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學與管理系重建于2002年。其歷史可追溯至民國初期。1918年5月,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成立教育專修科。1920年,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在保留文、理等本科的同時,將所有專修科合建成國立東南大學。其中,教育專修科改建為教育系和心理系,創(chuàng)建于1915年12月的全國第一個體育專修科改建為體育系,此3系合組教育科。1927年國民政府成立后,東南大學等9校組建為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次年定名國立中央大學。東南大學教育科改建為中央大學教育學院,下設教育系、心理學系、藝術系、體育系等。1938年秋,按照教育部的命令,教育學院更名師范學院,并增設國文、英語、史地、數學、理化、體育、公民教育7系。從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到中央大學,郭秉文、陶行知、孟憲承、陸志韋、陳鶴琴、鄭曉滄、俞子夷、廖世承、舒新城、艾偉、常導直、潘菽、徐悲鴻、張大千、傅抱石等一大批教育名家曾在此辛勤耕耘,滋蘭樹蕙。1949年8月,中央大學更名為南京大學,師范學院成為南京大學的七大學院(文、法、師范、理、工、農、醫(yī))之一。
南京大學的前身之一金陵大學1912年即創(chuàng)設了師范?,1914年改建為教育系,下分教育學、心理學、圖書館學3組。1930年,金陵大學形成“三院嵯峨,文理與林農”的格局,教育系隸屬于文學院。劉國鈞、李小緣、蔡樂生等著名學者長期執(zhí)教于此。金陵大學是我國電影教育和電化教育事業(yè)的發(fā)源地:在校長陳裕光、院長魏學仁的支持和倡導下,理學院于1930年成立電影教育委員會;1936年成立電影教育部;1938年創(chuàng)設影音專修科即電化教育專修科;1942年在我國大學中最早出版有關電影和電教事業(yè)的綜合性刊物《影音》月刊。40年代后期,電化教育專修科主任兼教育電影部主任孫明經首倡以“影音教育”一詞替代“電化教育”。金大電化教育專修科遂于1947年4月改稱“電影播音專修科”,教育電影部改稱“影音部”。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南京大學師范學院獨立,與金陵大學等校的相關系科合組成立南京師范學院。
1982年9月,南京大學成立高等教育研究室,1986年升格為系所級建制,次年更名高等教育研究所。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自1993年開始招收高等教育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2002年12月30日,在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基礎上成立教育科學與管理系,隸屬于公共管理學院。經教育部批準,2004年設立教育技術學(數字媒體與知識工程)本科專業(yè)。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搜索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