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復習資料之顯微鏡的使用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之顯微鏡的使用】下面是對生物的學習中,關于顯微鏡的使用知識的講解內(nèi)容,供大家參考學習。

  顯微鏡的使用

  一,取鏡

  二、對光

  通過目鏡,可以看到白亮的視野。

  三、觀察

  1.把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標 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

  2.先轉(zhuǎn)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

  玻片標本為止(眼睛看著物鏡,以免物鏡碰到玻片標本)。

  3.左眼向目鏡內(nèi)看,同時反方向轉(zhuǎn)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再略微轉(zhuǎn)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實驗完畢,把顯微鏡的外表擦拭干凈。轉(zhuǎn)動轉(zhuǎn)換器,把兩個物鏡偏到兩旁,并將鏡筒緩緩下降到最低處。最后把顯微鏡放進鏡箱里,送回原處。

  1.顯微鏡的使用

  (1)目鏡和物鏡具有一定的放大倍數(shù)=目鏡x物鏡

 。2)移動玻片時,玻片移動的方向與視野中的物像移動方向相反。

 。3)視野中物像與標本中物體是倒立關系。如物像是p,實際物體是d。

 。4)旋轉(zhuǎn)粗準焦螺旋可使鏡筒向上或向下作較大幅度的移動;旋轉(zhuǎn)細準焦螺旋時,可將物像調(diào)節(jié)更清晰。

 。5)觀察標本時,應該先在低倍鏡下觀察,將物像移動到視野中央后,再轉(zhuǎn)換到高倍鏡下觀察。

  (6) 低倍鏡下看到的細胞小而多,高倍鏡下則大而少

  2.制作臨時玻片標本(以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為材料)

  ① 在擦拭干凈的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鑷子撕取小塊洋蔥外表皮;

 、 將材料浸入載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展平;

  ③ 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避免出現(xiàn)氣泡而影響觀察效果),然后輕輕蓋在生物材料上;用吸水紙吸去多余的水分。用于制作臨時玻片標本的生物材料必須是 薄而透明的

  通過上面對生物中關于顯微鏡的使用知識的講解學習,同學們對上面的內(nèi)容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都能考出好成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124367.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生物期中考試試卷之識圖作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