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對孩子藝術才能的培養(yǎng),這對于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zhì),開發(fā)孩子的右腦,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都是很有益處的。那么,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孩子的藝術才能,家長應該怎么做呢?
首先,家長應該對孩子的藝術才能培養(yǎng)有長遠的打算和計劃,F(xiàn)在有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藝術才能培養(yǎng)都是沖動型的,甚至很多是跟風型的,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學什么,就帶孩子去上什么課程,社會上流行什么就讓孩子學什么。對孩子的家教忽冷忽熱,要求水準忽高忽低,沒有一個具體細致的家教方案,沒有長遠的計劃,結果可能折騰了幾年,時間花了,錢也投了不少,孩子什么都學了一點,卻什么也沒有學好,孩子的藝術才能并沒有得到明顯的提高。因此,家長一定要根據(jù)孩子的愛好和個性特點,選擇一門適合孩子特點的課程,堅持學習,不要見異思遷,只有在孩子對一門才藝掌握熟練之后,再開始增加另外的才藝課程學習內(nèi)容。
家長應該抓住機會,不失時機地給孩子科學的指導。一般來說,孩子到一歲時就可以握筆“涂鴉”了,將筆和紙交給孩子,特別是把顏色鮮艷的筆交給孩子,不僅使孩子畫畫的要求得到滿足,也能刺激孩子視覺的發(fā)育,使手指、胳膊得到鍛煉,促進小肌群的成長。假如此時父母看到孩子因一畫而撕破了紙,筆也扔到地上便訓斥孩子,就會在孩子稚嫩的心靈上種下筆和紙不可隨便亂動的種子,孩子以后就不敢再隨便下筆,對畫畫乃至其他藝術的學習興趣都將因此而受到抑制。
家長應該關心孩子的各種興趣,細心留意,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對某種事物感興趣時,就要抓住這一關鍵時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孩子產(chǎn)生興趣時,是最有指導效果的時候,錯過這一時機,將給孩子的藝術培養(yǎng)帶來終生缺憾。日本幼兒家教家井深大先生指出:人的腦細胞網(wǎng)絡是由出生后受到刺激,逐步發(fā)展與完善的,人生下來就具有各種細胞,其功能起初是潛在的,如果不適當?shù)亟o予刺激,它們便不能分裂增殖,很可能在發(fā)揮作用之前就告終結。興趣就是對這種潛在的種種細胞給予有效的刺激。如果這種刺激持續(xù)則強烈,興趣就會使細胞增加。童稚期,大腦細胞需要多種刺激,從而為具備多種功能作準備。興趣的變化不是壞事,它是人自身才能增加的表現(xiàn)。當孩子想知道事物的名稱。或者想叫父母給他們念書講故事時,父母以“真討厭”“我很忙”的態(tài)度予以拒絕,與一個個地解答孩子提出的問題,滿足孩子的要求相比,其結果迥然不同。
父母在培養(yǎng)孩子的藝術才能時,應該讓孩子自發(fā)地對藝術產(chǎn)生興趣,切忌不要過于性急,急于訓練孩子會打亂孩子興趣愛好的臨界期,使孩子永遠地失去某種能力發(fā)展的可能。父母急于求成的結果使孩子逃避超負荷的訓練,因為繁重的、強迫的刺激將使孩子產(chǎn)生厭惡情緒。
讓孩子體會到進步的樂趣,切忌嘲笑孩子的努力。在培養(yǎng)孩子的“藝術細胞”時,隨時保護孩子的積極性,對孩子哪怕是一點微小的進步,也要給予高度贊賞,即使孩子提出大人不屑一顧的問題,父母也要表示關心,承認孩子付出的努力。 只有這樣,孩子才會越來越鞏固自己的興趣,在學習中體會到成就感,就會自覺地努力練習,不斷取得進步。
在培養(yǎng)孩子藝術才能的過程中,父母的作用十分重要,關鍵在于理解與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場上來發(fā)現(xiàn)、啟發(fā)、引導、挖掘孩子的藝術潛能,不要埋怨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因為只有最終讓孩子自己愿意學,喜歡學,孩子才能真正學好。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