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初中學習方法
初中語文
初中英語
初中數(shù)學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學
初中生物
初中政治
初中歷史
初中地理
中考學習網
初一學習方法
初一語文
初一數(shù)學
初一英語
初一生物
初一政治
初一歷史
初一地理
初二物理
初一學習
初中教案
初二學習方法
初二語文
初二數(shù)學
初二英語
初二生物
初二政治
初二歷史
初二地理
初三物理
初二學習
初中試題
初三學習方法
初三語文
初三數(shù)學
初三英語
初三生物
初三政治
初三歷史
初三地理
初三化學
初三學習
初中作文
逍遙右腦記憶
>
教案設計
>
語文
>
八年級
>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復習學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
第六單元重點篇目復習知識點
《三峽》
1、 文學常識:酈道元 ,北魏著名地理學家、散文家 。《三峽》一文出自《水經注》這是記敘我國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書。
2、實詞:
自:從。 嶂:像屏障一樣的高山。 曦月:陽光,月亮。 襄:漫上。 沿:順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御:駕。 獻:山峰。 良:實在、真。 肅:寂靜。 屬:連續(xù)。 引:延長。 絕:消失。
清榮峻茂 素;白色。旦;早晨。
3、詞類活用:奔:動詞作名詞,飛奔的馬。湍:形容詞作名詞,急流的水。
4、一詞多義
屬:屬引凄異(連續(xù)) 絕:久絕(消失) 自三峽……(從)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類) 絕?:極 自非……(如果)
屬予作文以記之(囑咐)。 阻絕:斷
5、通假字:闕;同“缺”,中斷。
6、重點句翻譯: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
7、理解性背誦:
1)寫山連綿不斷(長)的句子: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2)寫山高峻的句子: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從側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3)寫夏水的句子:
寫水勢兇險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寫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
4)寫春冬三峽水的特點的句子: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5)烘托三峽秋景凄涼的語句是;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6)引用漁歌反襯三峽深秋清幽寂靜的句子是: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8、中心內容及結構:文章先寫三峽地貌,(總寫)(第一段)再寫三峽四季壯麗景色,表現(xiàn)作者對祖國山水的熱愛之情。(分寫)
9、運用:(1)2003年6月,世界人民見證了“三峽蓄水315”高峽出平湖的壯麗景象,酈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的三峽秋日的凄異景象將一去不復返。
(2)由李白的“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边@一詩句,你想到《三峽》中與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
10、探討:(1)文章為何先寫夏而后寫春冬、秋,春冬為何放在一起寫?
(2)文章第一段寫山,第二段寫水,這樣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寫山的特點,為寫水設置了條件或為下文作鋪墊,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11、欣賞:(1)你喜歡文中那一點?說出喜歡的原因。如;用詞精當,趣;表愉快心情。或 引用漁歌起反襯作用。
(2)本文語言精致、洗煉,用語俏麗貼切,選一點分析。
(如:描寫三峽深秋清幽靜寂,說明人們感傷程度。如:描寫三峽春冬時,因急流險灘,雪浪飛濺,故以“素”字修飾“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寧靜,故以“綠”字修飾“潭”字。)
(3)、作者是如何從不同的季節(jié)景象來描寫江水的特點的? 夏天,寫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險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兇險和疾速的特點。春冬之時,水退潭清,景色秀麗,突出了三峽春冬景色的清麗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靜,水枯氣寒冷以高猿哀鳴襯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蕭瑟氣氛。
(4)文章結尾引用了漁者的歌詞,有什么作用?襯托“晴初霜旦”之時“林寒澗肅”的凄涼情景,渲染蕭瑟的氣氛。
《答謝中書書》
作者:陶弘景 南北朝
精要筆記:
(1)寫普通山川之美,清麗自然,渾然天趣,表露居身其中的歡樂、愉悅、悠然自在之情。
(2)先仰視“高峰入云”,再俯視“清流見底”,又平看“兩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曉”,“夕”兩層來寫,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時注意了山水的相映、色彩的配合、晨夕的變化,動靜的結合等。
(3)高峰為靜,流水為動;林青竹翠為靜,五色交輝為動;日出霧歇為靜,猿鳥亂鳴為動;日落山暝為靜,游魚躍水為動。
一、解釋下列詞語:
1五色交輝 交相輝映
2四時俱備 季
3曉霧將歇 消散
4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參與,這里指欣賞
二、翻譯句子
1高峰入云,清流見底 巍峨的山峰直插云霄,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
2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
3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太陽快要落山了,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
4實是欲界之仙都 實在是人間天堂。
三、簡答:
1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情。
2、“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边@句話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言外之意是自從南朝謝靈運以來,只有自己才會欣賞這種奇境。表達了作者對謝靈運的仰慕之情,又抒發(fā)了欣賞山水時不同凡響的審美感受,以及自我欣賞、自鳴得意之情。
《記承天寺夜游》
一、作者:蘇軾,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詞壇豪放派代表人物。
二、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念:考慮,想到 寢:睡 但:只是 相與:共同,一起
閑人:清閑的人 空明:形容水的清澈透明。 戶:門
水(月光)中藻、荇(水草,這里指竹子和柏樹的影子)交橫 。
三、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張懷民也沒睡,于是我們一起在庭院散步。
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積水那樣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錯的藻和荇(水草)。
3、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哪一夜沒有月亮呢?哪里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很少有像我們兩個這樣的“閑人”罷了!
四、填空
1、全文以“月光”為線索,依據(jù)作者的行蹤,以詩的筆觸描繪了夏夜月光圖,創(chuàng)設了一種清冷皎浩的意境,表達了作者曠達心境。
2、文中描寫月光美景的語句是: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3、表達作者微妙復雜的感情語句是: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主旨句)
4、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作者的復雜感情。(曠達胸懷)(1)貶謫悲涼。(2)人生感慨。(3)賞月喜悅;(4)漫步悠閑。
五、結構:本文運用了哪幾種表達方式,請按不同的表達方式劃分層次,并寫出各層次大意。
記敘 描寫 議論。
第一層:(1-3句)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達方式是敘述,交代清楚了時間、地點、同游者、游歷的緣由)
第二層:(4句)觀月賞景。(寫景、描繪月夜庭中美景)
第三層:(最后3句)月夜問天,自喻閑人。(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議論,點出作者曠達樂觀的襟懷)
六、思考1、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閑人”的含義?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種種微妙復雜的感情盡在其中。(或表現(xiàn)作者雖遭貶謫仍強作輕松愉快的復雜心情。既有由賞月詠月而發(fā)的自豪自慰,又有為'閑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悵和苦悶。)
2、文章表現(xiàn)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曠達(豁達)樂觀的胸懷。
3、 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戶,無與為樂。
五、欣賞、“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边@一段寫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點?點染出一個怎么樣美妙的境界?
(此句用比喻手法寫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點染出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觀潮》
一、指出加點詞的含義
1、自既望以至十八曰為盛。 既望:農歷十六
2、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 方:當……時
3、倏而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倏而:突然 . 略:一點點
4、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 逝:去,往
5、吳兒善泅者數(shù)百,皆披發(fā)文身 。 文:畫著文采
6、溯迎而上,出沒于鯨波盛萬仞中。 溯迎:逆流迎著潮水
7、吞天沃曰 沃:因水淋洗
8、如履平地。 履:踩
9、江干上下十余里間。 干:岸
二、閱讀第二自然段后回答問題 答案
1、寫參演艦之多的句子是 1、艨艟數(shù)百分列兩岸
2、寫陣勢變化多端的句子是 2、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
3、寫水兵在船上演練技藝之高的句子是 3、如履平地
4、寫雙方習戰(zhàn)之激烈的句子是 4、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5、寫聲勢之大的句子是 5、水爆轟震,聲如崩山
三、閱讀第一自然段后回答
1、作者對潮水的描寫 對潮水從形、色、聲、勢四個方面進行描繪
(1) 寫“形“的句子是 僅如銀線
(2) 寫“色”的句子是 玉城雪嶺際天而來
(3) 寫“聲”的句子是 如雷霆,震撼激射
(4) 寫“勢”的句子是 吞天沃曰,勢極雄豪
2、作者引用楊誠齋的詩句有什么作用? 這兩句詩從側面對潮水的形象做了補充,同時也與段首“天下之偉觀”照應,以此加強了讀者對海潮之雄偉壯觀的強烈印象,并為下文作鋪勢。
《湖心亭看雪》
文學常識:張岱 明末清初 號陶庵 《陶庵夢憶》《西湖夢尋》
一、指出加點的詞的含義
1、是曰更定 是:這。 定:完了,結束
2、余拿一小船,用毳衣爐火 拿:撐,劃。 毳:鳥的細毛
3、霧淞沆碭 沆碭:白氣彌漫的樣子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哪里。 更:還
5、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強:痛快。 白:指酒杯
二、譯句
1、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 1、(我看見)有兩個人已鋪好了氈子,相對而坐,一個童子正把酒爐里的酒燒得滾沸。
2、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2、我痛飲了三大杯,然后(和他們)道別。
3、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3、不要說相公癡迷,還有比相公更癡迷的人呢。
4、大雪三曰,湖中人鳥聲俱絕 4、大雪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鳥的聲音都消失了。
三、回答問題
1、文中具體描寫雪景句子是哪些?
霧淞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下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2、文中在敘寫湖心亭奇遇時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表達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er/79162.html
相關閱讀:
上一篇:
八年級語文期末復習資料 說明文專項訓練
下一篇:
《杜甫詩三首》教學設計
相關主題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
桃花源記
21桃花記 陶淵明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朗讀、背誦。 2.把握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優(yōu)美……
醉翁亭記
目標 1.理解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 2.理解本文景物描寫的方式和作用。 3.積累文言詞……
《喂──出來》教學設計
《喂──出》設計 【設計理念】 本設計注重自主學習,強調個性培養(yǎng)。在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
親愛的爸爸媽媽教學案
親愛的爸爸媽媽案 目標:1、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章的內容、主題。 2、體會議論和描寫的作用……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學設計
人教版新標八年級上冊語教案全集(互動交流版) 新聞兩則設計 內容 教科書2頁~9頁。 ◆時……
相關閱讀
八年級語文短文兩篇
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提綱 生字詞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全冊表格式教案
2012年八年級上冊語文字詞、語病期末復習
阿里山紀行教學設計(同課異構2篇)
喂——出來
2012年八年級上冊語文文言文知識歸納
30《飲酒(其五)》學案
人教版初二語文上冊期末復習資料
蘇教版初二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圖卡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