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之地球儀測定相對方位】,在地球儀上沒有長度、面積和方向、形狀的變形,所以從地球儀上觀察各種景物的相互關系是整體而又近似于正確的。
測定地球上兩點之間的相對方位
要測定地球上某地相對于本地(另一地)的方位,首先要在地球儀上確定本地的子午線;再確定本地至某地的方向線;最后量出本地子午線與方向線的夾角。即為某地相對于本地的方位。其具體測法如下:
1.用一枚大頭針插在地球儀上本地所在位置,然后轉動地球儀,使大頭針與半徑標尺(即地球儀的半圓弧形支架)重合;所對半徑標尺即為本地的南——北方向線,即本初子午線。
2.確定由本地至某地的方向線。
3.用量角器量出本地子午線與本地至某地方向線之間的夾角度數(shù),并附的方位即可。具體方位名稱見右圖功量算地表兩地之間的距離
總結:地球儀上,印度洋是向東西擴展的海洋,特別是非洲西海岸,錯誤之多實在驚人。不過有趣的是,在發(fā)現(xiàn)北美洲的前夕他繪制的地球儀,為當時的人們提供了關于地理上的一些有益設想。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搜索 | 網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