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生兒育女就像是一場賭注,沒有人能夠確保孩子是否能夠健康成長。而今,在人類基因圖譜漸趨完整之后,透過日新月異的產前基因診斷技術,有超過三百種的基因遺傳性疾病,甚至能夠在胚胎著床前階段就可以診斷出來!“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技術”(PGD)彷佛為人們開啟了一扇希望之窗,“訂做一個優(yōu)生寶寶”似乎不再是夢想!
救命寶寶誕生
美國
?全球首例的救命寶寶是在12年前誕生,當時一位名叫莫莉的美國小女孩,因為一出生就罹患了范康尼癥候群先天代謝疾病,醫(yī)師診斷她活不過10歲,而唯一治療的方法,就是取得基因相似的人所捐贈的骨髓。
沒有兄弟姐妹且找不到適合骨髓的莫莉,病情一天天惡化。
直到2000年8月,莫莉的母親在醫(yī)療團隊的協(xié)助下,成功生下莫莉的弟弟亞當,當時6歲半的莫莉成功從亞當的臍帶血中,取得能夠救治其病癥的干細胞進行移植。
臺灣?今年2月,臺灣首位也是亞洲第一位“救命寶寶”誕生。一對夫婦因為不忍罹患地中海貧血的兩歲兒子,每天挨針治療近10小時,兩年前到臺大醫(yī)院尋求協(xié)助。臺大醫(yī)療團隊運用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技術,挑選出夫婦的健康胚胎植入媽媽子宮,順利產下一名健康女嬰,透過女嬰的臍帶血有九成的機會能夠治愈哥哥的疾病。
認識篇
每年有3%的先天性異常寶寶誕生
孕育新生命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即使在懷孕期間可能面對身型、樣貌,乃至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準媽媽們也都甘之如飴,只要能夠生下健康寶寶,什么都值得!然而,不論在產前或待產期間如何的謹慎小心,新生命仍有可能受到基因突變、遺傳性疾病的影響。根據醫(yī)學統(tǒng)計,每年出生的新生兒當中,就有2~3%患有先天性異常的寶寶,是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生出來的。
優(yōu)點:高危險遺傳疾病夫妻的曙光
對于有基因疾病病史的家庭來說,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可能帶來的是沉重的心理與經濟負擔。為了避免生出患有重癥的下一代,有越來越多的科技投入產前診斷的領域。臺灣大學附設醫(yī)院基因醫(yī)學部暨婦產部主治醫(yī)師蘇怡寧表示,部分的重大疾病或胎兒異常雖然已經可以在產檢時診斷出來,但這時候家屬就得面對終止妊娠與否的天人交戰(zhàn)與心理掙扎。
因此,如果能夠將基因診斷之技術及戰(zhàn)場提前到胚胎著床前階段,相信就能夠緩解這樣的困境。“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技術”(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 PGD)對于帶有高危險遺傳疾病的夫妻而言,彷佛是一道幸福曙光,讓這些夫妻也有機會生下健康寶寶。
缺點:引發(fā)倫理爭議
透過這項技術,甚至可以為已經產下第一胎重癥寶寶的家庭,“訂做一個救命寶寶”,利用第二個寶寶的臍帶血來救治罹患重癥的兄姐。不過,這項醫(yī)學上的重大突破,卻也引起人們的廣泛討論與對倫理的爭論不休。人們開始假設,也許會有更多的夫妻,會希望透過這項技術,為自己量身訂做一個優(yōu)生寶寶。但其實,美國遺傳基因機構(Genesis Genetics Institute,GGI)創(chuàng)辦人馬克休斯教授表示,訂做救命寶寶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的配合,因為從開始進行PGD檢測到順利生下寶寶,至少需要超過1年以上的時間,是否能夠順利救治患病的兄姐,還得視兄姐的病情而定。
Doctor's said:勿自行評估帶因風險
蘇怡寧醫(yī)師以臺大“救命寶寶”計劃為例,雖然這對夫妻都不是地中海貧血癥患者,但因為帶有致病基因,其子女皆有二分之一的機會帶因,四分之一的機會在出生后即患病,四分之一的機會能夠正常存活。
而隱性遺傳疾病的帶因者,在臨床上皆沒有癥狀,不易察覺,這類情況透過家族史通常是問不出來的。而血友病患者則可能會有隔代或是遠親遺傳的案例,也因此,他特別提醒,千萬不要自行評估自己帶有基因遺傳疾病的風險,在接受任何檢測之前,建議進一步接受專業(yè)之遺傳咨詢。
高風險族群
那么,哪些人才是所謂的高危險群?蘇怡寧醫(yī)師說,如果夫妻任何一方的家族曾產下患有先天性異常兒,或是家族中曾有人患有其它特殊疾。ê币娂膊。┱,建議在準備懷孕前先到遺傳門診接受專業(yè)咨詢,再針對個別情況,選擇合適的檢測策略。
原理篇
基因診斷技術原理
“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技術”的原理,是透過人工生殖技術(IVF),讓卵子在體外受精后進行培養(yǎng),待胚胎分裂至八個細胞之后,從中抽取單一細胞進行檢查,并區(qū)分出帶有基因遺傳疾病的胚胎,再將健康的胚胎植入母親的子宮繼續(xù)懷孕。
值得留意的是,這項技術必須結合IVF人工生殖技術,接受檢測者,即使能夠自然受孕,也必須進行IVF。
檢測為非帶因的胚胎,在植入子宮后,并非百分之百能夠著床成功。而進行一次的PGD檢測費用,保守估計需要20萬元以上。因此,馬克休斯教授表示,“訂做一個優(yōu)生寶寶”事實上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簡單。
抽取原生細胞檢測
卵子受精后,會從一個細胞分裂成兩個細胞,接著再分裂成四個細胞,約受精后第三天會分裂至八個細胞,馬克休斯教授表示,此時所有的細胞都是原生細胞,各細胞還未決定它們的功能與角色(變成器官或是血管……),因此,從中抽取任一細胞并不會造成日后胎兒的生理缺陷,這個原理就與同卵雙胞胎,在胚胎分裂之后仍然能夠形成兩個獨立的生命個體是相同的。
量身訂做的基因檢測技術
PGD技術單次可以檢測出多少種疾病呢?馬克休斯教授表示,理論上,一對夫妻有可能同時帶有好幾種遺傳性疾病的基因,而PGD技術目前已經可以做到能夠同時檢測多種疾病。但是,蘇怡寧醫(yī)師表示,目前已知的基因疾病有六千多種,在沒有經過醫(yī)師的專業(yè)評估之前,進行檢測就如同大海撈針,因此,這項技術可說是“量身訂做”的。
他進一步解釋說,針對顯性遺傳疾。ɡ绮A尥、小腦萎縮癥等)、性聯(lián)遺傳疾。ㄈ缪巡 ⒛I上腺白質退化癥等)以及隱性遺傳疾。ɡ绾Q笮载氀⒓顾栊约∪馕s癥等)所選擇檢測的技術及策略就有所不同。
成功率:掌握黃金168小時
抽取出來的細胞,必須在24小時內完成基因疾病檢測,并在檢測完成后的24小時內,將不帶有基因遺傳疾病的胚胎重新植入母親的子宮,從受精到檢測到植回子宮,理想狀態(tài)是在5天內完成。馬克修斯教授表示,從受精到著床的時間不能超過7天,這與女性的生理周期有關,超過7天子宮內沒有胚胎著床,就被視為此次受孕不成功,卵巢會開始新的生理周期,再次排卵,因而會降低胚胎的著床率。
篩檢率:可檢測超過300種疾病
在當年參予全球首例救命寶寶計劃的馬克休斯教授表示,如果父母知道自己本身是帶因者,就不會希望下一代和自己承受同樣的苦。在人類基因圖譜日趨完整之后,目前透過PGD技術,已經有超過300種的基因遺傳疾病,能夠在胚胎著床前就診斷出來,這也使得人們產下帶有先天性基因遺傳疾病寶寶的機率大大的降低。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