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第一單元中華明的起復習試題(附答案)
一、(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遠古人類遺址,位于長江流域的是A.藍田人B.北京人C.頂洞人D.元謀人2.下列遠古人類遺址,位置最東的是A.北京人B.藍田人C.元謀人D.丁村人3.世界上發(fā)現(xiàn)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是A.印度B.埃及C.希臘D.中國4.北京人生活的年代A.距今約170萬年B.距今約70萬年~20萬年C.距今約18000年D.距今約7000年5.頂洞人的體質特征,與下列哪一項基本沒有區(qū)別A.類人猿B.猿人C.北京人D.現(xiàn)代人6.下列物品中最能體現(xiàn)頂洞人特點的是A.石器B.木棒C.骨針D.裝飾品7.最早種植粟的原始居民是A.半坡原始居民B.河姆渡原始居民C.北京人D.藍田人8.最早種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A.半坡原始居民B.河姆渡原始居民C.北京人D.藍田人9.被尊為“人初祖”的是A.炎帝B.堯C.黃帝D.舜10.我國原始社會結束的時間是A.約公元前3000年B.約公元前2500年C.約公元前2070年D.約公元前1100年
二、能力培養(yǎng)(共4分)歷史診所(請指出下列各題中歷史描述的錯誤所在)11.小明問:“小紅同學,你知道嫘祖要做衣服,供她選擇的衣料有哪些嗎?”小紅答道:“棉布!診斷結果:12.小紅問:“小明同學,你知道黃帝部落聯(lián)合炎帝部落大敗蚩尤的地點嗎?”小明答道:“臨汾!診斷結果:
三、牛刀小試(共13分)13.(3分)請你分別答出在我國境內發(fā)現(xiàn)的遠古人類的主要遺址。
14.(6分)請寫出頂洞人生產和生活的主要特點。
15.(4分)請你分別答出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房屋的樣式。
四、一試身手(共33分)識圖知意:16.(5分)請你以第一人稱的寫法,描繪頂洞人一天的生活。讀讀想想:17.“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chuàng)造指南針,平定蚩尤亂。世界明,惟有我先!——孫中請回答:(1)(3分)材料中的“軒轅”指的是誰?怎樣評價他?
(2)(4分)從材料中看,他對中華民族的貢獻是什么?
18.“古之人,皆食禽獸肉。至于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于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請回答:(1)(2分)神農氏為什么“教民農作”?
(2)(2分)材料反映了什么歷史現(xiàn)象?史海破謎:19.(7分)你能解釋半坡人面魚紋陶盆圖案的含義嗎?思考:20.(10分)神農氏勇嘗百草在傳說中,神農氏是遠古時代貢獻最大的一位領袖。他勇嘗百草,教民農耕。傳說在神農氏那個時代,由于人口不斷增加,僅靠打獵已經吃不飽肚子了。氏族中常有人因分不到食物而生病甚至餓死,人們陷入了極度的苦惱之中。就在這種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偉大的神農氏出現(xiàn)了。神農氏看著人們過著這種有上頓沒下頓的生活,心里十分難受,就決心想個辦法保證人類能生存下去。他看著滿遍野茂密的樹木和花草,突然靈機一動,人們?yōu)槭裁纯偸浅匀饽?這些樹木的果實、莖葉不能吃嗎?于是,為了人類的生存,神農氏決定親口嘗一嘗各種野生植物的滋味,以確定哪些能吃、好吃,哪些不能吃或不好吃。他采集了各種各樣的果實、種籽和根、莖、葉,一樣一樣地親口嘗。在這一過程中,神農氏發(fā)現(xiàn),有些東西味道甜美,特別好吃;有些東西又苦又澀,難以下咽;而有些味道嘗起不錯,可吃下去頭昏腦脹,上吐下瀉。原這些東西是有毒的。于是,他把這一切都一一記了下。偉大的神農氏克服了重重困難,戰(zhàn)勝了種種危險,為人類找到了大量的食物。但他并不滿足于這些發(fā)現(xiàn)。他看到人們?yōu)榱瞬傻娇煽诤贸缘闹参,往往要走很遠的路。能不能在家門口自己種植呢?神農氏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人們吃完扔在地上或自己長熟落在地上的瓜子、果核,到第二年又發(fā)出新芽,長出新的瓜蔓和果樹。后,他又發(fā)現(xiàn)植物的生長和天氣、土壤有關系。天氣暖和的時候,植物發(fā)芽長葉,開花結果;天氣寒冷的時候,植物落葉枯萎。而且,有些植物喜歡潮濕的土壤。于是他決定利用天氣的變化和不同類型的土地,指導人們對植物進行人工培植,這樣就能有計劃地收集果實種籽作為食物,以補充打獵的不足。自從神農氏勇嘗百草,教民農耕以后,人類的生活就有了保障。雖然這些是神話傳說,但它反映了遠古時代人類生產和生活的發(fā)展進程。同學們知道,人類解決居住、食物、穿戴等問題,是同自然界作斗爭,逐漸積累經驗的結果。這中間包含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奮斗、失敗。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從懂得很少到懂得很多,使生活從很不完善改進得較為完善,最后才取得成功。讀完“神農氏勇嘗百草”這篇故事后,我們應向神農氏學習什么?請寫一篇300字左右的讀后感。
五、能言善辯(共30分)21.寫一個你喜歡的歷史神話傳說故事,談一談你喜歡的原因。
參考答案一、1.D 2.A 3.D 4.B 5.D6.C 7.A 8.B 9.C 10.C二、11.錯誤。供嫘祖選擇的衣料有麻布、葛布、絲綢。12.錯誤。涿鹿。三、13.元謀人、北京人、頂洞人。14.①掌握磨光鉆孔技術、已會人工取火、會制造骨針。②漁獵、采集是主要的生產勞動。③已經進入氏族公社時期。15.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子、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桿欄式的房子。四、16.答案要點:思路一:可按頂洞人衣、食、住、行等方面去想象。思路二:可按頂洞人一天從早到晚的時間順序去想象。17.(1)黃帝。人初祖。(2)創(chuàng)造指南針、平定蚩尤叛亂。18.(1)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或人口增多,食物不足)(2)原始農業(yè)生產。19.對人面魚紋的解釋眾說紛紜,但大多數(shù)專家認為它具有圖騰崇拜的意義,有“寓人于魚”之意。人面魚紋用大膽夸張的手法結構。人面為圖形,頭頂?shù)娜切问鞘鸬陌l(fā)結頭飾。五官部分都高度圖案化。嘴部兩端各銜一魚,表現(xiàn)了人與魚之間非同一般的關系。雙耳也各繪一魚。圖騰的低級階段可以是純動物圖案,高級階段則是人格化。人面魚紋說明半坡人的圖騰崇拜已經到了人格化的高級階段。至少這個圖案可以說明,捕魚仍是半坡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另外這個彩陶盆也不可辯駁地說明,制造陶器的技術在這一時期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答案只要貼近題意即可)20.提示:讀后感圍繞神農氏勇于犧牲自己、無私奉獻的精神寫。五、21.提示:我國古老的神話傳說有很多如女媧補天、伏羲氏教民熟食、結網捕魚和神農氏教民播種五谷的故事等。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