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預覽:
初三語文模擬試題(一)
一、基礎知識及運用(共18分)
1、一手漂亮的字往往使人對你產(chǎn)生好的印象。請同學們把下面這句話抄到米字格里。
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4分)
2、請根據(jù)本學期的課本填出下列詩文原句。(14分)
① 古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
② ,出則無敵國外患。
③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
④ ,弗敢加也,必以信。
⑤ 求之不得, 。
⑥ 溯洄從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⑦ ,誰言天地寬。
⑧人生常常面臨各種各樣的抉擇,當“義”和“生”不能兩全時,我們應當像孟子所說的那樣:“ 。”
⑨成語“居安思危”和《〈孟子〉二章》中的“ , ”都告誡人們要有憂患意識。
(10)詩有聲在色。那是“雪暗凋旗畫, ”的邊塞征戰(zhàn);那是“角聲滿天秋色里, ”的戰(zhàn)場情景。
(11)詩中有情有景。“云橫秦嶺家何在? ”,狂風暴雪,人馬難行;“ ,一夜鄉(xiāng)心五處同“,對月思鄉(xiāng),情誼深厚。
(12)漫游祖國各地,面對名山大川,人們自然會產(chǎn)生無限的感慨。站在黃河邊上,我們會想起“ , ”《使至在上》;站在高山之巔,我們會想起“ , ”《望岳》;置身于古戰(zhàn)場,我們會想起“ 千嶂里, 。”《漁家傲》。與古詩同行,我們的旅途才不會單調(diào)和寂寞。
二、綜合探究:(5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第3—5題。
2019年春節(jié)前夕,50年一遇的雪災與冰凍肆nüè( )大半個中國,尤其是從來都極少見到過雪的南方地區(qū)更為嚴重,春運形勢“雪上加霜”,zhì( )留在各地車站、機場、廣場及附近的返鄉(xiāng)旅客達到數(shù)千萬;大雪無情人有情,在冰天雪地的中國,一份未被冰凍的愛,在冰雪凍雨之間傳遞著,那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救援之手;正是這一雙雙熱手,讓所有困于雨雪之中的異鄉(xiāng)游子們,在其回家的旅途之中感受到如同家的溫暖。
3. 根據(jù)拼音寫出文段括號處應填入的漢字(2分)
nüè( ) zhì( )
4. 中央電視臺全國眾志成城抗凍災直播節(jié)目“抗擊暴風雪”中,有個直面災區(qū)救援的小欄目,名字叫“溫暖寒冬”,請你品味下這個欄目的含義。(1分)
答: 。
5.你所在的社區(qū)正在準備發(fā)動一場向災區(qū)獻愛心的捐助活動,請你幫忙擬寫一條標語。
答: 。(2分)
三、綜合性學習(4分) 為了打造綠色精神家園,學校在校園網(wǎng)上開設了“名著競讀”專欄,請你根據(jù)要求完成以下各小題。(每小題1分)
6、“名著競讀”專欄開頭有一個口號,其中上半句是:“走進文學天地”,請你給它補出下半句,使之構成一副完整的對聯(lián): 。
7、“名著人物”形象窗。(請你寫出人名并簡介人物性格特點)
8、“精彩情節(jié)”濃縮。(用簡要的語言概括與此人物緊密相關的1個精彩情節(jié))
9、根據(jù)下面畫線句子的特點,再仿寫一個句子。
課外閱讀是提高語文水平的最要途徑,可以使我們獲得很多有益地啟示,充實我們的生活。讀《三國演義》,我們可以領略到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的風采;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們能領略到人生的真諦和生命的意義:
; 。
四、現(xiàn)代文閱讀
(一)用 愛 傾 聽(11分)(附加題)
方冠晴
那段日子,我被樓上樓下的住戶折磨得快瘋掉了。
我家住二樓。住我樓下的,是一對下崗夫婦。為了生活,這對夫婦買了一輛破舊的三輪摩托車,每天出去載客,深更半夜才回來。那輛摩托車破舊得像嚴重的哮喘病人,“突突突”的響聲像哮喘病人的咳嗽,不但巨大,而且讓人揪心般的難受。每晚,我躺在床上,剛有一點睡意的時候,那輛摩托車就拼命“咳嗽”著回來了,聲音攀上樓來,鉆進窗內(nèi),攪得我睡意全消。
我樓上的那家住戶,不知怎么心血來潮,給女兒買了一支簫。每天天剛麻麻亮,他就逼著女兒練習。那聲音嗚嗚咽咽,毫不連貫,毫無樂感,聽在耳里,像鬼哭狼嚎。
我每晚被樓下摩托車的“咳嗽”攪得沒有睡意,早晨又早早地被樓上的簫聲“哭”醒,弄得我精神不振,心情煩躁。我想,應該好好與樓上樓下的住戶談一談。但臨到他們的門口,我又猶豫了,談什么呢?讓他們不要再發(fā)出噪音?可樓下的那個住戶,破摩托車就是他們的飯碗;樓上的那個住戶,簫聲就是家長對孩子的希望。難道我要他們放棄飯碗放棄希望?我不忍開口,他們也不會答應。
幾經(jīng)考慮,我決定搬家,搬到一個清靜的地方去居住,那樣有利于我的寫作,也有利于我的健康。我找到一位朋友,訴說了我的苦衷,叫他幫我物色好的住所。朋友笑瞇瞇的聽著,然后問我:“你覺得我居住的環(huán)境怎么樣?”我說:“就是覺得你這里清靜,所以叫你幫我找住的地方。”朋友得意的點點頭,說:“好吧,你先在我家里坐一個小時,感受一下。”
一個小時后,隔壁的陽臺上傳來一種含糊不清的類似于說話的聲音,像原始部落的人用特殊的聲音在喊叫,聲音刺耳而使人不明所以,讓人聽了格外不舒服。
我問朋友這是什么聲音。朋友說:“一個9歲的男孩,在學說話。你仔細聽聽,他說的是什么?”我側耳傾聽,那男孩無疑在重復一句話,但我怎么聽都聽不明白他在說什么。我猜測說:“他好像在說,羊剛仆倒在地。”朋友哈哈大笑,說:“你錯了。他是說陽光普照大地。”說著話,他拉開了通往陽臺的門,以使那孩子的聲音更大一些。這時我聽到,有一位婦女,在不斷地糾正那個男孩。婦女說的,正是“陽光普照大地”。但無論婦女怎么糾正,那男孩說的,仍是“羊剛仆倒在地”。
朋友見我一臉詫異,便解釋說:“這孩子是個棄兒,一出生就又聾又啞,所以他的生身父母拋棄了他。是我的鄰居將他撿了回來,不但撫養(yǎng)他,而且到處求醫(yī)問藥為他治療。從他4歲開始,我的鄰居就開始鍥而不舍地堅持每天教他說話,到他5歲的時候,有一天,他居然開口叫媽媽了,雖然聲音那么模糊,但我們都聽清了。我的鄰居當時就激動得哭了,我們在場的許多人都熱淚盈眶。我的鄰居含辛茹苦這么多年,終于讓這孩子開口說話了,這怎么不讓人激動?你聽這孩子的聲音,很刺耳,很不舒服,那是因為你是用耳朵在聽。而我們聽這孩子的聲音,很動聽,很欣慰,那是因為,我們是用愛在聽。這世間的許多聲音,有動聽的,有刺耳的,有美妙的,有聒噪的,這些聲音全部入耳,可以讓你覺得是一種享受,也可以讓你覺得是一種折磨。但如果用愛去聽,這世界上,就只有一種聲音,那就是,美妙與和諧,讓人覺得欣喜和欣慰。”
我打消了搬家的念頭。奇怪的是,再聽樓下摩托車的轟鳴,我沒覺得刺耳,而是覺得欣慰,這對下崗夫婦今天又有生意了,又有收入了,我為他們感到高興。而再聽樓上的簫聲,我也能聽到小女孩的進步。
上帝給了我們耳朵,是讓我們能聽得到世間所有紛雜的聲音;人類給了自己愛心,是讓我們將所有紛雜的聲音,轉(zhuǎn)換成美妙動聽的音樂。想享受美妙的音樂,就要學會用愛傾聽。 (摘自《做人與處世》)
10、閱讀全文,說出“我”傾聽到的“美妙音樂”的具體內(nèi)容?怎樣才能做到用愛心去傾聽? (2分)
11、聯(lián)系上下文,說出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含義或作用。(2分)
(1)我找到一位朋友,訴說了我的苦衷,叫他幫我物色好的住所。
含義:
(2)聲音攀上樓來,鉆進窗內(nèi),攪得我睡意全消。
作用:
12、如果樓下傳來的是搓麻將的聒噪聲,樓上傳來的是打罵孩子的刺耳聲,該怎樣正確理解文中畫線的句子?
(2分)
13、“我”樓上的那家住戶為什么在“每天天剛麻麻亮”時就逼女兒練習吹簫?請就生活中的類似現(xiàn)象談談你的看法。
14、研讀上文中朋友的鄰居教小男孩說話的有關內(nèi)容和下面兩則材料,你認為小男孩最終能不能學會與人正常交談,為什么? (3分)
材料一:海倫•凱勒原先失明,“整天處于黑暗世界之中,感到很痛苦,對任何事物都不感興趣,缺少強烈的愛”。莎利文老師將手語字母按入凱勒掌心,教她各種物件的名稱,將她手指放在自己喉頭,聽其振動說話。在莎利文老師持之以恒的愛心教育下,海倫終于成為一位作家和教育家。 (選自初中語文課本第一冊)
材料二:丹是一位失聰孩子,據(jù)著名耳科專家杰夫瑞醫(yī)生診斷,他恐怕是屬于永遠都無法恢復的失聰者。但富有愛心的露茜修女并沒有放棄,堅持讓他去聽睡蓮開放的聲音。有一天,當太陽升起的時候,丹終于聽到了睡蓮花瓣開時的“叭”、“叭”聲。(選自《知音.海外版》)
(二) 嘲笑的力量(8分)
嘲笑是無形的,它的力量卻非?膳隆
一只又饑又餓的鴨子,在黑夜的湖水里尋找食物。它忽然看見了月亮在水里的倒影,它以為,這一定是一條閃著銀光的魚。
于是它一個猛子扎進了水里。這只鴨子潛水捉月亮被它的幾個同伴看見了,不一會兒水里的居民都放聲大笑起來。
大家的嘲笑使可憐的鴨子十分難堪,它再也不敢潛水覓食了。就這樣,它越來越弱,最后,終于餓死在滿是魚兒的湖水中。
不論多么聰明的人,在長長的一生中,都免不了有與鴨子類似的舉動,即使是那些天才也不例外。偉大的畫家梵•高,生前曾做過無數(shù)失敗的行當:失敗的畫店學徒,失敗的求學者,失敗的傳教士……一個個曾經(jīng)被他認真進行捕捉的人生目標,都以慘敗結束。許多人就是這樣放棄了人生的夢想,成為一個終生平庸的人。
嘲笑的力量太可怕了,它幾乎無時無刻不潛藏在你的周圍;它無時無刻不注視著你,只待你一旦失敗了,就發(fā)出響亮的魔鬼般的笑聲。而人生的哪一條成功的道路,不是由長長的失敗鋪成的呢?于是嘲笑就用它那笑聲,將無數(shù)個人的無數(shù)個美妙的夢想,扼殺在半途之中。被扼殺掉夢想的人,也死心塌地地留下來,和扼殺過他的人一起,發(fā)出那可怕的笑聲。于是,嘲笑的力量越發(fā)大了起來。
而梵•高沒有被嘲笑聲嚇住。在人生一連串沉重的打擊下,他堅定地選定了繪畫做自己的人生終極目標,雖然這一次他還沒有出發(fā),嘲笑和打擊就撲面而來,但他相信自己的勇氣能戰(zhàn)勝這一切。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不可一世的嘲笑已經(jīng)灰飛煙滅,偉大的梵•高同他那熾熱美妙的畫面卻萬古長存。
在真正的勇者面前,嘲笑是虛弱的。
15.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3分)
16.文中采用的論證方法有 、 。(3分)
17.對“不論多么聰明的人……也不例外”這句話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怕嘲笑的人都可能餓死,天才也不例外。 B.任何聰明人都免不了做蠢事,被人嘲笑。
C.任何人都免不了怕人嘲笑,天才也不例外。 D.任何聰明人都免不了做蠢事,天才也不例外。
18.梵•高之所以沒被嘲笑嚇倒是因為: , 。(每空限4字)
(三)閱讀下面說明文,完成19~14題。(10分)?
①你見過一個能炒一盤菜的巨型青椒嗎?你嘗過長1米、重1500克的特大黃瓜嗎?你聽說過一畝地能產(chǎn)一噸優(yōu)質(zhì)稻谷嗎?這些農(nóng)作物并非神話而是事實,它們的種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經(jīng)過太空之旅后而變得神奇無比。到太空中去培育更多更好的良種成為人類的新希望?臻g生物學的發(fā)展為人類的這一希望奠定了基礎。?
②在太空,物體的重量只有地面的百萬分之一,被稱為微重力狀態(tài),生物極易發(fā)生遺傳變異,對細胞、蛋白質(zhì)、微生物的培養(yǎng)十分有利。太空還剝?nèi)チ舜髿鈱拥?ldquo;外衣”,太陽光輻射比地面強得多,宇宙高能重粒子極其豐富,將使種子、微生物等細胞中的遺傳密碼發(fā)生有益突變,產(chǎn)生新物種。另外太空環(huán)境近似真空,沒有污染。專家們認為,看不見、摸不著、甚至感覺不到的這些環(huán)境條件,為發(fā)展新材料、新物種、新醫(yī)藥等提供了理想的實驗場所和生產(chǎn)基地。在太空環(huán)境里,生物的變異和進化要比地面快成千上萬倍。
③率先提出空間植物和微生物變異理論的美、俄科學家,多年來卻與航天育種這一領域失之交臂,捷足先登的是“太空俱樂部”的后來者——中國。?
④我國返回式衛(wèi)星和宇宙飛船的發(fā)射成功,為空間育種和生物學科研提供了契機。早在1986年,王大珩教授就提出運用航天搭載進行生物科學研究的建議。1987年我國首次利用衛(wèi)星進行了植物種子和微生物材料的搭載試驗,它拉開了我國航天育種研究的序幕。?
⑤十多年來,我國先后在9顆衛(wèi)星和兩艘宇宙飛船上搭載了500多種植物、微生物等,培育出一批生物新品種、新品系、新種源。我國的空間育種成果贏得了世界的贊譽,美、俄、保加利亞等國科學家們紛紛表示了要求合作的愿望。?
⑥1996年10月,經(jīng)“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精選處理的雜交水稻種子被放入返回式衛(wèi)星,在太空中“修煉”了15天后返回地球。這些種子在海南繁育基地種植了44987株。經(jīng)實驗分析發(fā)現(xiàn),一些水稻發(fā)生了高頻率的變異,個別植株的性狀分離變異率高達12%,比用射線輻射變異率高100倍,比自然變異率高數(shù)萬倍。如今這批航天水稻已經(jīng)進入第六代,形成了新品種,單季畝產(chǎn)達到800公斤。
⑦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我國空間育種的總種植面積已超過100萬畝。
19.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1分)
20第②段加點的“這些環(huán)境條件”具體指哪些?(2分)
21.請用簡明的語言概括④~⑦段的主要內(nèi)容。(不超過15字)(2分)
22.文章開頭加點的部分如果去掉,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2分)
23.說說下列句中使用什么說明方法?使用這種說明方法有什么好處?請簡答。(3分)
經(jīng)實驗分析發(fā)現(xiàn),一些水稻發(fā)生了高頻率的變異,個別植株的性狀分離變異率高達12%比用射線輻射變異率高100倍,比自然變異率高數(shù)萬倍。
(四)閱讀下面這篇文章,然后回答問題(15分)
美在何方
說起來十分奇怪,記憶中對美的覺悟居然是從書本開始。
我生活的這個城市,美是需要用點勁才能看得出來的。城市給我的印象有些骯臟、雜亂、喧囂、破舊。其間自然有許多美麗的事物,譬如一朵花,一片云。我的這個城市適宜拍照而不是游覽。每次從風景地歸來,總是十分沮喪,往日的麻木被瀑布森林大漠海洋洗去,活潑的感覺神經(jīng)便覺得疼痛。朋友教過我一個看畫的方法:卷起一本雜志,像單筒望遠鏡,用一只眼睛來欣賞。這時,遮去畫框之外的紛亂,畫居然明亮立體得多。
城市之美也是這樣得來的。
不過,我不能總是瞇著一只眼走在街上。我的印象總是整體的印象。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我的審美意識是從這里開始的。
中國古典詩詞的美是那么純粹,令人情不自禁。我不知也無須知道翠柳置身何地,無須知道這千秋的滄桑與萬里的景觀。“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詞兒一蹦一跳的,讀起來眼睛會一閃一閃。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
這是氣勢。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這是慷慨。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這是沉甸甸的憂傷。
人漸漸走入景中,將景淹去,留下一點氣息。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成飛。”
有燕在雙飛,人就立得更孤獨了。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這需要心情。凡俗的我雖然沒有那種超然,卻有對超然的向往。有位老先生近來發(fā)現(xiàn)陶淵明是個斜眼,因他東籬采菊卻見了南山。我想這也是游戲之論吧。不僅南山,北山西山也是見得的,連眼都不必斜,只消轉(zhuǎn)轉(zhuǎn)身體就行。我想我們是很容易被這樣的詩句煩了的,因為我們既無菊可采,又無南山可見,所見之物多是人之眼,所以需要研究它究競是斜還是不斜。
從詩詞出發(fā),回到生活去,人的感覺有了兩個系統(tǒng):藝術與非藝術。藝術是我們逃遁現(xiàn)實壓力的港灣。是在心目中被放大,直到淹了一天一地。美在心目中被抽象,以至不需特定的對象。
美常常是無名的。走在九寨溝,看近處的水,遠方的山,拍拍大樹,數(shù)一數(shù)牦牛,在珍珠灘洗洗雙足。我無力指出一個具體的關,即使指出也是虛妄的。那是天人合一、地人合一的感受。所有的細節(jié)都淡化了,心中起伏著一種莫名的愉悅。景物不再是對象;于是人也就不再君臨一切。在這美好的時間和美好的地點,一切都是和諧的。不需要刻意修飾,努力操作,苦思冥索。許多人支起照相機,許多人架起畫板。然而全都徒勞,因為取舍也是多余的。我想,我們熱愛的還是這樣一種深入其中的境遇,熱愛它的全體,否則,旅游如何能成為人類如火如荼的節(jié)目呢?這樣的美比起“綠肥紅瘦”式的吟詠更有生命力。
能在生活中常常看見美是一大幸事,如能看到他人未能體察的關尤為幸福。幸好在景觀之外還有人情、力量、崇高,人的情感由此豐富起來。很多年以前,我常常站在曬臺上看一個人走過弄堂。她走入我的視線直到消失,其間不過一分鐘。那時我還小,不懂愛情或情欲,只覺得想看一看。假如世上有所謂“美的覺悟”的話,這就是了。這是最典型也是最普遍的覺悟,其間沒有語言的參與,其間無須學習和訓練,是情不自禁的真正的感覺。
(選自《躺著讀書》,作者陳村)
24.本文題目是“美在何方”,作者認為“美”在哪里?(2分)
25.第二段末句說“城市之美也是這樣得來的” ,是怎樣得來的? (2分)
26.第三自然段表述了作者對“城市之美”怎樣的看法?這段文字在文章結構上起什么作用?(2分)
27.本文大量引述了古代著名詩人的著名詩句,請你寫出其中兩位的姓名及其生活的朝代。(4分)
①詩句: ;
作者是 ,他是 朝人。
②詩句: ;
28.文章末段中,作者稱他“很多年以前”的一次經(jīng)驗為“真正的覺悟”,“真正的覺悟”的本質(zhì)含義是什么?(2分)
29.本文對你認識世界、認識人生有什么啟發(fā)?請結合文章語句談一談。(談一個方面即可)(3分)
五、古詩文閱讀
(一)閱讀《曹劌論戰(zhàn)》回答問題。(14分)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一般情。”對曰:“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
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亂,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糜,故逐之。”
30.解釋文中加橫線的詞語。(5分)
小惠未?( ) 犧牲( ) 一鼓作氣 ( ) 既克( )可以一戰(zhàn) ( )
31.翻譯句子 (2分)
(1)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一般情
(2)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32.表明全文線索(文眼)的詞語是 寫出古代以少勝多的戰(zhàn)例 (兩例) 、 (2分)
33. 選文中哪一句話與下面材料中的思想相吻合?請把他摘錄在下面的橫線上。
齊桓公問管仲曰:“王者何貴?”曰:“貴天。”桓公仰而視天。管仲曰:“作為天者,非謂蒼蒼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為天。百姓與之則按,輔之則強,非之則危,背之則亡。” (2分)
34.課文用簡練的筆法勾勒了魯莊公的形象,不少教材說他在政治上昏庸無能、軍事上急躁輕進。你同意這種觀點嗎?為什么?(要求有理有據(jù),字數(shù)不超過50字)(3分)
(二)閱讀下面這則文言文,然后答題(9分)(附加題)
勢如破竹
杜預問江陵①,王渾出橫江,攻吳鎮(zhèn)戍,所向皆克。杜預與眾軍會議,或曰:“百年之寇,未可盡克。方春水生,難于久駐。宜俟來冬,更為大舉。”預日:“昔樂毅借濟西一戰(zhàn),以并強齊。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shù)節(jié)之后,皆迎刃而解,無復著④手處也。”遂指授③群帥方略,徑造建業(yè)④。
(選自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晉紀》)
注釋:①杜預:字元凱,西晉杜陵人。晉武帝時為鎮(zhèn)南大將軍,公元280年,與王渾、王墻等分道出兵,終于滅吳,統(tǒng)一全國。江陵,今湖北江陵縣。②著,同“著”。③指授:布置。 ④建業(yè):今南京市,三國時為吳國首都。
35.查閱工具書,給下面兩個字注音,并解釋其意義。(2分)
攻吳鎮(zhèn)戍( )
宜俟來冬( )
36.文言文的閱讀,要初知其意,再會其神。請結合平時所讀的文言文,解釋句中幾個詞。(3分)
百年之寇( )方春水生( )
更為大舉( )昔樂毅借濟西一戰(zhàn)( )
譬如破竹( )徑造建業(yè)( )
37.了解了以上幾個實詞之后,再讀文章,就容易理解多了。請結合你的閱讀理解回答:少數(shù)將領的思想與杜預的思想不相吻合。杜預是采取什么方法說服他們的?(2分)
38.讀了這篇文章之后,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發(fā)呢?把你的感悟?qū)懺谙旅妗?2分)
六、寫作:( 任選一題) ( 50分)
要求:1、文體不限,書寫規(guī)范,不要少于600字。
2、 寫出真情實感。
1、從小到大,許多人和事伴隨著我們成長,有親人、有朋友、有書籍------因為有他們一起走過,日子才豐富多彩。請以“一起走過的日”為題,寫一篇文章。
2、 有人說:初三是黑色的,嘗到的是枯燥,得到的是失望;有人說:初三是金色的,經(jīng)歷的是充實,得到的是希望;有人說:初三是痛苦的,接連的考試,充滿了競爭與廝殺;有人說:初三是快樂的,體驗的是友情,得到的是喜悅與成功。
人在初三,你一定有許多話想說,請你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有親身經(jīng)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 。
3、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論其美丑,所以天空廣闊無邊。
高山收容每一塊巖石,不論其大小,所以高山雄壯無比。
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論其清濁,所以大海浩瀚無涯。”
請就這幾句詩的內(nèi)容,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模擬考試答案
一、基礎知識及運用:1、略2、①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入則無法家拂士 ③賢者能勿喪耳 ④犧牲玉帛 ⑤寤寐思服 ⑥道阻且躋 ⑦無限山河淚⑧略⑨略
⑩風多雜鼓聲 塞上燕脂凝夜 (11)雪擁藍關馬不前 共看明月應垂淚 (12)略
二、綜合探究:
3.虐 滯4.人們在雪災面前所表現(xiàn)出的堅強與互助讓這個冬天變得那樣溫暖。
5.讓我們用愛心融化冰雪
三、綜合性學習6、感悟藝術魅力”“打造精神家園”7、8、9、
(一)10“我”聽到了下崗夫婦的艱辛與收獲,聽到了小姑娘的勤奮與進步。應該多為他人著想,不能只為自己著想。
11(1)指樓上樓下的吵鬧聲弄得我精神不振,心情煩躁。(2)形象生動的寫出了樓下摩托車聲的難以阻擋及對我的影響,突出了“我”心里的煩躁。
12、不設統(tǒng)一答案。答題要點:句中的觀點是基于一定的情境的,并沒有絕對化(文中有“許多”一詞的限制,即可說明),不能斷章取義。如對句中觀點持否定意見,沒從“正確理解”的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有理(類似于樓下樓上值得同情、可以理解的聲音用愛傾聽是適用的,反之則不適用)也可。(3分。視理解的正確性和深刻性程度分3、2、1給分。)
13(4分。)原因:希望孩子將來能成才或望女成鳳等。看法:沒有標準答案。
14、不設統(tǒng)一答案。如持肯定意見,可圍繞女鄰居和莎利文老師、露茜修女一樣都有愛心和毅力,且她的努力已初見成效等內(nèi)容作答;如持否定意見,可根據(jù)女鄰居雖經(jīng)多年努力,小男孩也沒有學會簡單的語句,海倫和丹只是一個特例等內(nèi)容作答。(4分。觀點明確,理由充分有說服力,語言通順得4分;觀點明確,有一定說服力,語言通順得3分;能結合材料表明觀點得2分;只要作答,一般不判0分。)
(二)15.嘲笑的力量是可怕的,但在真正的勇者面前,嘲笑是虛弱的 16.對比論證,舉例論證 )17.D 18.目標明確 自信勇敢
(三)19.空間育種(航天育種)。
20.(1)在太空,物體處于微重力狀態(tài);
(2)太陽光輻射比地面強得多,宇宙高能重粒子極其豐富;
(3)太空環(huán)境近似真空,沒有污染。
21.我國空間育種研究的成果。(得分點為“我國”“空間育種”“研究的成果”)
22.加點部分去掉后,就不能形象生動地說明空間育種后的農(nóng)作物的神奇,不能激發(fā)讀者的興趣。
23.作比較,列數(shù)字。列數(shù)字說明了太空育種變異率很高;與眾所周知的事物作比較,顯得通俗易懂。
(四)24.“美”在現(xiàn)實生活中,“美”在每個人的心中。
25.是排除骯臟、雜亂、喧囂、破舊之后得來的。
26.城市之美需要用勁才能看出來。這段文字在文章結構上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27.“兩個黃鸝鳴翠柳”,作者杜甫,唐。“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作者李白,唐。“枯藤老樹昏鴉”,作者馬致遠,元。“大江東去”,作者蘇軾,宋。“十年生死”,作者蘇軾,宋。“落花人獨立”,作者翁宏,唐。“采菊東籬下”,作者陶淵明,晉。
28.指發(fā)自內(nèi)心的、心靈深處的感悟;颍簺]有語言參與的、無須學習和訓練的感悟。
29.如結合“美是需要用點勁才能看得出來的”,談發(fā)現(xiàn)美;結合“美”是“天人合一、地人合一的感受”,談熱愛生活、領受生活;結合“能在生活中常?匆娒朗且淮 幸事,如能看到他人未能體察的美尤為幸福”,談努力發(fā)現(xiàn)美,熱愛生活;結合“幸好在景觀之外還有人性、力量、崇高,人的情感由此豐富起來”,談豐富自己,提高審美情趣;由“中國古典詩詞的美是那么純粹”,談學習古典詩詞、文學作品的重要性。
30①同“遍”遍及 ②祭祀用的豬牛羊等 ③擊鼓 ④戰(zhàn)車前的橫木。
31. 略32.遠謀 赤壁之戰(zhàn)、官渡之戰(zhàn)、淝水之戰(zhàn)33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34.參考答案:魯莊公是一位可敬可愛的國君。大兵壓境,沒有屈膝投降,而是奮起抵抗;他禮賢下士,任人唯賢,聽取曹劌意見,提出取信于民的方案;戰(zhàn)時,不固執(zhí)己見,聽從曹劌的正確指揮;戰(zhàn)后,不恥下問,虛心請教。作為一國之君,不一定是方方面面的專家,但應是不拘一格廣納人才,集思廣益的開明君主,魯莊公正是這樣的國君。(不求面面俱到,能從一兩個方面陳述自己的觀點即可)22A 23略
(二)35.shù 防守 sì 等待 36.敵人正發(fā)動憑借,依靠如同直接
37.①以古為鑒②我方形勢極為有利 38.這是一道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即可。如:做事情要抓準時機趁熱打鐵,關鍵時刻要一鼓作氣。
......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nèi)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