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小題。 [甲]山不在高,有仙別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劉禹錫《陋室銘》 [乙]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運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周敦頤《愛蓮說》【小題1】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意思。(2分)(1)淡笑有鴻儒 (2)花之隱逸者也【小題2】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A.何陋之有水陸草木之花 B.有仙則名名之者誰 C.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D.陶后鮮有聞芳草鮮美
【小題3】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小題4】文章的寫法是為表情達意服務的。甲、乙兩文都采用了 的寫法,甲文通過為陋室作銘表明自己的抱負和情操,乙文則通過 表達自已的節(jié)操,兩文都寫得較含蓄。(2分)【小題5】兩篇名文,文字優(yōu)美,意味深遠。請說說甲、乙兩文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2分)
答案【小題1】(1)博學的人(1分)(2)指隱居的人(1分)(2分)【小題1】C(2分)【小題1】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耳朵,沒有(成堆的)公文勞累身心。(2分)【小題1】托物言志(1分);(正面)贊美蓮的形象(1分)。(2分)【小題1】甲文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1分);乙文表達了作者潔身自好的高潔情操和對正直品德的追求(1分)。
解析【小題1】學生對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點詞語的釋義掌握要具體、精確。【小題1】C中二者都是“表轉折”。【小題1】文言翻譯要求意思正確、句意完整、語句通順。【小題1】了解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理解選文所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小題1】學生通過感知文本內容,繼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題以及作者所要抒發(fā)的感情。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