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shù)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wǎng)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shù)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shè)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初中學習方法
初中語文
初中英語
初中數(shù)學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學
初中生物
初中政治
初中歷史
初中地理
中考學習網(wǎng)
初一學習方法
初一語文
初一數(shù)學
初一英語
初一生物
初一政治
初一歷史
初一地理
初二物理
初一學習
初中教案
初二學習方法
初二語文
初二數(shù)學
初二英語
初二生物
初二政治
初二歷史
初二地理
初三物理
初二學習
初中試題
初三學習方法
初三語文
初三數(shù)學
初三英語
初三生物
初三政治
初三歷史
初三地理
初三化學
初三學習
初中作文
逍遙右腦記憶
>
教案設(shè)計
>
語文
>
八年級
>
八年級語文下冊全冊備課參考 3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八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五柳先生傳》
1.由八年級(上)所學《歸園田居》引出陶淵明。思考:主人公為什么自號“五柳先生”?
提示:“先生不知何許人也”,文章開頭第一句,即把這位先生排除在名門望族之外,不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貫,“亦不詳其姓字”,他是一位隱姓埋名的人。晉代是很講究門第的,而他竟與這種風氣背道而馳,這就暗示他是一位隱士!罢呌形辶鴺洌蛞詾樘栄伞,就這樣隨便地取了一個字號。他不僅隱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視姓字。
2.作者以“五柳”為號體現(xiàn)了他怎樣的精神風貌?
提示:以五柳為號,可見他家居環(huán)境的清靜、淡雅、簡樸,由環(huán)境可見他淡泊的志趣、不慕榮利的生活態(tài)度。
3.作者與五柳先生到底有什么關(guān)系,為什么要寫文記傳?
提示:陶淵明實際是借五柳先生寫自己,這在南朝梁代蕭統(tǒng)的《陶淵明傳》中已指出:“淵明少有高山趣……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蔽辶壬纳钋槿,正是陶淵明棄官歸隱、安貧樂道的生活寫照。
【資料平臺】
1.陶淵明的生活:
陶淵明是一位偉大的詩人,在中國文學史上應該占有重要的位置。過去的一些人把他當作一位完全脫離現(xiàn)實的飄然靜穆的典型,這是不對的。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陶潛正因為并非渾身是靜穆,所以他偉大”。
他的生活除了物質(zhì)的貧困外,還有另一面。梁啟超:檀道濟說他(陶淵明)“奈何自苦如此”。他到底苦不苦呢?他不惟不苦,而且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一個人。他最能領(lǐng)略自然之美,最能感覺人生的妙味。在他的作品中,隨處可以看得出來。詩人在困苦之中,醉心文學創(chuàng)作,寫了《飲酒》等組詩,他的文學創(chuàng)造達到高潮。公元427年,一個偉大的詩人,在貧病中離開了人世,享年63歲。他給我們留下的詩歌,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不為五斗米折腰、不同流合污的品格,為后代許多正直、進步的人士所景仰。
2.陶淵明、顏回、諸葛亮的人生態(tài)度的比較: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shù)。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于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zhì)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乙巳歲十一月也。(《歸去來兮》序文)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論語?雍也》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ㄖT葛亮《誡子書》)
《馬說》
1.本文以“說”為文體,各用一句話概括每一段說了些什么內(nèi)容?
提示:第一段:伯樂對千里馬的決定作用。第二段:分析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進一步說明千里馬沒有遇到伯樂,無法施展才華。第三段:提出主旨——不是天下無千里馬,而是不識馬。
2.到底先有千里馬還是先有伯樂?為什么?
提示:作者認為,世上先有伯樂,然后才有千里馬。千里馬沒有遇到伯樂,“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甚至還會淪入“奴隸人”之手受辱。
3.本文中“伯樂”“千里馬”各比喻了什么樣的人?這是什么寫法?根據(jù)韓愈的生平說說本文表達了韓愈怎樣的思想感情?
提示:伯樂即善于識別人才的統(tǒng)治者。千里馬即人才。這是“托物寓意”的寫法。本文不是單純寫馬,古文運動提出“明道”的觀點,韓愈的文章也是為了反映社會問題而作,這篇文章既是借千里馬為喻抒發(fā)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也是為了揭露封建統(tǒng)治者埋沒人才的社會問題。
【資料平臺】
師說(節(jié)選) 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貌岸然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yī)樂同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圣人無常師?鬃訋熪白印⑷O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鬃釉唬骸叭诵校瑒t必有我?guī)!笔枪实茏硬槐夭蝗鐜煟瑤煵槐刭t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
《送東陽馬生序》
1.文章是如何寫出自己學習時的困難條件的?請引用原文的關(guān)鍵詞句回答。
提示:主要體現(xiàn)在借書抄錄,為師嚴厲,衣食粗劣,生活簡樸,跋涉艱難等方面。主要語句有“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薄俺幈鶊,手指不可屈伸!薄案F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薄坝鄤t?袍敝衣處其間”“未嘗稍降辭色”等。
2.作者寫了自己學習時極為艱苦的條件,目的是什么?
提示:作者認為,勤奮和艱苦是相互聯(lián)系的兩個方面,有了主觀的勤奮,一切艱難困苦都可以克服。這正是學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3.文章寫了其他學生哪些優(yōu)越的條件?寫這些人的目的何在?
提示:“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但他們都沒有成學,由此可見作者在困苦中能夠業(yè)有所精,德有所成,而處于優(yōu)越條件下的人不能有所精,有所成,只能說明其用心不專。
4.本文寫作上有什么特點?
提示:本文以記敘為主,筆法簡潔。有些地方適當?shù)丶右凿秩竞兔枥L,使文章增添了文采,文章還運用對比揭示出道理,用切身經(jīng)歷使人感到親切真誠。
【資料平臺】
黃生借書說 袁枚
黃生允修借書,隨園主人授以書而告之曰:書非借不能讀也。子不聞藏書者乎?七略四庫,天子之書,然天子讀書者有幾?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然富貴人讀書者有幾?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非獨書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必慮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見之矣。若業(yè)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異日觀云爾。
余幼好書,家貧難致。有張氏藏書甚富,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其切如是。故有所覽,輒省記。通籍后,俸去書來,落落大滿,素覃灰絲,時蒙卷軸。然后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
今黃生貧類予,其借書亦類予。惟予之公書與張氏之吝書若不相類。然則予固不幸而遇張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與不幸,則其讀書也必專,而其歸書也必速。為一說,使與書俱。
【注】隨園主人:袁枚自稱。 授:給予。 《七略》:漢代劉歆所著的圖書目錄分類著作。 四庫:宮廷收藏的書。 汁牛塞屋:形容書很多。 無論:不用說。 然:這樣。 假:借。 慮:擔心。 惴惴焉:緊張恐懼而不安的樣子。 摩玩:觀摩玩賞。 業(yè):已經(jīng)。 高束:包裹起來閑放在一邊。 庋藏:擱置不用。 庋:放東西的架子。 俟:等待。 云爾:句尾語氣詞。 致:獲得。 形:以某種形式表現(xiàn)出來。 切:迫。 輒:就,便。 省記:記憶。 通籍:朝廷有了名籍,指開始做官。 落落:連續(xù)不斷的樣子。覃:一種咬衣服、書籍的蛀蟲。 類:類似。 公書:讓書供別人公用。
《詩詞曲五首》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這是一首贈詩,誰贈送給什么人?在怎樣的場合下贈送的?你能想象并復述一下當時的情景嗎?
提示:初步感悟詩歌內(nèi)容。
2.頸聯(lián)寫的是什么意思?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境界?
提示:本意是在抒發(fā)詩人的身世之感,但充滿哲理,指新生事物無比美好,社會總是向前發(fā)展的。
3.從體裁上看,這是一首什么詩?從題目上看,這是一首什么詩?
提示:抒情詩、贈答詩
《赤壁》
1.開頭為什么從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寫起,這樣寫有何作用?
提示:這一把戟與古代戰(zhàn)爭有聯(lián)系,是三國赤壁之戰(zhàn)時的遺物,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對歷史的詠嘆。
2.全詩最精彩的是久為人們傳誦的末二句,這二句議論感慨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提示: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過零丁洋》
1.這首七言律詩首聯(lián)寫了個人和國家的哪幾件大事?
提示:一是在他21歲時,因科舉走入仕途;二是在國家危急存亡的關(guān)頭起兵抗元。
2.頷聯(lián)上下兩句有何聯(lián)系?都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提示:國家山河分裂,局勢危急,個人命運也動蕩不安。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3.頸聯(lián)中的“惶恐”“零丁”有雙層含義,請談談有哪兩層含義。
提示:一是兩個地名,二是寫出了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
4.尾聯(lián)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提示:表明作者舍身取義、以死明志的決心,充分體現(xiàn)了他的民族氣節(jié)。
5.請同學們談談中國歷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提示:如岳飛、鄧世昌、朱自清、聞一多等。
《水調(diào)歌頭》
1.上、下片的主要內(nèi)容各是什么?
提示:上片敘述了作者的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下片抒發(fā)了對弟弟的懷念之情。
2.分別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提示:上片表達了作者積極樂觀、希望有所作為的人生態(tài)度,下片表現(xiàn)出詩人曠達的心胸和情懷。
《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
1.這首曲劃分為幾個層次?
提示:三層:前三句寫潼關(guān)雄偉氣勢;中間四句寫作者的所見所感;后兩句寫作者的歷史感慨。
2.這首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提示:作者對災難頻繁,百姓受苦的深切同情和對統(tǒng)治者為著一己私利挑起兵禍的極大憤慨。
3.你認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試說明理由。
第六單元 寫景記游 抒情與言志
一、單元學習要點
1.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內(nèi)容,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并能熟讀成誦。
2.體會游記散文借景抒情的特點。
3.品味古詩詞名句的思想感情,結(jié)合親身體驗加深理解。
二、學習要點解析
本單元詩文以山水游記散文為主,這些借景抒情的佳作,有的表達怨憤抑郁之感,有的表達曠達胸襟,有的流露自得之樂,有的抒發(fā)閑適之情。學習本單元,要在反復誦讀中理解文意,感受、體會文本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能熟讀成誦,領(lǐng)會課文優(yōu)美的意境。并能結(jié)合作者的寫作背景等資料,初步學會欣賞、品味詩文中的名言佳句。
三、建議
1.注重誦讀,在流暢誦讀的基礎(chǔ)上,把握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及藝術(shù)風格。古詩文的學習,誦讀是十分關(guān)鍵的環(huán)節(jié)。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作品美感的熏陶和感染,都必須在流利誦讀的基礎(chǔ)上,才能展開的。誦讀的形式可以多樣,如首字串連法,完形法,補充法,排除法等,以激發(fā)誦讀的興趣,培養(yǎng)語感。
2.繼續(xù)培養(yǎng)借助注釋,工具書疏通文意的能力。并在義項確定不了的時候,和同學討論交流,對于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閱讀能力,幫助很大。
3.采用比較法,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這種比較可以是課內(nèi)幾篇文章之間的比較,可以是課內(nèi)與課外相關(guān)內(nèi)容的文章的比較。
四、自主學習思路探究和拓展遷移設(shè)計
《小石潭記》
1.課文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孔プ×诵∈兜哪男┨攸c?
2.作者對小石潭的整體感受是什么?
3.作者的情感是怎樣變化的?
4.你最欣賞哪些語句,為什么?
課外閱讀“永州八記”中的《鈷姆潭記》
提示:課文以游蹤為序采用移步換形,依次寫景組織材料。寫小石潭,先寫水聲,后寫潭中景物。寫潭中景物又先寫“近觀”(水、石、樹、魚),后寫“遠望”(水源),最后概寫環(huán)境,引發(fā)感觸。作者抓住了小石潭潭小、水清、石奇、魚多等特點,表達自己怨憤抑郁之感。
《岳陽樓記》
1.作者認為古仁人之心和遷客騷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2.你認為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樣的?你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的?
3.課外可以誦讀杜甫的《登岳陽樓》或余秋雨的《洞庭一角》。
附: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
提示:遷客騷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個人遭遇或外物的觸發(fā)而變化;古仁人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者通過這樣的對照,否定了遷客騷人的悲喜觀,進而,作者又以古仁人的名義引出了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見解,表明自己不為個人得失而悲喜,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尚情操。
《醉翁亭記》
1.全文以“樂”為線索,作者到底在“樂”些什么呢?讀后請找出有關(guān)語句,說說自己的理解。
2.與黃庭堅改寫此文而成的一首詞《瑞鶴仙》進行比較閱讀,說說你喜歡的是哪一篇?為什么?
提示:課文以“樂”為線索,分別寫了“山水樂——四時樂——宴酣樂——禽鳥樂——太守樂”。表現(xiàn)了“與民同樂”的主題。
《滿井游記》
1.第二段中作者描寫了哪些初春的景物?有什么樣的特點?你感受到了作者
怎樣的心情?
2.本文直接抒發(fā)作者心情的語句有哪些?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心理變化?
提示:課文先寫全景,再以獨特感受為審美中心,分別描寫了“冰皮”、“山巒”、“柳條”、“麥田”、“游人”、“鳥”、“魚”等種種景物,抓住了初春“乍暖還寒”,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特點,寄寓了作者歡快、恬適的心情。
《詩五首》
《飲酒》
1.“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是什么?
2.詩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背誦王維的《渭川田家》
渭川田家
作者: 王維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歌式微。
《行路難》
1.李白詩中“欲渡黃河”‘將登太行“是寫實的嗎?作者為什么會有這種感受?
2.你能說說呂尚、伊尹的故事嗎?作者為什么提到他們呢?
3.課外抄一抄、背一背李白的《蜀道難》。
《己亥雜詩》
1.“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兩句詩,你怎么理解?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2.挑選《己亥雜詩》中你喜歡的來背幾首。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1.詩歌描繪了怎樣的情景?在這樣的困境中詩人卻有怎樣的情懷?
2.怎樣理解“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崇高理想?
《白雪歌送五判官歸京》
1.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邊塞風光?試著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它。
2.讀這樣的送別詩給你怎樣的感受。
3.從句式,敘事,抒情等方面比較這首詩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異同,以加深對這類古詩的理解。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專題
綜合性學習(一) 獻給母親的歌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多側(cè)面地認識母親,體會母親的關(guān)愛,培養(yǎng)孝敬母親的情感;
2.通過活動,學會用適當?shù)姆绞较蚰赣H表達感情,學會理性地思考母愛以及“愛”的內(nèi)涵;
3.培養(yǎng)用多種表達方式(口語交流或書面寫作等)來表達自己真情實感的能力。
二、教師準備
1.活動前,老師要涉獵有關(guān)“母愛”的材料,最好準備一些聲像資料,以便給活動營造一種情境或提供一點背景;
2.教師在了解學生家庭背景和興趣特長的基礎(chǔ)上,給學生劃分學習小組,確定學習小組組長,明確學習小組長的職責;
3.在本次活動開展之前,明確任務,提出要求,讓學生提前做好準備;
4.設(shè)計活動計劃表,以便讓學生做好活動記錄,使之成為過程評價的依據(jù)。
三、活動指導
本次綜合性學習,主要任務有二,一是開展四項學習活動,二是在開展學習活動的基礎(chǔ)上,寫一篇作文。四項活動各包括若干小項,可讓學習小組各有側(cè)重地開展活動。
1.關(guān)于“道不盡的母愛”。“母愛”的主題,在各種文學藝術(shù)作品中都有表現(xiàn)。開展本項活動,旨在引導學生圍繞“母愛”這一主題把目光投注到各類文學藝術(shù)的題材和體裁中去,通過活動的開展,使學生獲得“母愛”情感的浸潤,同時培養(yǎng)諸如編輯、概括、交際等語文能力。教材中列舉的五個方面,其目的就是要引導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視角(體裁、題材)去探尋、感受“母愛”!澳笎邸睅缀跏且磺形膶W藝術(shù)作品的永恒“話題”,學生深入其中,將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博大精深的感情世界。
2.關(guān)于“剪不斷的‘臍帶’”。開展這項活動,是促使學生主動了解屬于自己的那份“母愛”,通過與母親聊天,向母親采訪,進一步了解母愛,體會母愛。教材中列舉了四個方面的內(nèi)容,既不是要求面面俱到,也不是僅此而已。只是舉例,旨在提示。實際上,這四個方面中,3、4小項可以合二為一,當然,也可以從所列舉的四個方面伸展開去,這將根據(jù)學生家庭的特點和母親的實際情況而有所取舍或自主設(shè)計。
3.關(guān)于“多角度看母愛”。如果說,前兩項活動側(cè)重于了解和感受,那么這項活動則側(cè)重于對母愛的理性思考,也就是說,前兩項活動是較感性的,而這項活動則是較理性的了。在這一活動中有三個問題可以任選其一。(1)從生活中舉出幾件傾注著母親無盡關(guān)懷的尋常小事,再說說你的感受。在這項活動中,既有對母愛的回憶和追敘,也有對母愛的再體驗和反思。母愛,猶如陽光和空氣,我們沐浴其中而常常不知不覺;厥淄拢覀儾裴θ恍盐,母親那尋常的小事卻富含著深愛。因此,開展這項活動,就是讓學生學會體驗,學會反思,從而培養(yǎng)美好的人格情操。(2)狐貍的母親在自己的孩子長大后會把它趕出巢穴,強迫它開始獨立生活。你怎樣看待狐貍母親的這種行為?你認為理智的母愛應該是怎樣的?開展這項活動,是讓學生從動物世界的母愛中得到啟示,進而對人類的母愛進行理性思考。母愛,是偉大的,忘我的,但有時是狹隘的,短視的,溺愛便是如此。對孩子的溺愛是有害的,愛,就是對成長負責,對未來負責,因此,開展這項活動,要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母親的嚴厲,像胡適的母親那樣,但更要注意母親的溺愛,防止溺愛對意志的侵蝕,防止溺愛對壞習慣、壞脾氣的縱容和袒護。(3)我們從母親那里得到的不只是愛的撫慰,往往還有做人的道理,處世的態(tài)度。人們常說: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請你對自己的“第一任老師”做一個客觀的評價。這一問題是對前兩個問題的深化,是促使學生從做人處世的方面去思考母親對自己的影響。要求做一個客觀評價,就含有對嚴愛與溺愛等不同的愛的方式和內(nèi)涵的辨析。
4.關(guān)于“報得三春暉”。這項活動是對前面幾項活動的升華和總結(jié),既是對母親感念之情的表達,又是對母親熱愛之情的深化,同時也是要求把孝敬母親的感情化為實際行動。這項活動形式多樣,有朗誦、唱歌;有講故事、演講;亦有看電影、圖片展示?蓮慕滩牧信e的多個項目中選擇,因地制宜地開展活動。
四、活動建議
1.要認真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重點、有選擇地開展活動,不求面面俱到,但要講求實效。
2.要特別關(guān)注那些特殊家庭的學生,如單親家庭,努力避免觸動學生的心靈創(chuàng)傷,如有必要,可讓一部分學生圍繞“親情”自主設(shè)計和開展綜合學習活動。
3.本次活動主要在家庭和學校之間展開,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活動要圍繞家庭開展,因此,教師應事先與學生家長取得聯(lián)系,比如,先給學生家長寫一封公開信,說明本次活動的內(nèi)容、程序和目的,以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實現(xiàn)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整合。
4.在活動過程中,指導學生做好活動記錄和材料整理,以便作為后期寫作的素材,作為評價的依據(jù)。
5.適當組織學生進行階段性小結(jié),及時檢查前期活動,以幫助深入有效地開展下一步活動。
五、活動評價
本次活動分為四項,根據(jù)四項活動形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
1.對“道不盡的母愛”活動的評價。這項活動的主要方式是分小組開展,在班上交流,“小組合作學習”和同學之間相互交流是這一活動的主要特點。因此,活動評價應以同學相互評價為主。同學相互評價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同學參與的態(tài)度、程度以及合作意識與能力;二是同學在搜集資料、編輯成冊方面的實際水平與交流的效果。
2.對“剪不斷的‘臍帶’”活動的評價。這項活動主要是在家庭中開展,是在母子之間進行,因此,有必要讓家長(特別是母親)參與評價,家長評價與學生自我評價相結(jié)合,是這一活動評價的重要特點,家長評價應成為本項活動評價的主要依據(jù)。教師可以設(shè)計相應的表格,以便家長對活動進行記錄和評價。
3.對“多角度看母愛”活動的評價。這項活動的內(nèi)容主要是對三個問題的探討,活動的形式主要是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因此,本項活動評價的側(cè)重點是評價該同學對問題思考的深度(對問題思考的深度,實際就是參與的程度)和在班上“交流”的效果。可以讓同學們自主地用評議或評比的形式進行。
4.對“報得三春暉”活動的評價。這項活動可以用不同形式來開展,因而,評價也可綜合運用多種評價方式,可以讓同學相互評價,可以同學自我評價,也可以讓家長參與評價,亦可以由老師進行總結(jié)性評價等。
對四項活動的評價,都要關(guān)注學生的參與過程、情感投入以及情感的變化發(fā)展,注意把語文能力(口語表達能力、交際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的提高與學生情感態(tài)度(對母愛的體驗和理解,對母親的熱愛和孝敬)的養(yǎng)成結(jié)合起來考查。
六、活動方案示例
(一)目的:
1.通過活動,多側(cè)面地認識母親,體會母親的關(guān)愛,培養(yǎng)孝敬母親的情感;
2.通過活動,學會用適當?shù)姆绞较蚰赣H表達感情,學會理性地思考母愛以及“愛”的內(nèi)涵;
3.培養(yǎng)用多種表達方式(口語交流或書面寫作等)來表達自己真情實感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1.在與人交往中學會說話簡潔。
2.在交際過程中注意說話的方式。
(三)教學難點:
1.學習綜合歸納使用資料的方法。
2.在學習中學會互相合作。
3.培養(yǎng)用多種表達方式來表達自己真情實感的能力。
(四)教學課時:二課時
(五)教學過程:
1.導入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母親給予的,在母親來臨之際,讓我們用不同方式,表達對母親的愛。
2.搜集關(guān)于母親節(jié)的資料(分小組進行,每小組一個專題)
⑴關(guān)于母親節(jié)。
母親節(jié)是由一個名叫賈維斯的婦女倡導,并由她的女兒安娜.賈維斯發(fā)起創(chuàng)立的。賈維斯夫人是一個有著10個子女的母親,是當時美國格拉夫頓城教會主日學校的總監(jiān)。在美國以解放黑奴為目的的南北戰(zhàn)爭結(jié)束后,她在學校里負責述美國國殤紀念日的課程。賈維斯是一位心地善良,極富同情心的女人。她講述著戰(zhàn)爭中那一個個為正義捐軀的英雄的故事,望著臺下一張張充滿稚氣的孩子們的臉,一個想法猛然涌上心頭;為祖國貢獻了這么多英勇戰(zhàn)士,保證了戰(zhàn)爭勝利的,不就是那一個個含辛茹苦地撫育著子女的母親們嗎?她們的兒子血染疆場,承受了最大的痛苦和犧牲的,不也是這些默默無聞的母親嗎?因此,她提出應該設(shè)立一個紀念日或母親節(jié),給這些平凡的女人一些慰藉,表達兒女們對母親的孝思。可惜的是,這個良好的愿望還沒有實現(xiàn),賈維斯夫人便與世長辭了。她的女兒安娜.賈維斯目睹母親撫養(yǎng)自己和兄弟姐妹成人的辛勞,深感母親的提議是適合天理人心的。因此,她寫出了幾十封信,發(fā)給美國國會、地方州長和婦女組織等,提議領(lǐng)導創(chuàng)立母親節(jié)。在她的一再呼吁下,這一提議得到了社會上的廣泛呼應和支持。1914處,美國總統(tǒng)威爾遜鄭重宣布,把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也就是賈維斯夫人的忌日,定為母親節(jié)。美國政府還規(guī)定,母親節(jié)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懸掛國旗,以表示對母親的尊敬。由于賈維斯夫人生前喜愛康乃馨花,這種花也就成了母親世的象征。母親節(jié)是個充滿人間溫情的節(jié)日,這一天,家里的男成員要把全部家務活包下來,兒女們每人都要做一件讓母親高興的事,以盡孝道。即使遠在異地的孩子,也要打電話向母親表示祝賀。這一天,美國人民都要在胸前佩上一朵花,母親健在的,戴一朵有色的花,表示歡愉;母親逝世的,戴一朵白花,表達哀思。母親節(jié)創(chuàng)立后,也得到了全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安娜.賈維斯在世時,設(shè)立母親節(jié)的國家已達43個。時至今日,歡慶這個節(jié)日的國家就更多了。母親節(jié),已經(jīng)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國際性節(jié)日。
⑵小組搜集資料專題。
請同學們分為幾個小組,從以下幾個方面搜集資料并編輯成冊,再為它起一個恰當?shù)拿郑诎嗌辖涣鳌?br>①寫母親的詩歌、小說、散文等文學作品。
②聞媒體報道過的與母親有關(guān)的感人事跡。
③描寫動物世界母子之情的作品。
④展現(xiàn)母親形象的繪畫、攝影、歌曲、電影、廣告等作品。
⑤與母親有關(guān)的格言、俗語。
⑶每組出一份關(guān)于母親節(jié)的手抄報。
3.與母親聊天
⑴母親的生活經(jīng)歷,喜怒哀樂,她對事業(yè)和生活的夢想和追求;
⑵母親十月懷胎和一朝分娩的甘苦;
⑶母親在養(yǎng)育子女過程中的甜酸苦辣;
⑷母親對孩子的希望和要求。
采訪時可以找出母親往日的照片,請她講一講照片背后的故事;還可以為生活中的母親拍照,爭取為她拍出最能表現(xiàn)她的特點的照片,并根據(jù)自己對母親的了解,為每張照片題寫標題。采訪結(jié)束后,整理好采訪記錄,為寫作做準備。
4.說說母親
母愛的表現(xiàn)形式不盡相同。請你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體會,從下面三個問題中選擇一個,在班上與同學交流。
⑴舉出幾件傾注著母親無盡關(guān)心的生活小事,再說說你個感受。
⑵狐貍的母親在自己的孩子長大后會把它趕出巢穴,強逼它開始獨立生活。你怎樣看待狐貍母親的這種行為?你認為理智的母愛應該是怎樣的?
⑶我們從母親那里得到的不只是愛的撫慰,往往還有做人的道理,處世的態(tài)度。人們常說: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你對自己的“第一任老師”作一個客觀的評價。
5.主題班會
以“獻給母親的歌”為題召開一次主題班會,結(jié)合搜集的資料、采訪的感想、交流的結(jié)果,用配樂朗誦、唱歌、講故事、演講、看電影片段、圖片展示等多種形式展開活動,可以邀請母親們參與,還可以設(shè)計一些親子游戲,以增進母子感情。
6.寫母親
在以上各項活動的基礎(chǔ)上,從下面題目中任選一題。
⑴為母親寫一篇小傳,力求全面反映母親的個性和人格特點?梢愿缴夏赣H的照片及其他相關(guān)資料。
⑵以“媽媽,您聽我說”或“母愛”為題寫一篇作文,文體、字數(shù)不限。
綜合性學習(二) 尋覓春天的蹤跡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尋覓、觀察春天的蹤跡,讓學生深入認識大自然的物候特征,了解一點生命在春天里成長變化的過程及特點,培養(yǎng)熱愛春天的情感;
2.在觀賞春天、贊美春天的活動過程中,加深對春天的體驗和感悟,培養(yǎng)初步的自然觀賞和藝術(shù)欣賞的能力;
3.培養(yǎng)在觀察中勤于記錄的習慣,學會用適當?shù)姆绞奖磉_自己的感悟和感情,培養(yǎng)能將描寫與抒情相結(jié)合的語言表達能力。新課標第一網(wǎng)
二、活動指導與建議
教材以“春天”為主題設(shè)計了三項活動,而開展此項活動正值春季,因此,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且這三項活動的學習資源不難找到,適宜學生自主開展。但三項活動各有特點,其活動方式、重點、達成的目標各有不同,教師在指導時應區(qū)別對待,各有側(cè)重。
1.關(guān)于“編一輯‘自然日志’”。這項活動可按以下步驟進行:首先,教師可以提供一些資料,讓學生對二十四節(jié)氣有所了解,在明確“春雨驚春清谷天”(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具體涵義的基礎(chǔ)上,從中選擇一兩個節(jié)氣,搜集當?shù)氐挠嘘P(guān)諺語,同時細心觀察物候變化;其次,組織指導學生選擇一、兩種植物或動物“跟蹤”觀察,逐日記錄,通過觀察和記錄,學生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春天的“足跡”,感悟春天的神奇,甚至還可引發(fā)關(guān)于自然、關(guān)于生命的諸多思考;第三,指導學生將搜集的諺語和自己對動植物的“觀察記錄”進行整理編輯;第四,組織全班學生對“活動成果”進行交流、評比。
在開展活動的方式上,可以將“小組合作”與“自主探究”兩種學習方式結(jié)合起來,比如,對二十四節(jié)氣和“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的具體涵義的了解、搜集諺語等活動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而對動植物的觀察、記錄則應側(cè)重于自主探究。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選擇一兩種動物或植物進行觀察記錄,以及對觀察記錄進行編輯整理。因此,教師要加強對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組織與指導。
2.關(guān)于“譜一支‘春天的贊歌’”。這一活動是對前一項活動的伸展和提升,如果說,“編一輯‘自然日志’”,主要是觀察春天,那么,這項活動則是歌頌春天;前項活動要求對春天“跟蹤了解”,用理性去認知,此項活動則要求對春天“深情投注”,用心靈去體驗。教材中設(shè)計了兩個小活動:第一,“選擇一種你最喜歡的方式,寫一首詩、一篇散文或一篇雜感”。開展這項活動期望實現(xiàn)兩個目的:(1)提升、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豐富、深化學生對自然的感情。寫作的過程是對以前的觀察進行再“觀察”的過程,即反思與體驗的過程,是對已有觀察的提煉,是對情感的激發(fā)和提升。因而,學生在活動中所獲得的對春天的熱愛、欣賞之情,可以通過寫作來進行內(nèi)化、強化和升華。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一定要關(guān)注學生情感的投入和發(fā)展,而不僅僅是寫一篇文章。(2)發(fā)揮學生的寫作特長,進一步提高寫作能力。教材提示了可用“你最喜歡的方式”,可以寫成詩歌、散文、雜感,旨在尊重學生的興趣的基礎(chǔ)上,發(fā)揮其寫作特長,來充分表達對春天的感情。實際上,除教材提示的體裁外,還可寫成童話,甚至可以創(chuàng)作歌詞,由自己或請人譜曲等。第二,以“春天的贊歌”為主題出一期墻報。開展這一活動旨在相互交流,互相促進,也為評價提供了依據(jù)。開展這一活動可以納入“為畫題詩”“為詩配畫”學習活動的成果,將“配畫詩”或“詩配畫”在墻報里展出,或許會為墻報增色生輝。如果墻報“版面”已被占用,也可采用“春天的贊歌──散文、詩歌朗誦會”等活動形式,同樣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3.關(guān)于“創(chuàng)作一幅‘詩畫’”。這項活動是為了讓學生從文學藝術(shù)的角度再次感受春天的“詩情畫意”,同時通過活動來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作潛能,用詩筆、畫筆表現(xiàn)春天。教材中設(shè)計了兩項活動內(nèi)容,可讓學生根據(jù)興趣特長任選一項。教師對“為畫題詩”這一活動的指導,需要注意三點:第一,為畫題詩,通常要選擇那些富有意境和情趣的畫作,對這樣的畫作題詩,便于展開、發(fā)揮;第二,為畫題詩不是對畫面或畫意簡單復述,而是表達對這幅畫的獨特理解和再創(chuàng)造。通常是抓住畫面最有特色、最有意趣“那一點”生發(fā)開去,發(fā)揮想像,點睛傳神;第三,其詩作一般不宜過長,不要喧賓奪主。教師對“為詩配畫”這一活動的指導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為詩配畫,不僅要理解詩意,而且有自己獨特的感悟和聯(lián)想;第二,配畫不是對詩意的直觀的面面俱到的“圖解”,而是要描繪出詩中某種的神韻。
教師對學生活動的指導,可以先提供一些范例,并進行解說;也可以讓學生利用網(wǎng)絡來查找、觀摩這方面的資料(網(wǎng)絡上“詩配畫”、“畫題詩”的作品較多,可資參考)。
無論是“為畫題詩”,還是“為詩配畫”,教師在指導時應注意不能要求過高,以激勵為主。
“詩情畫意”本就相通。可以通過相互協(xié)作的方式來開展活動,如共同圍繞“春天”的主題,先讓有繪畫專長的同學來作畫,然后由會寫詩的同學來題詩;或者反過來,先由同學寫出詩作,然后再由另一同學來配畫。對這種合作學生可能比較感興趣,而且同學之間相互合作,便于在合作中切磋研討,品評揣摩,相互啟發(fā),共同長進。
4.關(guān)于寫作。教材只設(shè)計了作文題“我心目中的春”或“在這個不尋常的春天里”,而對作文的體裁沒有要求,可讓學生自由選擇。但從文題看,這兩篇作文都有抒情性、文學性較強的特點。因此,在進行作文指導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尊重學生個性化的表達方式,尊重學生的語言特點,應大力提倡學生富有靈性的表達,理解并尊重學生自己的視角,防止用成人世界的思維方式和正統(tǒng)觀念去鉗制學生的思維;(2)要引導學生克服作文中的矯情。裝腔作勢、虛情、矯情是學生抒情性作文中的一大弊端,造成這一弊端的根源在于沒有自己的體驗,而是在追求對成人世界“正統(tǒng)情感”的迎合。真情來自真切的感悟、心靈的震顫,所以,要引導學生在觀察、體驗、感悟的基礎(chǔ)上寫出屬于自己的真情實感。
三、活動評價
對本次活動的評價,在內(nèi)容上,要特別關(guān)注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和發(fā)展,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積極而豐富的詩情,進而引發(fā)學生對世界、對生活的詩意體驗;在評價方式上,讓學生多做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小組評價)。此外,教師要參與評價,并需注意以下幾點:
1.做好階段性評價。三項活動及寫作可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結(jié)束后應及時予以評價,甚至在過程中進行評價。如果等到活動全部結(jié)束再來評價,就有可能失之于籠統(tǒng),不利于及時糾偏導正。當然,全部活動結(jié)束后還應該有總結(jié)性評價。
2.在加強過程評價的同時,“學習結(jié)果”應成為本次活動評價的重要指標。如對“編一輯‘自然日志’”活動的評價,要關(guān)注“自然日志”的編輯質(zhì)量和交流的效果;對“譜一支‘春天的贊歌’”活動的評價,要關(guān)注詩、文的表達效果,是否有自己的真切體驗和深入的思考;對“創(chuàng)作一幅‘詩畫’”活動的評價,要看學生選詩、選畫的貼切性和創(chuàng)作的水平。
3.對活動評價時,要特別關(guān)注那些基礎(chǔ)較差但在活動中積極參與的學生,要善于發(fā)掘、發(fā)現(xiàn)這些同學的優(yōu)長和進步,及時給予鼓勵。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er/69947.html
相關(guān)閱讀: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復習學案
上一篇:
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教學設(shè)計
下一篇:
1.藤野先生
相關(guān)主題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復習學案
八年級語文期末復習資料 說明文專項訓練
初二語文雪教學設(shè)計
八年級語文上冊說明文第三四單元復習學案
蘇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shè)計全冊1
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教學設(shè)計
八年級語文《綜合性學習》復習資料
八年級語文山米與白鶴教學設(shè)計
新課標八年級語文下冊筆記資料全套4
新課標八年級語文下冊筆記資料全套5
相關(guān)推薦
推薦閱讀
八年級語文上冊說明文第三四單元復習學案
j.Co M 八年級語文上冊說明文復習學案三四單元 八年級期末復習學案二 說明文單元復習(第三……
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提綱 生字詞
j.Co M 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提綱 生字詞 八年級(上)期末復習提綱(一) (字詞部分) ……
《臺階》教學設(shè)計
【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了解小說故事情節(ji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分析父親……
大道之行也教學案
目標 1、積累一些重要的詞語。 2、了解先賢圣哲關(guān)于人類社會的偉大構(gòu)想,把握“大同”社會……
八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案(北師大版)
《西部地平線上的落日》教案 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①充分利用自然中的審美元……
相關(guān)閱讀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全冊導學案含答案
詩四首
《新聞兩則》教學設(shè)計
橋之美
杜甫詩三首教學案
《旅鼠之謎》教學設(shè)計
阿長與山海經(jīng)
五柳先生傳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復習學案
核舟記教學案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圖卡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