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進行好中考歷史第一輪復習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中考復習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歷史學科復習量大、內容繁雜、頭緒眾多的特點使許多考生甚感棘手。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提高復習效率,是所有初三畢業(yè)生面臨的問題。如果能抓住歷史學科中考現(xiàn)狀——側重基礎知識的特點,有針對性、有目的地加強復習,必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提高思想認識,夯實基礎知識

  由于被開卷考試這個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同學們普遍認為歷史知識不再需要記憶了,到考試時帶著課本進考場就可以考好。但是中考題目考查更多的是綜合能力,答案可能是涵蓋一本書中好幾個單元甚至好幾本書的知識,臨場翻書的作用很小。萬丈高樓平地起,歷史學科能力不是憑空靠開卷抄書獲得的,而是在堅實的基礎知識之上通過大量的訓練、掌握一定的技巧獲得的。所以,同學們必須重視基礎知識的復習。

  二、復習方法科學,效果事半功倍

  1.根據(jù)課標綱要,系統(tǒng)記憶復習。在授課內容結束后,同學們已經(jīng)在老師的引導下開始第一輪系統(tǒng)復習。歷年中考命題都會依據(jù)課程標準和考試綱要,力求試題難度適中,著重關注的是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礎能力。因此,我們在第一輪復習時更應側重基礎知識的積累,重大歷史事件的相關要點(時間、地點、原因、經(jīng)過、影響等)要記熟。

  近幾年的中考命題較貼近現(xiàn)實生活,導讀框中的小故事、課文中的小字部分、地圖、圖表、文物、人物名言、藝術品、郵票等都可以用來設置試題情境,我們在復習時也要多留心。

  2.抓住每一課框架,記牢提綱和要領。由于是開卷,能夠在最短的時間里迅速找到考查知識點的位置,不僅能加快答題速度,而且能提高答卷的質量。第一輪復習就必須對每一冊課本、每一課內容的綱要非常熟悉。其實,如果把每一課的題目和子目都匯集起來寫在小卡片上,隨時拿出來翻看,這樣記憶的效果會更好。

  3.構建知識體系,明晰知識線索。第一輪復習還要求學生在掌握好基礎知識之上構建知識的體系,明晰知識線索,將紛亂的知識理出一定的規(guī)律,根據(jù)自身認識事物的特點,將書本由厚變薄,運用時再由薄變厚。歷史學科同其他學科最大的不同是知識的前后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lián),因此,這一輪復習同學們應該把握這種關系,捋清知識的脈絡。此外,更需要把中外歷史之間的縱橫聯(lián)系進行比較和分析。這樣知識的掌握將不再是孤立的、易混淆的點和塊,而是一張知識的網(wǎng)絡體系。

  4.中外結合,融會貫通。加強中外歷史的聯(lián)系,把中國歷史放在世界歷史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中去學習,因為中國歷史的發(fā)展是世界歷史發(fā)展的必不可少的構成部分,只有將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地學“活”歷史,提高自身認識事物的能力。

  總結:以上就是中考一輪復習的全部內容,小編提醒當前復習我們必須要抓住基礎、抓住重點、抓住線索、抓住網(wǎng)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zhongkao/282624.html

相關閱讀:中考物理備考之降龍口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