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
-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記憶資訊
|
提高記憶力
|
增強記憶力
|
右腦記憶方法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手機版
記憶力訓練
記憶法
記憶術
記憶宮殿
右腦開發(fā)
速讀訓練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高中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大學
注意力訓練
超右腦
左右腦
最強大腦
全腦速讀
快速閱讀
思維模式
學習計劃
初中
初一
初二
初三
中考
專業(yè)
吸引力法則
潛意識
催眠術
潛能開發(fā)
速讀教程
勵志名言
經(jīng)典語錄
電子課本
早教
幼教
幼兒
作文
詞語
句子
早期教育網(wǎng)
育兒知識
親子活動
家庭教育
父母學堂
智力開發(fā)
潛能開發(fā)
兒童記憶力訓練
兒童右腦開發(fā)
學前教育網(wǎng)
國外早教
名人育兒
行為習慣
兒童心理
性格培養(yǎng)
情商德育
才藝培養(yǎng)
健康育兒
營養(yǎng)美食
性別教育
學前教育
入園入托
幼兒園教案
胎教知識
精品推薦:
逍遙右腦
>
早期教育
>
家庭教育
>
美式自由教育并非絕對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最近火遍中國大江南北的《爸爸去哪兒》,在大洋彼岸也引發(fā)了一些關注。美國《大西洋月刊》網(wǎng)站和新媒體網(wǎng)站Policymic分析了節(jié)目令中國人著迷的原因。除了提到爸爸們星光璀璨、孩子們賣萌逗趣之外,兩家網(wǎng)站都不約而同將目光轉向了由此折射出的現(xiàn)代中國教育觀!洞笪餮笤驴贩Q,現(xiàn)在的中國家長越來越與傳統(tǒng)儒家文化逆向而行,尊重孩子的選擇,而不再強調孩子對父母盡孝道的義務。言辭之中,似乎對西方教育觀在中國的影響有些得意。那么,面對尚屬混沌稚齡的孩子,美國的教育觀念究竟是不是如我們印象中那樣自由放任呢?雖說十七歲才來到美國,未曾有機會親身體驗,不過在
學校
幼兒學習中心做志愿者的經(jīng)歷,卻使我得以管中窺豹。
一
入學伊始,那個風和日麗的開學日,哥大的各個志愿者組織把攤位擺到陽光下的草地上,開始招兵買馬。這些組織都屬于一個叫做“CommunityImpact(社區(qū)影響力)”的聯(lián)盟,主要以服務附近社區(qū)的居民為己任。我擠在熙熙攘攘的新生群中,像逛街一樣穿過這個熱鬧的叢林,時而被哪個“攤主”拉住聽上一段社團介紹,時而在哪個攤上抓上一根棒棒糖。這時,一塊五顏六色的牌子吸引了我,上面用水彩筆歪歪扭扭地寫著ToddlerLearningCenter(幼兒學習中心)。
“怎么樣?這是我們中心的小朋友自己畫的哦!”見我盯著牌子看,旁邊的兩位攤主開始熱情地招呼我。后來我知道,其中那個梳著褐色麻花辮、滿臉雀斑的姑娘是大三學生瑪吉,另一個亞裔姑娘則是在加拿大長大的大四學生艾什麗!斑@個社團是做什么的?”我問!昂唵蝸碚f,就是每個星期六陪一群三到五歲的小朋友玩四個鐘頭,讓他們在玩中學習!爆敿酚薪槭碌卣f,然后不由分說地把一張表格推到我面前,“想當志愿者嗎?抓緊報名吧!”
我就這樣糊里糊涂地留下了自己的郵箱。直到幾天后收到艾什麗發(fā)來的郵件,我才發(fā)現(xiàn)這志愿者不是隨便就能當?shù)。比如,我先要在網(wǎng)上填一個表格,回答一些諸如“為什么想當幼兒學習中心的志愿者”、“之前你有什么與幼兒相處的經(jīng)歷”、“你覺得你是一個有條理的人嗎”之類的問題。艾什麗會根據(jù)答案篩選一遍,被選中的申請者再由瑪吉面試。
“我一直喜歡小朋友,不過可惜是獨生子女。我以前照顧過小我七歲的表弟,現(xiàn)在他移居到另一個城市了。我很想他,也很懷念陪伴小朋友的感覺。”面對拿著筆記本記錄的瑪吉,我如實交代申請做志愿者的原因。
不知美國長大的瑪吉是否體會了我這番真情流露。很快,我就收到了成功入圍的通知。參加志愿者培訓的那天我才了解到,原來之前有24位學生申請成為志愿者,最終只有8位有幸成為孩子們的玩伴,而其中只有我是國際學生。“在座各位都是我們千挑萬選后的佼佼者,一定是‘社區(qū)影響力’最優(yōu)秀的志愿者哦!”瑪吉以此激勵我們。
二
那么,幼兒學習中心究竟是為了什么而創(chuàng)立的呢?我原先有一種先入為主的印象,仿佛一切和幼兒相關的志愿者組織都是服務弱勢兒童的。但根據(jù)艾什麗的說法,哥大幼兒學習中心一般就是在附近的幼兒園招收學生,或者通過社區(qū)中家長們的口口相傳找到服務對象。艾什麗解釋說,幼兒學習中心既給家長們提供了一個周六寄放孩子的地方,又給三至五歲的孩子提供了一個周末在集體游戲中學習的場所,同時也是給對兒童教育感興趣的哥大學生提供實踐機會。
這個解釋起初讓我有些困惑:這些孩子平時總要上幼兒園吧,那又需要幼兒學習中心做什么呢?后來我逐漸了解到,美國的幼兒園與中國不同,以培養(yǎng)良好的
生活
習慣為主,很少教授具體的知識。即使是基本的算術和字母,一般也要到五六歲才開始系統(tǒng)學習;叵肫鹞疑嫌變簣@時,四五歲就學習風靡一時的“公文數(shù)學”(現(xiàn)在想來也是題海戰(zhàn)術),還要上漢語拼音班。而在這里,即使哥大幼兒學習中心教四歲的孩子拼寫自己的名字,也被看作是一種“超前學習”,超出了幼兒園的職責范圍。我不禁想到,美國新聞曾屢次報道中國學生獲得國際學生評價項目數(shù)學閱讀科學三項第一等事,不知美國家長是否偶爾會有“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的感嘆呢?
至少現(xiàn)在,我這種擔心還是多余的。即使在這個被視為周末補習班的幼兒學習中心,我們的課程目標也被定義為“玩中學”。每周課程的題目由艾什麗和瑪吉設計——她們雖然也還是學生,但分別專攻教育學和心理學專業(yè),所以算不上外行——再由“社區(qū)影響力”的負責老師審閱。學期伊始,家長們會拿到一張教學大綱,上面是“學會數(shù)數(shù)”、“家庭與朋友”、“認識社區(qū)”等簡明的標題。
因為對孩子的共同喜愛,我們幾個志愿者很快聊到了一起。問起家里都有幾個兄弟姐妹,最后發(fā)現(xiàn)我是唯一的獨生子女。我開玩笑說,我會改變大家對獨生子女自私、冷漠的印象。大家又聊起為什么來做志愿者,來自布魯克林的猶太女生丹妮爾說:“我希望先來體驗一下帶孩子的感覺,以后做一個稱職的好媽媽!”說到這里她自己也笑了,“雖然我還沒找到男朋友呢……”
雖然志愿者培訓是在有說有笑中度過的,瑪吉還是嚴肅地提醒大家,志愿者每次必須準時到場,一學期最多請假兩次,并且在活動期間不能用手機!叭绻尲议L們看到的話,太沒有專業(yè)風范了!彼J真地說。
三
萬事俱備,只等孩子們到來了。一個禮拜之后,這些頑皮可愛的小精靈們終于在幼兒學習中心的游戲室里閃亮登場。如我所想,孩子們的教養(yǎng)基本都不錯,有時從我們手里接過東西還會禮貌地說聲“謝謝”。除此之外,孩子們各有各的特點:大眼睛男孩威廉古靈精怪,像他充滿喜感的父親一樣擅長活躍氣氛;金發(fā)男孩尼古拉斯喜歡小汽車,雖不識字卻能把汽車圖書上的車名報得準確無誤;拉美裔女孩娜塔莉擅長畫畫,喜歡向我們炫耀她的作品。然而,個頭特別矮小的男孩艾文卻令人頭疼。讓他加入大家的游戲時,他嘴里只會重復一個詞:No!不僅如此,他還時不時故意撞倒其他孩子搭好的積木堆,在他們的驚叫聲中揚長而去。不管是大朋友還是小朋友,他都不愛理睬,好像只對小火車情有獨鐘,一旦得手了還不許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如果你硬是把他抱起來,他小小的身體就會在你懷里奮力掙扎,繼續(xù)哭叫著:No!
在我們幾次被艾文搞得手足無措之后,瑪吉和艾文的媽媽深入交談了一次,才找到原因。艾文來自一個拉美裔家庭,剛隨父母移民到紐約,又因年紀比其他孩子小,剛滿三歲,不善于用
英語
表達自己對陌生環(huán)境的不適應,結果他就采取了消極抵抗。針對艾文的情況,我們想出了兩條措施:首先,每次在艾文到來之前就把那套吸引了他全部
注意力
的小火車玩具藏進隔壁房間;其次,每次艾文哭鬧時,就讓志愿者中唯一的大哥哥戴維帶他去門外“談心”——門外的清靜和戴維的低聲細語似乎對艾文特別有效,這番“男人間的對話”還真能讓他安靜下來。雖說此后艾文仍不算是最積極的小朋友,但至少肯在他貧乏的詞匯里加入一個興致勃勃的“Yes”了。
除了艾文之外,我逐漸發(fā)現(xiàn),孩子們迥異的成長環(huán)境也多少對他們的性格造成了影響。一口英倫淑女口音的小美女貝絲隨母親從英國移民來美不久,母親對她有些溺愛,使她不時犯起“公主病”,喜歡在集體活動中吸引志愿者的注意,一不得逞就要哭鬧一場。另外兩個拉美裔小朋友菲尼克斯和薩曼塔則比較靦腆,可能家里說西班牙語多于英語的緣故。此外,考慮到孩子們的家庭宗教信仰的差異,即使是圣誕前夕讓孩子們布置圣誕樹、制作紙片雪花,也不能簡單地稱為“圣誕聯(lián)歡”,而要稱為“冬日聯(lián)歡”,因為一些家庭比如猶太人是不過圣誕節(jié)的。
為了讓這些不同背景的孩子們更容易玩到一起,我們在每次活動開始時設置了“CircleTime”(圓圈時間)環(huán)節(jié)。簡單來說,就是志愿者和小朋友們一起坐成一圈,大家自由回答瑪吉提出的與今日主題相關的問題。比如講到“家庭與朋友”這一課,不論是大朋友小朋友都可以談談自己有哪些兄弟姐妹和朋友;講到“學習字母”這一課,大家就在一張寫著字母的紙板上找出自己的名字里含有的字母。
類似這樣的小道具,都由我們這些志愿者提前制作。我們一般比孩子們提早半小時趕到游戲室,拿起久違了的美工刀、水彩筆、彩色卡紙,為孩子們趕制活動材料。在“認識城市和社區(qū)”這一課中,我們用卡紙做了紐約幾棟標志性建筑物的簡單模型。孩子們用紙球向這些小紙樓擲去,紙球落在哪里就要說出建筑物的名字,例如“帝國大廈”或者“哥倫比亞大學”。還有一次,艾什麗為孩子們設計了一個“科學小實驗”:每個孩子拿到一瓶自來水和羽毛、珠子、毛線、熒光粉等材料,將每樣東西投入瓶中之前,要先猜它是會沉下去還是浮起來,再觀察結果究竟如何。雖然不敢說這個小實驗對孩子們將來的探究精神有何影響,但當天的結果是,每個孩子都興高采烈地猜了一通,并執(zhí)意要把那些在他們看來變得“太漂亮了”的瓶子帶回家留作紀念。
四
幼兒學習中心的午飯非常簡單:每次由艾什麗買來一些餅干、奶酪、香蕉,分別裝在一次性碟子里,再準備一些蘋果汁,就算是孩子們的午飯了。雖說簡單,但仍有規(guī)矩要孩子們遵守:首先一定是自己吃;吃飯時不能離開座位,不能玩自己的食物(特別是對喜歡把餅干掰碎了亂扔的艾文來說);吃飯前要排隊在志愿者幫助下洗手,吃完了則要自己把碟子拿到垃圾桶旁邊去扔掉。
午餐后,孩子們會在志愿者指導下完成一個藝術小作品。有時是和主題相關的繪畫,比如“畫畫我的好朋友”;有時則讓孩子們直接用手指沾上專用的顏料,嘗試“手指涂鴉”。盡管我們會給孩子戴上圍兜防止衣服弄臟,每次總有些搗蛋鬼把自己臉上身上弄得五彩斑斕。即便如此,來接他們的家長似乎從不見怪,而當孩子興致勃勃地遞上自己今天的作品時,家長們幾乎都是同一個夸張的反應:“哇!這居然是你畫的呀?你太了不起啦!”
臨近家長接孩子的時間,我們再次讓孩子們圍成一圈,給他們讀一本故事書——這里最流行的
幼兒
故事書有講述猩猩夜間溜出動物園的《晚安,大猩猩》和通過毛毛蟲的成長介紹顏色和數(shù)數(shù)的《好餓的毛毛蟲》等。威廉總是主動提出給大家講故事,雖然不識字,也能有模有樣地抱著書把剛才聽到的故事復述一遍,敿钩校园阎v故事作為活動最后的環(huán)節(jié),也是希望家長在來接孩子時見到大家其樂融融圍坐一圈的景象,由此可以放心。
不過,孩子們在離開中心之前,還有一件事是自己打掃房間,把散落一地的玩具歸置到原來的地方。雖然在成年人看來這是枯燥的家務活,孩子們卻可以在志愿者的鼓動下樂在其中。而快樂秘訣就是所有人一起唱一首愉快的歌謠:“Cleanup,cleanup,everybodyeverywhere!Cleanup,cleanup,everybodydoyourshare!”翻譯過來大致就是:“理房間,理房間,大家四處來動員!理房間,理房間,所有人都有活干!”
一學年結束,我們給孩子們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畢業(yè)典禮”。孩子們頂著自己做的紙制“畢業(yè)帽”,吃了“畢業(yè)蛋糕”,家長們到場后也忍俊不禁。威廉那個很有喜感的爸爸對我們說:“其實每次我看到威廉從你們這兒學到了東西,想到都不是我教給他的,我都嫉妒死了呢!”
學到東西的又何止是孩子們呢?幼兒學習中心的志愿者們都認為自己收獲頗豐。雖然我們還是大學生,不敢說真能教會孩子們多少東西,我們卻學到了耐心,學到了寬容,學到了“搞定”小孩心性的各種怪招。對我這個在異國長大的旁觀者來說,最大的體會是,所謂美式自由教育也不是絕對的:孩子們受到較少約束的同時,也必須做好整理房間、清理飯桌等分內之事。這讓我聯(lián)想到作家劉墉的一句話:“今天有多少孩子跟父母討價還價,既要美式的自由,又要中式的寵愛,沒有美國孩子的主動,又失去了中國傳統(tǒng)的孝道!彪m不指望從孩子的行為中“三歲看到老”,但小朋友的自主意識,看來的確是從這一點一滴中培養(yǎng)起來的。更可貴的是,這一切總能在快樂中進行。雖然美國孩子學習的程度與中國孩子相去甚遠,但幼兒學習中心的經(jīng)歷還是使我相信,“玩中學”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1247322.html
相關閱讀:
家庭朗讀布什夫人的育兒經(jīng)
如何毀掉自己的孩子?
為孩子共創(chuàng)一片愛的天空
冬天,莫讓衣服“傷”了寶寶
會毀掉孩子的7種家庭教育方式
上一篇:
要想孩子學得好 家長要學會放手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主題
2歲寶寶看什么動畫片好
提升智力的四大“法門
怎么鼓勵孩子?請向圣誕老人學習
感恩教育,或會扭曲孩子的心靈
告訴孩子:好是需要修改的!
怎樣讓孩子乖乖聽話
請多說“寶寶,沒關系”
讓小孩子學會自己入睡5大招
與女兒交流:錢買不來什么
“賞識教育”的利與弊
推薦閱讀
讓孩子少些權利多些責任
說起責任,我們還會想起與其相關的兩個詞:責任感和責任心。前者是一個人對自己、對他人、……
寶寶哭鬧,你該怎么辦?
為什么孩子不會說話之前視覺和聽力是主導,記憶力比較強,一旦會說話之后又不會寫字? ……
致家長:您保護好孩子的天性了嗎
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天使,他們身上都攜帶著獨特非凡的靈性。這種靈性就是他們與生俱來的天……
創(chuàng)造孩子合群的環(huán)境
人作為一種高級動物,其精神和感情需求是遠遠高于其它物種的。所以,人類普遍渴望被關注、……
教育孩子,切忌不要功利
近日,教育部發(fā)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公開征求意見。其中針對5~6歲學齡前兒童指……
相關閱讀
這是多余的好奇心嗎-
寶寶有禮貌家長巧調教
生在一個消費時代,如何讓我的孩子學習知
寶寶是個“小跟班”
不同血型的孩子教育方式有講究
你知道嗎?財商也可以決定孩子的一生幸福
寶貝,這個玩具不能買
“孩奴”恐懼癥侵襲年輕夫婦
拒絕高消費,多給孩子精神營養(yǎng)
如何對待“有意說謊”的寶寶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