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第十單元酸和堿的單元試題 姓名:____________班別:___________分數:___________ 說明:1、本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50分鐘。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1 O:16 S:32 Cl:35.5 Na:23 Cu:64 一、(本題有14小題,每小題2分,共2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的字母填在右邊的括號內。)1、某種溶液,紫色石蕊試液遇它會變紅,則它能使無色酚酞試液( )A、變紅 B、變藍 C、不變色 D、無法確定2、 下列各組物質的名稱或俗稱與化學式不相符的是( )A. CaCO3 石灰石 碳酸鈣 B. CaO 生石灰 消石灰C. Ca(OH)2 熟石灰 氫氧化鈣 D. NaOH 燒堿 苛性鈉3、 下列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 鹽酸使指示劑變色 B. 用小木棍蘸少量濃硫酸,小木棍逐漸變?yōu)楹谏?C. 用稀鹽酸除去金屬表面的鐵銹 D. 濃鹽酸在空氣里敞口放置瓶口有白霧生成 4、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學性質,這是因為( )A. 酸能使指示劑變色 B. 酸能跟堿反應生成鹽和水 C. 酸溶液能導電 D. 酸溶液中含有H+ 5、將濃鹽酸和濃硫酸分別暴露在空氣中,變化的結果是容器內( )A. 兩瓶酸溶液質量都減小 B. 兩瓶酸溶液質量都增大 C. 兩瓶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都減小 D. 兩瓶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都增大6、混有水蒸氣的下列氣體,既能用濃硫酸干燥,又能用固體氫氧化鈉干燥的是 ( ) A.SO2B.H2 C.CO2 D.HC17、下列物質久置于敞口容器中,其質量增加且變質的是( )A、濃硫酸 B、濃鹽酸 C、氫氧化鈉固體 D、鹽水8、下列做法不科學的是( )A.用干冰人工降雨 B.用熟石灰給魚塘消毒 C.服用氫氧化鈉治胃病 D.用食醋除去水垢9、下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 )A. 稀釋濃硫酸時,先在燒杯內倒入濃硫酸,再緩慢注入水,并不斷攪拌B.把氫氧化鈉固體放在天平左盤的小燒杯中稱量C.在實驗室里制取CO2氣體時,應先檢查裝置氣密性,再裝藥品。D.濃硫酸沾到皮膚上,要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10、有三瓶失去標簽的無色透明溶液,分別是食鹽、稀鹽酸和稀氫氧化鈉溶液,要鑒別它們最好選( )A、碳酸鈣 B、蒸餾水 C、酚酞試液 D、石蕊試液11、有下列四種實驗設計及操作,實驗過程中其現(xiàn)象不足以說明C02與Na0H溶液發(fā)生了反應的是 A B C D12、某同學設計的下列各實驗方案中,你認為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用燃著的木條鑒別二氧化碳和氧氣B.加入適量的稀鹽酸,以除去NaCl溶液中的NaOHC.用濃硫酸除去氫氣中混有的水蒸氣D.用石蕊試液鑒別澄清的石灰水和氫氧化鈉溶液13、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中和反應有鹽和水生成,因此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而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堿中都含有氫元素,所以含有氫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堿 D.置換反應一定有單質生成,所以有單質生成的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14、在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鋅粒,下列圖像中正確的是( ) A B C D二、題(本題有5小題,共37分)15、(10分)在下表的空格中寫出相應的物質名稱、化學式或物質的類別(類別填“單質”、“氧化物”、“酸”、“堿”、“鹽”)物質名稱水銀硫酸碳酸鈉化學式CaOFe (OH)3物質類別16、(5分) 選擇H、C、Cl 、S、O、Ca五種元素中的適當元素,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質,將化學式填在空格中:(1)氣體可作溫室肥料、固體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 ;(2)最常用的溶劑 ;(3)實驗室中常用的揮發(fā)性酸 ; (4)常用做干燥劑的一種酸 ; (5)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堿 。17、(8分)將生銹的鐵釘放入稀硫酸中,開始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過段時間后可以觀察到有__ __ 生成,這是因為(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18、(8分)某同學想用PH試紙分別測定食鹽水、稀鹽酸、氫氧化鈉溶液的PH。他的操作如下:在玻璃片上依次放好三片PH試紙,先用蒸餾水將三片PH試紙潤濕后,將被測定的三種溶液分別滴到三片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得出三種溶液的PH。請你:(1)指出他操作上的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具體分析他測得三種溶液的PH與三種溶液實際PH的關系:(選擇“< 或 > 或 = 符號)a. 測定的氫氧化鈉溶液PH____實際的氫氧化鈉溶液PH b.測定的稀鹽酸PH____實際的稀鹽酸PH;c. 測定的食鹽水PH____實際的食鹽水PH;19、(6分)某農場附近新建了一座燃煤火力發(fā)電廠后,該農場的小麥產量急劇下降,經農場技術人員測定:雨水PH值約為4,土壤PH值約為5。已知一些重要作物最適合生長的土壤的PH值如下表:農作物水稻小麥玉米油菜馬鈴薯PH6~76.3~7.56~76~74.8~5.5(1)根據上表數據,你認為這種土壤最適合種植的作物是____________(2)若要繼續(xù)種小麥,你認為最好選用以下(填編號)__ _____試劑來改良土壤①工業(yè)鹽酸 ②熟石灰 ③純堿(3)該地區(qū)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本題有2小題,共21分)20、(10分)A是一種黑色難溶于水的氧化物,其相對分子質量為80,請分析如下轉化關系并填空。
(1)用化學式表示:A ,C ,溶液D中的溶質是 。(2)用化學方程式表示:①A → B 。②B → C + D 21、(11分)如右圖所示,小松同學在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時,向燒杯中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一會兒后,發(fā)現(xiàn)忘記了滴加指示劑。為了確定鹽酸與氫氧化鈉是否恰好完全反應,小松同學從燒杯中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一支試管中,并向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觀察到酚酞試液不變色。于是他得出“兩種物質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結論。(1)你認為他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 ,理由是 。(2)寫出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請你另設計一個實驗,探究上述燒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應,填寫下表:實驗方法可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結論四、(本題有2 個小題,共14分)22、(7分)將溶質質量分數為7.3%的稀鹽酸逐滴滴入盛有10g氫氧化鈉溶液(滴有兩滴酚酞試液)的燒杯中,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此稀鹽酸的質量為10g;卮鸩⒂嬎悖(1)求此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2)求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酚酞試液質量不計)。 23、(7分)某樣品為銅和氧化銅的混合物,為測定該樣品中氧化銅的含量,取20g此樣品,分4次向其中加入稀硫酸與之充分反應。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質量與反應后剩余固體的質量見下表:序號加入稀硫酸的質量/g剩余固體的質量/g1100162100123100841008求:⑴ 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⑵ 所用稀硫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多少?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