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總結之節(jié)氣】,想必很多同學都知道“二十四節(jié)氣歌”,它是為便于記憶我國古時歷法中二十四節(jié)氣而編成的小詩歌,體現(xiàn)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勞動智慧。
1. 立春:太陽位于黃經(jīng)315°,2月2-5日交節(jié)
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自秦代以來,我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在氣候學中,春季是指候(5天為一候)平均氣溫10℃至22℃的時段。
2.雨水:太陽位于黃經(jīng)330°,2月18-20日交節(jié)
降雨開始,雨量漸增。雨水節(jié)氣的涵義是降雨開始,雨量漸增,在二十四節(jié)氣的起源地黃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氣寒冷,但見雪花紛飛,難聞雨聲淅瀝。雨水之后氣溫一般可升至0 ℃以上,雪漸少而雨漸多。
3. 驚蟄:太陽位于黃經(jīng)345°,3月5-7日交節(jié)
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到了驚蟄,我國大部地區(qū)進入春耕大忙季節(jié)。
4. 春分:太陽位于黃經(jīng)0°,3月20-22日交節(jié)
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春分后,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qū)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華中有"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的農諺。
5. 清明:太陽位于黃經(jīng)15°,4月4-6日交節(jié)
天氣晴朗,草木繁茂。清明是表征物候的節(jié)氣,含有天氣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這天,民間有踏青、寒食、掃墓等習俗。
6. 谷雨:太陽位于黃經(jīng)30°,4月19-21日交節(jié)
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時,谷類作物能茁壯成長谷雨時節(jié)的南方地區(qū),“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柳絮飛落,杜鵑夜啼,牡丹吐蕊,櫻桃紅熟,自然景物告示人們:時至暮春了。
總結:原來我國六個節(jié)氣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而且各自時間不同。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