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抱”孩子應該有度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行為習慣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最近,國外育兒專家指出,如果孩子受到的撫愛不夠,就會處于所謂“皮膚饑餓”中。成人的撫愛是孩子心理正常發(fā)展的需要,“抱”確定可以滿足孩子“撫愛”的需要,密切親子關系。但“抱”也要有度,“愛不釋手”地抱著小寶貝入睡,對發(fā)育是不利的。不僅影響睡眠習慣,而且還限制小寶貝活動。習慣于被人抱的嬰兒,3個月俯臥時頭會抬不高,更不要說爬行了! 

嬰兒是需要愛撫的,應該主要體現(xiàn)在孩子睡醒后、換尿布或喂奶時溫和對話,喂奶后可以在媽咪身上玩一會兒。不過,入睡前要放在床上,訓練他們自動入睡,或唱些催眠曲,輕輕拍拍。隨著年齡增長,小寶貝醒著的時間長了,要讓他們養(yǎng)成自己在床上或小車里玩的習慣。成人可以在旁陪伴著玩,也可以一邊做事一邊和他們呼應,讓他們知道有人在身邊。嬰兒哭鬧原因很多,如果一哭就抱,養(yǎng)成一直要抱的習慣,糾正起來會費很大力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46087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