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齡前兒童都有逆反心理,尤其是家長管得比較嚴格的孩子,常常會采取相反態(tài)度和言行的心理狀態(tài)。對于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應該如何處理呢?
- 在當代社會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很多家長只注重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卻忽略了他們在精神方面的需求,然而就出現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代溝。有很大一部分家長生怕自己的孩子遇到挫折,什么事情都幫他們安排好,連孩子未來要怎么走的路都輔好了,孩子順著走下去就行了。但是父母有沒有想過,孩子喜歡這樣的生活方式嗎?很多父母回應說:“孩子還小,當然什么都要為他準備好”。
朋友的女兒婷婷今年上初二了,學習成績一般,就是愛打扮,平時也喜歡穿一些奇裝異服。婷婷前幾天去染發(fā)了,回到家里父母看到她那一頭金黃色的頭發(fā)就火冒三丈,說:“還像個學生嗎?把自己的頭發(fā)弄得黃黃的,明天不把頭發(fā)染黑就別這個家了”。第二天回來,還是一頭金黃色的頭發(fā),被爸爸訓了幾句還敢頂嘴,爸爸火了一巴掌扇過去,婷婷拿著書包把門一甩離家出走了。像類似這樣的事情可能很多家長都遇到過,當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不聽家長的勸告時,做父母的那個不生氣啊!做父母的要如何去對待這些叛逆的孩子呢?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最叛逆的,他們經常會因感情用事,思想簡單,而容易與社會道德、行為規(guī)范、父母的要求形成一種對抗。孩子會出現逆反心理,通常都是因為家長的教育方法不適當造成的,這說明很多家長都缺乏對孩子的了解,不善于與孩子打交道,不明白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孩子的逆反心理通常是想引起父母或周圍人對他的關注,心理學家們認為:只要父母教育方法得當,在生活中多關注他們,孩子的反抗情緒就會逐漸減弱或消失。
尊重孩子的自主選擇權,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當孩子遇到挫折、出現差錯時,要諒解他、鼓勵他,不要有過多的責怪,這樣只會使他產生自卑、膽怯的心理。父母對孩子態(tài)度要溫和,讓你成為他的朋友,相互信任,做孩子最忠實的聽者。當孩子犯錯誤時,不要盲目地責怪他。幫孩子找出錯誤的所在,教育他以后要記住,不要犯同樣的錯誤。把握要點問題,采取適當的教育方法去進行干預。
父母與孩子之間建立好心理橋梁,用正確的方法引導、教育孩子,那么他就不會跟你“對著干”。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