂科學的學習計劃,提高自主學習效率

學習計劃中一定要包括預習和復習。在上新課前,事先做好預習,以便帶著問題去聽老師講課;課后要安排復習,加深理解上課所講的內容。更重要的是計劃一旦制訂就應嚴格執(zhí)行。在家學習時,如果隨心所欲,只喜歡學習自己想學的學科,或者到了學習時間仍跑出去玩兒或者做別的事,學習成績肯定不會提高。建議在每天的同一時間,學習固定的科目。制訂出自己能夠完成的計劃,要認真執(zhí)行;一坐到書桌前就應該進入角色,不要坐立不安。

學習計劃要詳細,最好有一張為本學期準備的總時間表,在此基礎上制訂每周時間表,尤其是課后的時間表。學習計劃的制訂一定要切合實際,才可能執(zhí)行下去,不至于半途而廢,以致降低對自己的信心。

2.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保證自主學習質量。

獨立思考意味著在思考某一問題時要具有新穎性、獨創(chuàng)性和積極主動性。在成人中,獨立思考是科技發(fā)明、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的源泉。從小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僅為今后的發(fā)展打好基礎,也有利于當前的學習。

第一,應該學會在生活上不依賴父母。沒有一點獨立生活能力的孩子,何談獨立思考的能力呢?明智的家長,應該有意配合訓練孩子料理自己的生活瑣事。因為獨立生活的能力是培養(yǎng)獨立思考能力的第一步。

第二,家長應該努力挖掘和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的提問荒誕、離奇而嘲笑或批評,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家長可以為孩子訂一些科普方面的書報,培養(yǎng)他對學習新知識、探索新問題的興趣,還可以在平時訓練孩子思考問題時開闊思路、獨辟新徑。只要孩子能講出道理,對孩子超出常規(guī)的思維內容就應該予以鼓勵。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xuexi/445297.html

相關閱讀:高分初中學生求知三境界 對學習本身科學審視
學習技巧總結
尋找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
長壽公司的學習之道
追求完美大量練習積極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