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知識點總結(jié)之儒林外史敘事特點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初三語文總結(jié)之儒林外史敘事特點】,《儒林外史》擺脫了傳統(tǒng)小說的傳奇性,淡化故事情節(jié),也不靠激烈的矛盾沖突來刻畫人物,而是尊重客觀再現(xiàn),用尋常細事,通過精細的白描來再現(xiàn)生活,塑造人物。

  文化小說,有著高雅品位的藝術(shù)精品。它與通俗小說有不同的文體特征,因而其敘事方法也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

  《儒林外史》所寫的人物更切近人的真實面貌,通過平凡的生活寫出平凡人的真實性格。像鮑文卿對潦倒的倪霜峰的照顧和對他兒子倪廷璽的收養(yǎng),甘露寺老僧對旅居無依的牛布衣的照料以及為他料理后事的情誼,牛老兒和卜老爹為牛浦郎操辦婚事,他們之間的相恤相助等等,都是通過日常極平凡細小甚至近于瑣碎的描寫,塑造了下層人民真誠樸實的性格,感人至深。

  人物性格也擺脫了類型化,而有豐富的個性。嚴監(jiān)生是個有十多萬銀子的財主,臨死前卻因為燈盞里點著兩根燈草而不肯斷氣。然而他并不是吝嗇這個概念的化身,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雖然慳吝成性,但又有“禮”有“節(jié)”,既要處處保護自己的利益,又要時時維護自己的面子。所以,當他哥哥嚴貢生被人告發(fā)時,他拿出十多兩銀子平息官司;為了兒子能名正言順地繼承家產(chǎn),不得不忍痛給妻兄幾百兩銀子,讓他們同意把妾扶正;妻子王氏去世時,料理后事竟花了五千銀子,并常懷念王氏而潸然淚下。一毛不拔與揮銀如土,貪婪之欲與人間之情,就這樣既矛盾又統(tǒng)一地表現(xiàn)出人物性格的豐富性。

  作者不但寫出了人物性格的豐富性,而且寫出了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復雜性。王玉輝勸女殉節(jié),寫出他內(nèi)心的波瀾:先是一次關于青史留名的侃侃而談,接著是兩次仰天大笑,后又寫他三次觸景生情,傷心落淚。從笑到哭,從理到情,層層宕開,寫出王玉輝內(nèi)心觀念與情感的不斷搏斗,禮教和良心的激烈沖突。又如第一回多層次地揭示了時知縣的內(nèi)心世界。他先是在危素面前夸口,心想官長見百姓有何難處,誰知王冕居然將請?zhí)嘶,不予理睬。他便想:可能是翟買辦恐嚇了王冕,因此不敢來。于是決定親自出馬?墒撬@一念頭被另一種想法推翻,認為堂堂縣令屈尊去拜見一個鄉(xiāng)民,會惹人笑話。但又想到“屈尊敬賢,將來志書上少不得稱贊一篇。這是萬古千年不朽的勾當,有什么做不得!”于是“當下定了主意”。這里,種種復雜心理不斷轉(zhuǎn)折、變幻,心態(tài)在縱向中曲線延伸,讓人看到他那靈魂深處的活動。

  《儒林外史》中每個人物活動的過程并不長,但能在有限的情節(jié)里,體現(xiàn)出人物性格的非固定性,即性格的發(fā)展變化?锍藦臉銓嵉那嗄甑饺似穳櫬,寫出他隨著環(huán)境、地位、人物之間關系而改變的性格,在他性格變化中又體現(xiàn)著深刻的社會生活的變動。

  古代小說人物的肖像描寫往往是臉譜化的,如“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虎背熊腰,體格魁梧”等等!度辶滞馐贰废频袅四樧V,代之以真實的細致的描寫,揭示出人物的性格。如夏總甲“兩只紅眼邊,一副鍋鐵臉,幾根黃胡子,歪戴著瓦楞帽,身上青布衣服就如油簍一般,手里拿著一根趕驢子的鞭子,走進門來,和眾人一拱手,一屁股就坐在上席”。通過這一簡潔的白描,夏總甲的身份、教養(yǎng)、性格躍然紙上。

  自然景物的描寫也舍棄了章回小說長期沿襲的模式化、駢儷化的韻語,運用口語化的散文,對客觀景物作精確的、不落俗套的描寫。如第三十三回,杜少卿和幾位好友在江邊亭中烹茶閑話,憑窗看江,“太陽落了下去,返照著幾千根桅桿半截通紅”;第四十一回,杜少卿留朋友在河房看月,“那新月已從河底下斜掛一鉤,漸漸的照過橋來”。隨手拈來,自然真切,富有藝術(shù)美。

  《儒林外史》改變了傳統(tǒng)小說中說書人的評述模式,采取了第三人稱隱身人的客觀觀察的敘事方式,讓讀者直接與生活見面,大大縮短了小說形象與讀者之間的距離。作者盡量不對人物作評論,而是給讀者提供了一個觀察的角度,由人物形象自己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例如在薛家集觀音庵,讓讀者親見親聞申祥甫、夏總甲的頤指氣使,擺“大人物”架式,驕人欺人,較少對人物作內(nèi)心剖白,只是客觀地提供人物的言談舉止,讓讀者自己去想象和體味。又如作者只寫“把周先生臉上羞的紅一塊白一塊”,“昏頭昏腦掃了一早晨”,并沒有剖白周進內(nèi)心活動,人們卻可以想象到他當時的內(nèi)心感受。作者已經(jīng)能夠把敘事角度從敘述者轉(zhuǎn)換為小說中的人物,通過不同人物的不同視角和心理感受,寫出他們對客觀世界的看法,大大豐富了小說的敘事角度。如西湖邊假名士的聚會,主要通過匡超人這個“外來者”的新鮮感受,看到這些斗方名士的名利之心和冒充風雅的丑態(tài)。

  總結(jié):吳敬梓企圖創(chuàng)造一種與生活更直接不隔的、顯示著生活本身流動的、豐繁的天然形態(tài)的藝術(shù)!度辶滞馐贰窋⑹碌男绿攸c與作者的美學思想是一致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207412.html

相關閱讀:初中語文基礎知識之蜀道難寫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