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一、知識概述 本周開始我們將學(xué)習(xí)物理學(xué)中新的內(nèi)容——力學(xué),我們主要學(xué)習(xí)什么是力以及力的測量與重力的性質(zhì)。二、重難點知識歸納及講解(一)力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當(dāng)我們討論某一個力時,一定涉及兩個物體,一個是施力物體,另一個是受力物體。2、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體對乙物體施力時,乙物體也對甲物體施力,即一個受力物體同時也一定是施力物體。3、兩個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發(fā)生在兩個直接接觸的物體之間,也可能發(fā)生在兩個不直接接觸的物體之間。4、力一般用字母“F”表示,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符號“N”表示。5、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一是使物體發(fā)生形變,二是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6、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7、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的方法,叫做力的圖示法。例1、“只有有生命或有動力的物體才會施出力,無生命或無動力的物體只會受到力,不會施出力”的說法對嗎?解析: 本題要從力的概念以及力的相互作用性入手。力是物體對物體的相互作用,不論物體是否有生命,是否有動力,它們受到別的物體作用時都會施力,也就是說,受力物體一定同時也是施力物體,馬拉車時,車也拉馬、人扛木頭時,同時木頭也壓人,所以上述說法是錯的。答案: 題目中的說法是錯誤的。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當(dāng)一個物體在受到力的作用時,它同時也充當(dāng)施力物體給另外的物體施加力的作用例2、如圖所示,F(xiàn)1與F2的關(guān)系是( )A.F1 > F2 B.F1 < F2C.F1 = F2 D.F2可能大于 F1解析: 根據(jù)力的圖示法可知,線段的長短可以表示力的大小,但是必須先看標(biāo)度,而不是直觀地從線段的長短去確定力的大小,只能根據(jù)所確定的比例單位,即標(biāo)度去計算力的大小,由于題目的圖中未給出標(biāo)度,所以選項A、B、C,不可能一定成立。答案:D(二)力的測量1、彈簧測力計 。1)彈簧測力計的制作原理:在彈簧的彈性范圍內(nèi),彈簧的伸長與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2)構(gòu)造:彈簧、掛鉤、指針、刻度板、外殼。2、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1)使用前:要估計一下你所要測力的大小,選擇合適量程的測力計。 。2)使用時:第一、觀察指針是否與零刻線對齊;第二,對彈簧測力計的拉桿施力,要沿著螺旋彈簧的中心軸線方向;第三,讀數(shù)時指針靠近哪條刻線就取哪條刻度線的值,并帶上單位。例3、使用彈簧測力計時,下面幾點說法中,錯誤的是(。A.彈簧測力計必須豎直或水平放置,不得傾斜B.使用前,必須檢查零點是否準(zhǔn)確,如不準(zhǔn)確,先調(diào)準(zhǔn)C.使用中,彈簧、指針、掛鉤不能與外殼有摩擦D.使用時,必須注意所測的力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解析: 本題粗一看時,四個選項似乎都很正確,這就要求理解彈簧測力計使用時的各項注意事項.彈簧測力計是測量力的工具,不一定僅測豎直方向或水平方向的力,其他方向的力也可測量,在測量力時,只要保證彈簧測力計和該力平行就可以了。答案:A例4、演示的示教彈簧測力計下端掛有重4N的物體時,彈簧測力計伸長了4c。那么下面所設(shè)想的實驗中,符合實驗情況的是( )A.將彈簧測力計的彈簧取下,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在彈簧兩端同時用4N的力去壓彈簧,彈簧將縮短4cB.在不超過量程的條件下,彈簧下掛5N重的物體時,彈簧伸長了5cC.將彈簧測力計的彈簧取下,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在彈簧的兩端同時用2N的力拉彈簧,彈簧將伸長4cD.將彈簧測力計倒置,手提住彈簧測力計的掛鉤,將重4N的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的提環(huán)上,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指針指在大于4N的位置上解析: 彈簧測力計的制作原理是——在彈性范圍內(nèi),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題目中當(dāng)彈簧測力計下掛4N的物體時,彈簧伸長4c,選項B中掛5N的物體時,彈簧伸長5c是符合伸長與拉力成正比的,所以B是正確的。而選項A是彈簧受壓力時,發(fā)生的是縮短的形變,對彈簧而言類似的也有彈簧的縮短與其受到的壓力成正比,故A是正確的。而C與此結(jié)論不吻合。選項D由于彈簧測力計倒置過后,彈簧不僅要承受4N重物的拉力,還要承受彈簧測力計殼重的拉力,故D也是正確的。答案:A、B、D(三)重力1、重力是地球上的一切物體都受到的一種力。這種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2、物體的質(zhì)量越大,受到的重力越大,物體受到的重力跟物體的質(zhì)量成正比。物體的重力計算公式為:G=g. g一般取9.8N/kg,它表示質(zhì)量為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9.8N.3、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通常我們把與重力方向一致的線叫做重垂線,利用重垂線可以檢查墻砌得是否豎直,可以測桌面是否水平。4、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質(zhì)地均勻,外形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如均勻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板的重心在兩條對角線的交點。 質(zhì)地不均勻,形狀不規(guī)則的物體可以利用懸掛法找重心。 注:物體的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例5、下列關(guān)于重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向上拋出去的籃球,在上升過程中沒有受到重力的作用B.汽車在坡路上下行,受到的重力是垂直于坡面的C.物體的重心一定在物體上D.地面附近的物體在沒有其他物體支持的時候,要向地面降落,這是由于物體受到重力作用的緣故。解析: 根據(jù)重力的定義,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始終都是豎直向下的,跟物體怎樣運動以及是否受到其他力的作用無關(guān),物體的重心可能在物體上,也可能不在物體上。答案:D例6、質(zhì)量為3kg的小球從斜面上滾下,請用力的圖示法表示出小球在斜面上這一過程中所受到的重力,如圖所示。解析: 力的圖示指的是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的三要素,而題目中所給的數(shù)據(jù)并非重力,而是質(zhì)量,首先應(yīng)根據(jù)G=g求出重力的大小,其次要明確重力的作用點,即重心的位置,對于球體其重心在幾何中心上,即球心上,最后要注意重力的方向始終是豎直向下的。答案: G=g=3kg×9.8N/kg=29.4N. 小球所受重力的圖示如下圖所示:
A卷一、選擇題1、關(guān)于力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受力物體同時一定是施力物體B.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C.彼此不接觸的物體之間不可能發(fā)生力的作用D.沒有物體就不會有力的作用2、一輛汽車停在水平路面上,汽車與路面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為( )A.汽車的重力和路面對汽車的支持力B.路面對汽車的支持力和汽車對路面的壓力C.汽車的重力和汽車對路面的壓力D.以上說法均不對3、以下是我們生活中可見到的幾種現(xiàn)象:①用力揉面團,面團形狀發(fā)生變化②籃球撞擊在藍(lán)板上被彈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球變癟了④一陣風(fēng)把地面上的灰塵吹得漫天飛舞在這些現(xiàn)象中,物體因為受力而改變運動狀態(tài)的是(。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4、用繩子系住水桶,手抓住繩子從井中提水,手受到豎直向下的拉力,這個拉力的施力物體是(。A.地球 B.水桶C.繩子 D.水5、端午節(jié)賽龍舟時,全體劃槳手在指揮的統(tǒng)一號令下有節(jié)奏地齊力向后劃水,龍舟快速前進,那么使龍舟、人、槳、一起前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A.龍舟 B.人C.船槳 D.水6、關(guān)于對彈簧秤的認(rèn)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彈簧秤上的測量范圍就是它的量程B.彈簧秤上的刻度是均勻的,原因在于彈簧的長度跟它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C.彈簧的伸長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這是彈簧秤能測量力的大小的原因D.彈簧秤是一種測力計,因此也可以用彈簧秤測水平方向上的力7、實驗室中的一個彈簧秤因彈簧斷裂而損壞,現(xiàn)在去掉斷裂的一小段彈簧,將剩余較長一段彈簧重新安裝好,并校準(zhǔn)了零刻度,那么用這個修復(fù)好的彈簧秤測量,測量值與原測量值相比較,結(jié)果是(。A.測量值比原測量值大B.測量值比原測量值小C.測量值與原測量值一樣,原因是由于彈簧取自原彈簧秤,且注意到了校準(zhǔn)零刻度D.以上三種情況都有可能出現(xiàn)8、如圖所示,彈簧秤在不受拉力時指針位置指在A處,當(dāng)受到某個拉力時指針位置處于B,那么此拉力的實際大小為(。A.6N B.6.4NC.5.5N D.5.6N 9、如圖所示,A、B兩物體分別受到力F1和F2作用,則(。A.F1 = F2 B.F1>F2C.F1<F2 D.無法比較哪個力大10、力的作用效果( )A.只與力的大小有關(guān) B.只與力的方向有關(guān)C.只與力的作用點有關(guān) D.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都有關(guān)11、同一物體在地球上不同位置時,它的重力與質(zhì)量變化的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重力與質(zhì)量都不變B.重力變化,質(zhì)量不變C.重力不變,質(zhì)量變化D.重力與質(zhì)量都變化12、下列幾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所含的物質(zhì)多少成正比B.質(zhì)量增大幾倍,重力也增大幾倍,因此物體的質(zhì)量與它的物重相同C.質(zhì)量相同的木塊與鐵塊相比,鐵塊所受重力比木塊所受重力大D.重力為1N的所有物體,其質(zhì)量為9.8kg13、地球表面的大屬于地球的一部分,它在沒有被開挖而和大地緊緊連在一起時( )A.大是不受重力的B.因為大高出地面,所以它仍然受到重力,地平面以下的泥土才是不受重力的C.海平面以下的海水和大地才是不受重力的D.大、泥土、海水都要受到重力14、用天平和彈簧秤分別在地球和月球上稱同一物體,稱量的結(jié)果是(。A.天平、彈簧秤稱的結(jié)果都相同B.天平稱的相同,彈簧秤稱的不同C.天平稱的不同,彈簧秤稱的相同D.天平、彈簧秤稱的都不相同15、質(zhì)量為1kg的物體A與質(zhì)量為2kg的物體B疊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則B所受的重力的大小及作用點是(。A.重力大小為9.8N,作用點在B物體的上方B.重力大小為19.6N,作用點在B物體的重心C.重力大小為29.4N,作用點在B物體的底部D.重力大小為29.4N,作用點在桌面上提示: 3、①③是力改變物體的形狀,②④是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4、手受到繩子的拉力,繩子受到水桶的拉力 5、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8、F=6N-0.4N=5.6N 11、質(zhì)量是物體的屬性。 13、地球上的一切物體都會受到重力的作用。 15、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guān),與其他因素?zé)o關(guān)。
第1題 正確答案為 ABD第2題 正確答案為 B第3題 正確答案為 D第4題 正確答案為 C第5題 正確答案為 D第6題 正確答案為 B第7題 正確答案為 B第8題 正確答案為 D第9題 正確答案為 B第10題 正確答案為 D第11題 正確答案為 B第12題 正確答案為 A第13題 正確答案為 D第14題 正確答案為 B第15題 正確答案為 BB卷二、填空題16、小孩力氣小,一根彈簧也拉不開,運動員力氣大,很容易拉開三根彈簧,這說明力的____________影響力的作用效果;馬向東拉車,車就向東前進,馬向南拉車,車就向南前進,可見力的____________能夠影響它的作用效果;推門的時候,推力作用到離門軸較遠(yuǎn)的點,比作用到離門軸較近的點,易于把門拉開,這說明力的____________也能影響它的作用效果,以上三個因素我們叫做力的____________。17、一根彈簧受10N的拉力時,長度為21c;受5N的拉力時,長度是20c;受10N的壓力,彈簧的長度是____________c,彈簧原長是____________c。18、力的作用效果: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現(xiàn)象中是屬于力的作用效果(1)的是____________;是屬于力的作用效果兩種兼并的是____________。 A、頭頂足球彈回去 B、人坐沙發(fā),沙發(fā)凹陷 C、人騎自行車 D、吊燈拉燈繩 E、運動員拉弓 F、汽車勻速前進答案: 16、大。环较; 作用點; 三要素 17、17;1918、使物體發(fā)生形變;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BDE;ACF三、綜合題19、小球用細(xì)繩系住,掛在墻上,如圖所示,小球的重力是16N,繩子給小球的拉力是20N,球?qū)Φ乃阶饔昧κ?2N,用力的圖示法作出繩子對小球的拉力和墻對球的支持力。答案: 如圖所示10、如圖所示,一根彈簧原長9c,當(dāng)用5N的力拉這根彈簧時彈簧長為1lc,當(dāng)這彈簧長為15c時,拉力多大?當(dāng)用10N的力拉這根彈簧時,這時彈簧長多少c?答案:F2=15N L=13c
中考解析一、中考要求 力學(xué)是歷年中考的重點和難點,知道什么是力,以及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時的相互性,力的三要素及用力的圖示法表示力的三要素都是中考的要求。 二、中考新題例說1、(鹽城)關(guān)于力的概念,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B.物體受力的同時也一定在施力C.只有直接接觸的物體才能產(chǎn)生力的作用D.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答案:C2、(上海)圖中的(a)、(b)、(c)三圖分別表示打棒球的三種情況,觀察圖中的現(xiàn)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答案:力能夠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3、(溫州市)學(xué)?萍蓟顒有〗M的同學(xué)們準(zhǔn)備自己動手制作彈簧秤。他們選了甲、乙兩種規(guī)格不同的彈簧進行測試,繪出如下所示圖像.圖像中只有0A段和OB段是彈性形變。若他們要制作量程較大的彈簧秤,應(yīng)選彈簧____________;若要制作精確程度較高的彈簧秤,應(yīng)選彈簧____________。答案:乙;甲外拓展重力與地球引力 17世紀(jì)末,英國科學(xué)家牛頓在前人觀察天體運動的基礎(chǔ)上,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 ,即任何兩個物體之間都存在著引力,引力的大小F跟兩個物體的質(zhì)量之積12成正比,跟兩個物體間距離的二次方r2成反比。式中的G0為引力常數(shù)。地球引力即地球與物體之間的萬有引力。 重力是地球?qū)ξ矬w的引力,但一般的說重力并不等于地球引力。這是因為地球上的物體隨著地球自轉(zhuǎn)做勻速圓周運動,而需要向心力。這個向心力也自地球引力,如圖,地球?qū)ξ矬w的引力F分解為兩個力,一個力是物體隨地球自轉(zhuǎn)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F′,另一個力是重力G。因此重力G等于地球引力F與向心力F′的矢量差,即重力略小于地球引力。方向豎直向下但并不指向地心。 重力與地球引力的差值隨緯度而異,在緯度不同的地方物體隨地球自轉(zhuǎn)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半徑不同,由向心力公式F′=ω2R可知,半徑越大所需要的向心力越大。因而在赤道重力與地球的引力差值大些而在兩極可以認(rèn)為差值等于零。 另外根據(jù)萬有引力定律可知,在同一緯度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把一個物體從赤道移到兩極增加的重力大約是緯度45°(海平面)的千分之五;從地面物體每升高1k所減小的重力不超過原的萬分之三,相差的數(shù)值很小。 此外,由于地球各處地質(zhì)構(gòu)造不同對重力也有影響,這是重力探礦的依據(jù)。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 右腦圖卡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