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言文《陳太丘與友期》,回答問題。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解釋下列劃線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1)與友期行(。
。2)去后乃至( )
。3)相委而去(。
。4)下車引之( )
2.將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3.這個小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誰?文章主要是通過哪些方面刻畫主要人物的?
4.“友人慚,下車引之”,而“元方入門不顧”,你怎樣理解元方的行為?
5.學(xué)習(xí)本文,你明白了怎樣的道理?
參考答案:
1.(1)約定(2)才(3)丟下,舍棄(4)拉
2.(1)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人家的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
。2)友人感到慚愧,從車上下來拉元方,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自家的大門。
3.元方。語言和行為。
4.示例:這是對友人不守信、說話不禮貌的行為表示抗議和蔑視。
5.示例:為人處世、待人接物要講究誠信,要有禮貌,只有這樣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
(意對即可)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