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小烏龜看爺爺
作者:周延霞 來源:廣饒縣大王鎮(zhèn)中心幼兒園
【設(shè)計意圖】
《小烏龜看爺爺》這次活動把小烏龜行動緩慢的特征融進了一個飽含親情的故事情節(jié)中。這個活動目的在于通過理解故事、講述故事等引導幼兒開展活動,從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激發(fā)對周圍人的情感。為此,我在設(shè)計中,我著眼于“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為切入點,讓幼兒通過觀看課件畫面,理解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和老師共同講述故事,進行故事表演,突破老師講幼兒聽的傳統(tǒng)講故事的方式,F(xiàn)在大都是獨生子女不注意對他們進行愛的情感教育,也不注意自身的修養(yǎng),使得這些孩子只知索取,不知給予,表現(xiàn)出缺乏愛心,為此我在目標中加了讓幼兒體驗親情懂得如何關(guān)心周圍的人。通過故事激發(fā)他們愛周圍人的情感,活動最后讓幼兒以愛爺爺為支點延伸到關(guān)心愛周圍的人。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中的小烏龜因行動緩慢而發(fā)生的趣事,體驗角色之間的親情。 2、能用比較完整的語句大膽表述。 3、體驗關(guān)愛長輩的情感。
【活動重點】 通過圖畫,理解故事內(nèi)容。 【活動難點】 能用比較完整的語句大膽表述。 【活動準備】 課件、動物頭飾若干、小動物貼絨教具。
【活動過程】 一、播放課件,感知故事內(nèi)容。 1、猜謎語引出主題,激發(fā)幼兒興趣。(有一個小動物身上有個大羅鍋,走起路來慢悠悠) 2、播放課件,感知故事內(nèi)容。 3、教師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面有誰;小烏龜帶了什么禮物去看爺爺;路上碰到了誰,他們說了什么話;小烏龜帶了禮物看爺爺,爺爺心里是怎么想的。
二、學講故事中的對話。
教師邊講邊出示教具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并學講故事中的對話和短句。 1、出示小烏龜教師講“我很想爺爺了要去看爺爺,給他帶一顆蘋果樹”請幼兒學說一遍。 2、教師繼續(xù)出示教具小蝴蝶和小鳥說“你要去干什么啊”小烏龜說“我要去看爺爺給他帶一顆蘋果樹去”請幼兒學說小動物之間的對話。 3、教師出示烏龜爺爺,幼兒學說小烏龜和烏龜爺爺之間的對話。
三、故事表演 1、個別幼兒表演:請四位能力強的小朋友分別扮演小烏龜,小蝴蝶,烏龜爺爺帶上頭飾,進行故事表演,起示范作用。 2、集體表演:請幼兒自由選擇扮演角色大膽表述講述故事。
四、討論怎樣關(guān)心長輩 聽了小烏龜看爺爺?shù)墓适,你想到你為你爺爺爸爸媽媽奶奶做些什??幼兒自由回答,教師總結(jié)
【活動延伸】 制作送給爸爸媽媽奶奶爺爺?shù)亩Y物,增進關(guān)心他人的情感。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nèi)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