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愛聽故事,而父母往往又是故事的主講者!叭绾谓o孩子講故事”其實是一門不小的學(xué)問。給孩子講故事最忌諱的就是照著書念故事。因為,給孩子講故事,不但要讓他聽,還要讓他懂才行。
給孩子講故事之前,家長最好先反復(fù)讀幾遍。直到對故事情節(jié)基本熟悉為止。如果在給孩子講故事時,您能不用看著書講當(dāng)然是最好的了。千萬不要隨手拿起一本書,翻到一個故事,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內(nèi)容,就開始講,邊講邊看。
給孩子講故事時應(yīng)注意:
1、用不同的語調(diào)來吸引孩子。講故事時,家長通過聲音的高低、快慢等形成不同的語調(diào)來表現(xiàn)故事的人物、情節(jié)的發(fā)展變化。比如,講到大灰狼的時候要兇;講到小山羊的時候要溫柔;講到危險的時候就要急迫等。
2、可以適當(dāng)用一些動作來增加故事的效果。孩子不喜歡單調(diào)靜止的敘述。但動作要和講的內(nèi)容相一致,不要夸大,也不要太多。
講完故事后,可以提幾個問題幫助孩子理解故事。給三歲左右的孩子提的問題,首先要具體、簡單。例如,給孩子講完"畫媽媽"的故事后,可以提問:故事里有誰?丫丫為什么想媽媽了?她想媽媽時做了些什么事?其次,所提的問題要逐步深入,以幫助孩子逐步加深對故事的理解。如,上面列舉的三個問題。很顯然,第一個問題最容易,它主要是幫助孩子弄清楚故事的人物有哪幾個。要理解一個故事,起碼要知道主要人物有哪些。第二個問題是在第一個問題上的深入。它主要是幫助孩子理解故事發(fā)生的原因。第三個問題又是對第二個問題的繼續(xù),它幫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基本情節(jié)。如果孩子依次回答了這三個問題,那么他對這個故事的大概內(nèi)容就有了基本的了解。
一個故事盡量給孩子多講幾遍,這一階段的孩子對同一個故事百聽不厭,而且他們愛聽熟悉的故事。孩子到了三歲半左右,可以領(lǐng)著他對一些熟悉的、情節(jié)簡單、容易表演的故事進行表演,象“龜兔賽跑”、“小貓釣魚”、“拔蘿卜”等故事都是比較適合孩子表演的故事。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