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第一次練習試卷 一、(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各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請將這個選項的序號填在答題卡的表格內)1、在公共場所“輕聲”說話是明的表現,而在曠野中要“大聲”喊叫才能讓較遠處的人聽見。這里的“輕聲”和“大聲”是指聲音的A、頻率 B、音調 C、音色 D、響度2、喇叭里響起“我和你,心連心……”的歌聲,小凡說:“是劉歡在演唱!彼呐袛嗍歉鶕曇舻A.音調不同 B.響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頻率不同3、以下四個措施中:①馬路旁的房子的窗戶采用雙層玻璃;②城市禁止機動車鳴喇叭;③馬路兩旁植樹;④高架道路兩側設隔音板墻。對控制噪音污染有作用的是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如右圖所示,小琴將一只正在發(fā)聲的音叉觸及面頰有震感.這個實驗是用探究A.聲音產生的原因 B.決定音調的因素C.聲音能否在空氣中傳播 D.聲音傳播是否需要時間5、為了減少教室周圍環(huán)境的噪聲對上學生的干擾,在下列措施中,有效、合理的是A.老師講話的聲音大一些 B.學校為每個學生免費佩戴一個防噪聲的耳罩C.在教室的周圍植樹或建隔聲板 D.在教室里多安裝噪聲監(jiān)測裝置6、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A.“禁止鳴笛”是為了阻斷噪聲的傳播 B.“隔墻有耳”說明聲音能在固體中傳播C.“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據聲音的響度判斷的D.“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音調高7、為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揚中市委宣傳部、廣局、市電視臺主辦了“紅歌連連唱”。小琴踴躍報名參加了比賽,有關她的歌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我們聽到她的歌聲是靠空氣傳到人耳的 B.小琴同學發(fā)出的歌聲是她的舌頭振動產生的 C.小琴同學在臺上“引吭高歌”說明她的聲音響度大 D.我們在幕后能聽出是小琴的歌聲是根據音色判斷的8、關于下圖所示四幅圖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圖片A所示的實驗表明,真空不能傳聲B.圖片B所示的實驗表明,頻率越高,音調越低 C.圖片C所示的實驗表明,噪聲可以在人耳處減弱 D.圖片D中的蝙蝠利用發(fā)出的光導航
9、下列溫度最接近23℃的是 A.健康成年人的體溫 B. 我市冬季最低氣溫 C.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D. 讓人感覺溫暖舒適的窒溫10、按溫度計的使用步驟,把下面的敘述依次排列為a.觀察溫度計的示數 b.讓溫度計的玻璃泡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c.估計被測物體溫度 d.選取適當的溫度計 e.取出溫度計A、abcde B、dcbae C、cdbae D、dcabe11、夏天,小剛同學買回一只西瓜,吃了一部分后將剩余部分保存起,下列措施中,不能減慢水份蒸發(fā)的是A.將西瓜放入冰箱中 B.把西瓜放入高壓鍋內封存C.用保鮮膜將西瓜包好 D.將西瓜切成小塊后存放12、打針前,醫(yī)生用酒精棉球涂在小華的皮膚上進行消毒時,他感覺到皮膚有點涼,這是因為A.酒精溫度較低 B.皮膚對酒精過敏C. 皮膚吸收了酒精 D. 酒精蒸發(fā),有制冷作用13、小琴把同樣餛飩放水中煮和放在油中炸,經過一段時間取出餛飩,發(fā)現在油炸的餛飩發(fā)黃變焦了,而在水中煮的餛飩沒有發(fā)黃變焦,這說明A.水是無色的,油是黃的 B.油的沸點比水的沸點高C. 油的傳熱性能比水強 D.油沒有沸點,水有沸點14、以下現象不屬于液化產生的是A.春天的早晨,河面上常有一層霧 B.夏天吃冰棒時,冰棒有時冒“白氣”C.秋天的早晨,草尖上有露珠 D.冬天濕的衣服也能晾干15、冰箱內取出一瓶啤酒,發(fā)現啤酒瓶外面“出汗”,這是 A.酒從瓶內滲出的結果 B.空氣中水蒸氣遇冷的液化現象C.空氣中水蒸氣的汽化現象 D.啤酒瓶上的水的汽化現象16、醫(yī)生為病人檢查牙齒時,拿一個帶把的金屬小鏡子在酒精燈上燒一燒,然后再放入病人口腔中,這樣做的目的是( )A.給小鏡子消毒 B.使小鏡子升溫,防止口中空氣液化C.使小鏡子升溫,防止口中水蒸氣液化 D.使小鏡子升溫,防止口中水蒸氣凝固17、戴眼鏡的小琴同學沖開水時,鏡面會變得模糊,但經過一段時間鏡面又變得清晰了,在這個過程中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 )A.汽化 B.液化 C.先汽化后液化D.先液化后汽化18、關于蒸發(fā)和沸騰有下列說法,其中正確的是(1)液體蒸發(fā)在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而只能在一定溫度下沸騰(2)蒸發(fā)只能在液體的表面進行,而沸騰在液體的表面和內部同時進行(3)蒸發(fā)和沸騰不一定從外部吸熱(4)液體蒸發(fā)時溫度降低,且能繼續(xù)蒸發(fā),若其它條件不變,沸騰時溫度降低就不再沸騰A.(1)(2) B.(3)(4) C.(1)(2)(4) D.(1)(2)(3)(4)19、小琴吃雪糕時,看到雪糕周圍冒“冷氣”,由此她聯想到泡方便面時碗里冒“熱氣”的情景。以上是她對“冷氣”和“熱氣”的思考,其中正確的是 A、“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B、“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氣C、“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氣D、“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20、已知液態(tài)氧氣、氮氣和二氧化碳氣體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分別是-183℃、-196℃、-78℃、。如果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用降溫的辦法,從空氣中提取這些氣體,那么溫度下降時,首先被分離出的是 ( )A.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 D.三種液體同時液化無法分離
二、題(每格1分,共30分,請將答案填在答題卡中)21、聲音是由物體__________產生的。打雷和閃電是同時發(fā)生的,但我們總是先看見閃電,后聽到雷聲,原因是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_____________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選填“小于”、“大于”或“等于”)。22、唐詩《楓橋夜泊》中的詩句“姑蘇城外寒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中的鐘聲是因為鐘受到僧人的撞擊產生 發(fā)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別出傳的是“鐘聲”,他是根據聲音的 判定的。23、音樂會上臺上優(yōu)美的琴聲自于琴弦的________,琴聲通過________傳播到臺下觀眾的,觀眾根據聲音________的不同可以聽出還有什么樂器在演奏。24、小華在家里修理廚房里的桌子時,不停的有敲擊物體的聲音發(fā)出,為了使隔壁的小琴學習時避免干擾,小華采取了三種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墊一塊抹布;②把房間、廚房門窗關嚴;③囑咐小琴暫時用耳機塞住耳朵。上述三種方案中,第一種是在 處減弱噪聲;第二種是在 中減弱;第三種是在 處減弱噪聲。25、溫度是表示 的物理量,溫度計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我國地域遼闊,同一天南北不同地方溫度差別很大。如右圖(A)、(B)是十二月某一天同一時刻在三亞和北京觀測到的溫度計的示意圖。由圖可知,三亞此時溫度為__ _ ____℃;北京此時溫度為____ __℃. ,讀作______ ___________。26、冬天早上起床的時候,有時會發(fā)現窗玻璃上有水霧,這是由于 (填室內或室外)的水蒸氣 而成的;夏天室內開著空調,窗玻璃上有水霧,這是由于 (填室內或室外)的水蒸氣 而成的。27、針對我國土地沙化及沙塵暴日益嚴重的形勢,專家們建議:要提高植被覆蓋率,減少裸地面積,這樣可以使土壤中的水分蒸發(fā) (填“減慢”或“加快”)28、通常皮膚被水蒸氣燙傷比被沸水燙傷程度要嚴重些,這是因為水蒸氣 (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時要 (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熱。29、沒有甩過的體溫計的讀數是38.3℃,用兩支這樣的體溫計給兩個病人測體溫.如果病人的體溫分別是37.5℃和38.8C,則兩支體溫計的讀數將分別是 ℃和 ℃.30、“燉湯”因味道好而深受人們喜愛。“燉湯”就是把湯料和水置于燉盅內,而燉盅則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與煲底隔離,如右圖所示。在大煲內的水沸騰過程中,煲蓋與煲的縫隙間冒出大量的“白氣”,這是 現象(填物態(tài)變化),若湯的沸點與水的沸點相同,則盅內的湯 (填“會”或“不會”)沸騰。31、用蒸籠蒸饅頭,是上層還是下層蒸格中的饅頭先熟呢?小明仔細觀察后發(fā)現:高溫的水蒸氣經過多層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籠蓋時,大量水蒸氣發(fā)生 現象, 很多熱量,使 層蒸格中的饅頭先熟。有經驗的師傅拿剛出籠的饅頭前,先將手沾點水,這樣做主要是利用 ,使手不會被燙傷。
三、簡答題與探究(共30分,請將答案填在答題卡中)32、當你在家洗澡的時候,也會涉及到不少物理知識.請你反思出其中兩個跟汽化和液化的物理現象及包含有關的物理知識。(4分) (1)物理現象: ; 包含物理知識: 。(2)物理現象: ; 包含物理知識: 。33、右圖是探究聲現象時常用的裝置.(3分) (1)圖中所示的實驗現象說明 ; (2)乒乓球在實驗中起 作用;(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據發(fā)生的現象,你又可得出結論: 。34、在學習演奏小提琴的過程中,小明和同學們發(fā)現弦樂器的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他們決定對這種現象進行探究,經討論后提出以下猜想:(5分) 猜想一: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 猜想二: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可能與琴弦的長短有關; 猜想三: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為了驗證以上猜想是否正確,他們找到了一些不同規(guī)格的琴弦,如下表:編號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長度/c琴弦的橫截面積/2①鋼200.3②鋼0.7③鋼400.5④尼龍絲300.5⑤尼龍絲400.5(1)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用編號為______、______的琴弦進行實驗.(2)為了驗證猜想二,應選用編號為______、______的琴弦進行實驗.(3)為了驗證猜想三,小明選用編號為①、②的琴弦進行實驗,則表中缺少的數據應為______.35、【探究名稱】影響液體蒸發(fā)快慢的因素(6分)【提出問題】液體蒸發(fā)快慢跟哪些因素有關?【猜想與假設】通過觀察下圖和聯系生活實際進行猜想猜想一:液體蒸發(fā)快慢可能跟液體 的高低、液體 的大小和液體表面空氣流動快慢有關.猜想二:相同條件下,將水和酒精同時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體蒸發(fā)快慢可能還與 有關.【設計與進行實驗】小明同學對其中的一個猜想進行了如下實驗:如右圖所示,在兩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別滴一滴質量相等的酒精,通過觀察圖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發(fā)快慢與 是否有關.此實驗過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氣流動快慢相同.【交流與評估】 我們知道液體蒸發(fā)時要吸熱,請你舉一個應用蒸發(fā)吸熱的事例: 。34、短并回答下列問題。(5分)超聲波及其應用人能夠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從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聲音叫次聲波,高于20000Hz的聲音叫超聲波。超聲波具有許多奇異特性:空化效應——超聲波能在水中產生氣泡,氣泡爆破時釋放出高能量,產生強沖擊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斷沖擊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縫隙申的污垢迅速剝落,從而達到凈化物件表面的目的。傳播特性——它的波長短,在均勻介質中能夠定向直線傳播,根據這一特性可以進行超聲探傷、測厚度、測距、醫(yī)學診斷等。(1)超聲波能夠清洗物件是因為聲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2)宇航員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聲波測定兩之間的距離,是由于__________ __ ____ __ 。(3)若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l 500 /s,利用回聲定位原理從海面豎直向海底發(fā)射超聲波,到接收回聲所用時間為4s,那么該處海洋的深度為_________。
37、在“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中:(7分)(1)請你指出圖甲中實驗操作錯誤之處是 。(2)改正錯誤后,繼續(xù)實驗。當水溫升高到90℃時,每隔1in記錄一次水的溫 度,直到水沸騰后再持續(xù)幾分鐘為止。數據記錄如下表:時間/in012345678溫度/℃9092969898989898①第2in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水的溫度是 ℃;②根據表中數據可知:水的沸點是 ℃,由此可判斷出當時水面上方的氣壓 (填________“高于”、“等于”或“低于”)1標準大氣壓,水沸騰時的特點是 。(3)水沸騰時,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氣”產生此現象的物態(tài)變化是 。(4)小明觀察到水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的上升情況如圖甲、乙所示,其中 圖是水在沸騰時的情況。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圖卡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