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制學校2013秋學期八年級物理第一次月考試題姓名: 班級: 成績: 一、(答案填到后面答題卡內(nèi))(每小題2分,共40分)1正常人平時步行的速度大約是 ( )A.4/s B.4k/h C.1.2k/h D.12/s2、1600000&icro;可能是 ( )A. 一個人的高度 B. 一本書的長度 C. 一個籃球場的長度 D. 一座山的高度3.如下圖是用厚刻尺測量木塊的長度,正確的測量圖是: ( )
4.一輛長30 的大型平板車,在勻速通過70 長的大橋時,所用時間是10 s,它以同樣的速度通過另一座橋,用了20 s的時間,那么這座橋的長度是 ( )A.140 B.170 C.200 D.230 5.若四次測量一本書的寬度記錄為:12.38c, 12.36c, 12.38c, 12.34c,則書寬度平均值是 ( ) A.12.38c B.12.365c C.12.36c D.12.37c6.下列關于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認真細致地測量可以避免誤差 B.測量時未遵守操作規(guī)則會引起誤差C.測量時錯誤就是誤差太大D.測量中錯誤是可以避免的,而誤差是不可以避免8.某同學在公路旁由東向西行走,一輛汽車從它后面向西疾馳而過,則這個同學相對于汽車的運動情況是 ( ) A.靜止的 B.由東向西運動C.由西向東運動 D.無法判斷 9.關于機械運動的概念,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平常所說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于參照物來說的;B.所謂參照物就是我們假設不動的物體,以它作為參考研究其它物體運動情況;C.選取不同的參照物來描述同一物體的運動,其結(jié)果可以是不同的;D.研究物體運動,選擇地面做參照物最適宜,因為地面是真正不動的物體.10.一個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3秒內(nèi)通過36米的路程,則它在前2秒內(nèi)的速度一定是 ( ) A.9米/秒 B.12米/秒 C.4.5米/秒 D.無法確定11.由勻速直線運動公式V=s/t可知,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 ( )A.與路程成正比 B.與時間成正比C.隨路程和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D.與路程和時間無關1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只要物體在振動,人就一定能聽到聲音 B.只要聽到物體在發(fā)聲,那么物體一定在振動C.只要人聽不到聲音物體就一定沒有振動 D.以上說法都正確13.用力敲銅鑼,銅鑼發(fā)出聲音,停止敲擊,銅鑼"余音未止",用手按住鑼面,鑼聲消失了,手開始有點麻的感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余音未止"是回聲的現(xiàn)象 B.有余音說明停止敲擊,銅鑼仍在振動C.手感到"麻"與鑼振動無關 D.鑼聲消失了,是手阻礙了聲音的傳播14.媽媽買瓷碗時常把兩只瓷碗輕輕碰一碰,聽聽發(fā)出的聲音,她判斷瓷碗好壞主要是根據(jù)聲音的 ( )A. 音調(diào) B. 響度 C. 音色 D. 音量15、古代的偵察兵為了及早發(fā)現(xiàn)敵人騎兵的活動,常常把耳朵貼在地面上聽,以下解釋錯誤的是 ( )A.馬蹄踏在地面時,使土地振動而發(fā)聲 B.馬蹄聲可以沿土地傳播C.馬蹄聲不能由空氣傳到人耳 D.土地傳播聲音的速度比空氣快16.擂鼓人用力擂鼓,是為了使鼓聲的 ( )A.音調(diào)升高 B.響度增大 C.音色改變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17、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蝙蝠在飛行時發(fā)出超聲波 B.大象的語言對人類來說就是一種次聲波C.地震、火山噴發(fā)、臺風等都伴有次聲波 D.人們利用次聲波來清洗鐘表等精細的機械 18.調(diào)節(jié)電視的音量旋鈕是在調(diào)節(jié)聲音的 ( )A.音調(diào) B.響度 C.音色 D.頻率19.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響度大 B."起音太高上不去"中的"高"指的是音調(diào) C."尖聲細嗓"指的是音調(diào) D."輕聲細語"指的是音調(diào)20.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V1,在鋼軌中的傳播速度為V2,有人用錘子敲了一下鋼軌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聽到兩次聲音的時間間隔為t,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應大于0.1s B.鋼軌的長度為V1V2t/(V2-V1) C.聲音沿鋼軌從一端傳到另一端用的時間為V1t/(V2-V1) D.鋼軌的長度為(V2-V1)t二、題(每小題1分,共27分)21.⑴某同學的測量記錄中忘了寫單位,請?zhí)嫠a上:①某一同學的身高為1.63 ②課本的寬度為18.18 ③一枚硬幣的厚度為2.4 ④正常運行的客車速度是100 。⑵完成下列單位換算,學會用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物理結(jié)果:① 1.8= n &icro; ② 20 in = h ② 72 k/h= /s ④ 54 /s= k/h22.小明在坐火車時,感覺自己坐的火車開始向北行駛,他看到站臺,發(fā)現(xiàn)原來是對面的火車在向南行駛,而自己坐的火車并沒有開動,“小明感覺自己做的火車開始向北行駛”是以 為參照物,“自己坐的火車并沒有開動”是以 為參照物。23.甲、乙兩車做勻速直線運動,若兩車在相同時間內(nèi)經(jīng)過的路程之比是2∶1,則速度之比是 ,若兩車經(jīng)過相同路程所用的時間之比是1∶2,則速度之比是 。24.加油機給戰(zhàn)斗機加油,以加油機為參照物,戰(zhàn)斗機是_________,以地面為參照物,戰(zhàn)斗機是_________(選填“靜止的”或“運動的”)。25.如圖1, 2012年6月18日,“神州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實現(xiàn)對接(圖為對接示意圖),對接時兩者在空中飛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須 ,此時兩物體之間處于相對 。26.如圖2,甲、乙兩輛汽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其路程S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從圖像可知,____車的速度大;5s內(nèi)乙車通過的路程是____ __。 27、樂音具有三要素,反映聲音高低特性的是________,反映聲音大小特性的是________,人們能把不同的樂音區(qū)分開,是因為它們具有不同的________.人們通常說女子的聲音比較尖,是指聲音的________高.28、噪聲有危害,為了保護,聲音不能超過 分貝;為了 ,聲音不能超過70分貝;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 分貝。29、科學工作者為了探測海底某處的深度,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超聲波,經(jīng)過4 s收到回波信號,海洋中深處的深度是____________ (聲音在海水中傳播的速度是1 500 /s)三、作圖與實驗題:(6分)30.如圖3所示,用A、B兩把刻度尺測量同一物體長度,放置正確的是 刻度尺,其分度值是 ,該物體的長度為 c。31.如圖4所示,在“測平均速度”的實驗中: ⑴.本實驗的原理: ;⑵.本實驗除圖中所示的器材外,還缺 ;⑶.用刻度尺測出S=78c,用停表測出t=2S,則本實驗中的平均速度= /s。 四、綜合題(27分)32.成語故事<<刻舟求劍>>:有一次,一個楚國人坐船過江,船到江心時一不小心,他失手把心愛的寶劍掉到了水里。好心的船夫愿意幫他撈劍,可是這個楚國人不慌不忙,把掉劍的位置刻在船身上,說:“不用了,等船靠岸后再說吧!”船靠岸以后,他才請船夫從他刻了記號的船邊下水,替他打撈寶劍。問:船夫可能找到劍嗎?從物理的角度解釋為什么?(5分)33.一列火車長200,以20/s的速度通過長1800的鐵路橋,這列火車通過大橋用了多少時間?(6分)
34.一物體做變速運動,前20米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中間5米用了1.5秒,最后又用了4.5秒走完全程,已知它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為4.3米/秒,求它在最后4.5秒中的平均速度。(8分)
35.小明家與學校之間有一座山,每天上學的過程中,有五分之二的路程是上坡路,其余是下坡路。小明從家到學校要走36分鐘,如果小明上坡行走速度不變,下坡行走速度也不變,而且上坡行走速度是下坡行走速度的三分之二。那么小明放學回家要走多長時間?(8分)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nèi)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