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上冊第四單元《政權的分離與民族匯聚》測試B卷班級: 姓名: 得分: 一、單項(每題2分,共40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把正確選項填在后面的括號內。)1.公元207年,曹操曾寫詩明志:“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苯Y合所學知識判斷,當時曹操“志”在何處( )A.統(tǒng)一天下 B.消滅袁紹 C.廢漢稱帝 D.建立魏國2.示例:官渡之戰(zhàn)——袁紹對曹操;參照示例,“赤壁之戰(zhàn)——”的正確搭配是( )A.曹操對孫、劉 B.孫、劉對東晉 C.前秦對東晉 D.西晉對前秦3.下列對三國鼎立局面的評價,符合歷史發(fā)展趨勢的是( )A.戰(zhàn)亂頻繁,破壞了社會經濟 B.三國鼎立,加劇了國家分裂 C.破壞了民族關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統(tǒng)一,為全國統(tǒng)一創(chuàng)造了條件4.經過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zhàn),最終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下表中不完全符合三國鼎立局面形成時歷史實際情況的一項是( )魏蜀吳A建立者曹操劉備孫權B都城洛陽成都建業(yè)C建立時間220年221年222年D國號魏漢吳5.公元198年,洛陽郊外的幾戶農家,相約遷往江南。下列有關他們南遷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史實的是( )A.南方自然條件優(yōu)越 B.北方戰(zhàn)亂頻繁,南方相對安定C.為躲避內遷少數(shù)民族侵擾 D.江南地區(qū)還沒有得到開發(fā),荒地多,有發(fā)展空間朝代北方南方西漢80%20%南宋37%63%6.右圖表反映了江南地區(qū)得到開發(fā)的哪一原因( )A.江南社會相對穩(wěn)定 B.江南自然條件優(yōu)越C.北方人口大量南遷 D.南方統(tǒng)治者重視農業(yè)
我國古代南北方人口比例表7.中國古代史上北方人口大量向南遷移,它所帶來的最重要的影響是( )A.加劇南方的混亂局面 B.使北方趨于平靜C.促進南方經濟發(fā)展 D.使北方人口急劇減少8.某博物館要求選出最能體現(xiàn)東晉南朝朝江南青瓷燒制技術的文物,最應該當選的是( ) A. B. C. D.9.公元4—6世紀,曾一度統(tǒng)一過黃河流域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是( )①前秦 ②北魏 ③西晉 ④東晉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10.從第一組兩個歷史名詞的關系,給第二組添一個適當?shù)脑~( )①破釜沉舟——巨鹿之戰(zhàn) ②草木皆兵——( )A.官渡之戰(zhàn) B.長平之戰(zhàn) C.淝水之戰(zhàn) D.赤壁之戰(zhàn)11.《愛我中華》歌唱道:“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北魏時,孝文帝改革促進了民族大融合,其主要措施是( )A.興修水利工程 B.派船隊到達夷洲C.遷都洛陽行 D.學漢語、通漢婚、改漢姓12.自北魏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謚號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這其中主要是因為他們( )A.與漢族貴族聯(lián)姻 B.采用了漢族的官制C.學習漢族的禮法 D.將鮮卑族的姓氏改為了漢族姓氏1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促進北方民族融合 B.加速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進程C.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文化 D.鞏固北魏對中原廣大地區(qū)的統(tǒng)治14.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改革家,他們改革的共同之處是( )A.都鞏固了奴隸主貴族的統(tǒng)治 B.都促進了民族融合C.都順應了時代發(fā)展的潮流 D.都加強了中央集權15.我國現(xiàn)存第一部完整的農書《齊民要術》的作者是( )A.酈道元 B.賈思勰 C. 祖沖之 D.王羲之16.想了解我國古代江河流經地區(qū)的山川、城鎮(zhèn)、物產、礦藏等情況,需要查閱( )A.《九章算術》 B.《農政全書》 C.《齊民要術》 D.《水經注》 17.體現(xiàn)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最高藝術成就的是( )A.書法 B.繪畫 C.雕塑 D.石窟藝術18.右圖河南洛陽龍門石窟雕像藝術繼承了秦漢以來造型藝術的風格,同時吸收了外來哪一宗教的藝術養(yǎng)分(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蘭教19.某電視劇攝制組布置一個三國初期時曹植的書房場景,其道具有四樣,根據你所學過的歷史知識判斷其中搞錯的是( )①書桌上有毛筆、紙張 ②書桌上有一疊印制的書籍 ③墻上掛有臨摹的《洛神賦圖》④書桌上放有一盤葡萄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0.民族融合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一大特點,那么這一時期民族融合的最基本原因是( )A.反對各族的斗爭 B.各族人民之間經濟文化長期交往C.各族之間的戰(zhàn)爭 D.統(tǒng)治階級的政治經濟改革
二 組合列舉題(8分)1.寫出《三國鼎立形勢圖》中字母所代表的三國都城:A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你答出有關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成語典故。(至少五個)
三、 判斷改錯題(本題10分,在題后括號內正確的打√,錯誤的打×,并加以改正)(1)奠定三國鼎立形成基礎的戰(zhàn)役是淝水之戰(zhàn)【 】改正:(2)220年,曹操廢除漢獻帝,自稱皇帝,國號魏,定都洛陽! 】改正:(3)東漢末年由于北方動蕩不安,形成北方人口南遷浪潮【 】改正:(4)三國時期吳國船隊曾達到夷洲,夷洲就是今天的臺灣【 】改正:(5)北魏孝文帝把都城由開封遷到洛陽改正:四、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兩小題,共計24分)1.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魏主下詔)……不得以北俗之語言于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 ——引自《魏書》材料二: 鮮卑姓氏改為漢姓鮮卑姓拓跋拔拔步六狐賀賴獨狐漢 姓元長孫陸賀劉請回答:(1)根據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你認為魏主是指誰?(2分)
(2)他提出的改革的目的是什么?(2分)
(3)除了材料一、材料二的改革措施外,請再另舉2例。(4分)
(4)結合所學知識請你談談魏主的改革在當時的影響?(2分)
2.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江南地域遼闊而人煙稀少;稻米和魚是主要食物,人們還可以從山中采集植物果實和貝類為食;放火燒荒,耕種水田;不需要商人販賣貨物,沒有非常富裕的人。——西漢《史記》材料二:江南……地廣野豐,民勤本業(yè),一歲或稔,則數(shù)郡忘饑!z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南朝《宋書》(1)分析比較以上兩則材料,說明江南地區(qū)從西漢到南朝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2分)
(2)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變化?(4分)這種變化對我國經濟產生了怎樣深遠的影響?(2分)
(3)從江南變化原因中,你認為對當?shù)亟洕l(fā)展有何啟示?(2分)
(4)與此同時,我國北方出現(xiàn)了________________趨勢,于是,_____________(皇帝)順應這種趨勢進行了改革,改革的作用如何?(4分)
五、分析與探究題(本題18分)1.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在歷史上,曾出現(xiàn)過分裂的時期,但是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始終是歷史發(fā)展的主流,是全國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愿望和不變的追求。請回答下列問題:【統(tǒng)一國家的建立】秦漢時期是我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fā)展時期。(1)秦朝的建立者是誰?他對歷史最大的貢獻是什么?(3分)
(2)漢武帝時期,西漢出現(xiàn)了大一統(tǒng)的局面。請問:漢武帝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思想上各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促進了大一統(tǒng)局面的形成呢?(6分)
【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政權分立和民族大融合的時期。(3)寫出下圖中A、B、C處政權的名稱。(3分)三國鼎立形勢(4)北魏孝文帝改革進一步促進了民族融合。寫出他改革的重要措施。(任4點,4分)
【總結認識】(5)通過對以上歷史問題的探究,你有什么認識?(2分)
參考答案一、單項(共40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ADADCCDACDCDCBDDADB二 組合列舉題(8分)1(1)A洛陽(2)B成都(3)C建業(yè)2.三顧茅廬、聞雞起舞、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鞠躬盡瘁、望梅止渴等三、 判斷改錯題((1)×淝水之戰(zhàn)改為赤壁之戰(zhàn)(2)×曹操改為曹丕(3)東漢改為西晉(4)√(5)開封改為平城四、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兩小題,共計24分)1.(1)北魏孝文帝。(2分)(2)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的文化。(2分)(3)穿漢服;與漢族通婚;采用漢族的管制、律令;學習漢族的禮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國,提倡尊老、養(yǎng)老的風氣等。(任選2例,4分)(4)促進了民族的融合。2.(1)由荒涼、落后變?yōu)楦皇、先進。l分(2)魏晉南朝時江南得到開發(fā)。原因有:①江南地區(qū)雨量充沛,氣候較熱,土地肥沃,自然條件優(yōu)越;②北方人口南遷,帶來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⑧江南地區(qū)戰(zhàn)爭相對較少,社會秩序安定;④南北方勞動人民辛勤勞動。4分影響:為經濟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礎。1分(3)啟示:保持安定的環(huán)境;引進人才;引進技術等等(言之有理,酌情給分)2分(4)民族融合(1分)孝文帝(1分)作用:促進了民族大融合。(2分)五、分析與探究題(本題18分)1.(1)嬴政(秦始皇)(1分)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國家(2分)(2)政治:接受主父偃的建議,下令允許諸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軍事:派衛(wèi)青、霍去病大敗匈奴,使匈奴無力再與西漢抗衡。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6分)(3)A魏B蜀C吳(3分)(4)在朝廷中必須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官員及家屬必須穿戴漢族服飾;將鮮卑族的姓氏改為漢族姓氏;鼓勵鮮卑貴族與漢族貴族聯(lián)姻;采用漢族的官制、律令;學習漢族的禮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國,提倡尊老、養(yǎng)老的風氣等。(任意四點,4分)(5)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始終是歷史發(fā)展的主流,是全國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愿望和不變的追求(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