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給了你美麗的容貌,卻不給你博大的思想;上帝給了你高深的智慧,卻不給你健康的體魄。月盈則虧,水滿則溢;榮辱相依,福禍相倚。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沒有一件事是十全十美的。但這也并不妨礙我們創(chuàng)造美,欣賞美,因為殘缺也是一種美。一說到殘缺美,人們就會立刻想到斷臂維納斯。公元1820年,在希臘的米洛斯島上,愛和美的女神維納斯帶著震撼人心的殘缺重返塵世。斷臂的維納斯因其斷臂在帶給人們些許缺憾時,更多的卻是把充滿無邊想象,“包孕著不盡夢幻”的具有崇高美學(xué)價值的缺陷留給人們,引得一些人對這種殘缺美的激動和敬重甚至到了一種不可遏止的狀態(tài)。無庸置疑,人們鐘情于斷臂的維納斯固然包含著對美的深刻挖掘和理性思考,但更多的是人們一種社會心理的折射。人們往往對已經(jīng)得到的東西不知道珍惜,而當(dāng)它一旦失去的時候,才突然發(fā)現(xiàn)它的價值。因此,殘缺美說到底是一種空白美,是一種模糊美。殘缺不是美。殘缺是一種客觀存在,是自然產(chǎn)生的不幸,是敗筆之作。譬如一件染上污跡的書法作品、一件撕去半幅的繪畫作品或一件打去一角的工藝品。但殘缺是完美的對應(yīng)物。殘缺所帶給作品的并不是優(yōu)美的展示,而是與美的強烈對比。書法中的“布白”,篆刻中的“殘邊”,都是典型的殘缺造境。清人王國維在談及竟境時指出:“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的兩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頗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于理想之故也。”殘缺不是美,但殘缺可以帶來美。斷臂維納斯是世人公認的殘缺美,但美的不是殘缺,而是對殘缺無可奈何的嘆息。斷臂維納斯帶給人們的是遐想美,是人們對完美的追求。殘缺不是美,但殘缺可以得到美。“月有陰晴圓缺”,月亮的殘缺表現(xiàn)出一種過程美。月亮經(jīng)歷了由殘缺到圓滿的過程,人們便得到一種追求圓滿的享受。殘缺不是美。但殘缺可以創(chuàng)造美。聾啞人演出的《千手觀音》引起人們極大的興趣,但它所帶給人們的是殘疾人所表現(xiàn)出來的超常的表現(xiàn)力和幕后的艱辛,更多地是人們對演員的驚嘆和演技的贊許。沒有博大的思想,你可以盡情展示美麗的容顏;沒有健康的體魄,你可以充分施展高深的智慧。月圓當(dāng)念月虧,水滿猶恐水溢;榮光常記恥辱;福至應(yīng)防禍起。殘缺并不可怕,我們要做的,只是學(xué)會在殘缺中欣賞美,品味美,創(chuàng)造美。
缺陷未必不是一種美 有一位挑水夫,他有兩個小桶。其中一只桶完好無缺,另一只則有一條小裂縫。每一趟長途的挑運之后,完好無缺的桶,總能將滿滿的一桶水從溪邊送到主人家中,但有裂縫的桶到達主人家時,卻總剩下半桶水。兩年來,挑水夫就這樣每天挑一桶半水到主人家。當(dāng)然,好桶對自己能夠送滿桶水感到很自豪,而破桶則對于自己的缺陷感到非常羞愧,它為只能負起責(zé)任的一半而難過。飽償了兩年失敗的苦楚,破桶終于忍不住了, 在小溪旁對挑水夫說:“我很慚愧,必須向你道歉。”“為什么呢?”挑水夫問道,“你為什么覺得慚愧?”“過去兩年,因為水從我這邊一路漏掉了,我只能送出半桶水到主人家。我的缺陷,使你做了全部的工作,卻只收到一半的效果。”破桶說。
1 2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右腦開發(fā) | 記憶力培訓(xùn) | 快速閱讀培訓(xùn) | 快速閱讀軟件 | 右腦訓(xùn)練圖卡
Copyright(C)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