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知識點:反射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反射和反射弧
1. 反射

指人體通過神經系統(tǒng),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fā)生的有規(guī)律的反應。神經的基本調節(jié)方式是反射。

2. 反射。
(1)反射弧是指完成反射的神經結構,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

(2)反射弧的組成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摳、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如圖
①感受器:由傳入神經末梢組成,能接受刺激產生興奮。
②傳入神經:又叫感覺神經,把外周的神經沖動傳到神經中樞里。
③神經中樞:接受傳入神經傳來的信號后,產生神經沖動并傳給傳出神經。
④傳出神經:又叫運動神經,把神經中樞產生的神經沖動傳給效應器。
⑤效應器:由傳出神經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體組成,接受傳出神經傳來的神經沖動,引起肌肉或腺體活動。



反射弧中神經沖動傳導的路線:
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反射的類型:
根據反射形成的過程可將其分為兩類:簡單反射(非條件反射)和復雜反射(條件反射)。
(1)簡單反射
簡單反射是指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縮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它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神經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脊髓、腦干)參與即可完成。
(2)復雜反射(條件反射)
復雜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例如,同學們聽到上課鈴聲會迅速走進教室;行人聽到身后的汽車喇叭聲,就會迅速躲避等。復雜反射(條件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的參與下形成的。因此,復雜反射(條件反射)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而且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



簡單反射和復雜反射的區(qū)別:


























反射類型形成時間反射弧特點刺激神經聯系意義舉例
簡單反射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以下事物本身固定、不會消失適應不變的環(huán)境吃酸梅分泌唾液
復雜反射出生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反射由大腦皮層的神經中樞參與事物的屬性,如酸梅的形態(tài)、顏色、語言、文字暫時、可以消退適應多變的環(huán)境看見酸梅分泌唾液



易錯點:
誤認為所有的反射活動都是可以通過大腦來控制的

反射分為簡單反射(非條件反射)和復雜反射(條件反射)兩種類型。簡單反射是生下來就有的反射,如排尿反射、縮手反射、眨眼反射等都屬于簡單反射。簡單反射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神經活動,是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脊髓)參與完成的,不需要大腦控制即可完成。

判斷簡單反射和復雜反射的依據:
反射分為簡單反射和復雜反射兩種類型。區(qū)分兩者之間的依據是:是否是生下來就有的反射活動。如果是生下來就有的反射,就是簡單反射;如果是個體在后天學習和生活中形成的,就是復雜反射。

人類特有的復雜反射:
動物的復雜反射是由各種具體刺激(如食物的外形和氣味、聲音、光等)引起的。人類除了有這類因具體刺激而引起的復雜反射以外,還有另一類特有的復雜反射。例如,人們在談論梅子時,唾液的分泌往往也會增多,說明人類除了對具體信號(如食物的外形和氣昧、聲音、光等)發(fā)生反應,建立與動物相同的一類復雜反射以外,還能對具體信號抽象出來的語言、文字發(fā)生反應,建立人類特有的復雜反射。這類復雜反射的建立,與大腦皮層具有語言中樞有關,因此人類與動物就有了本質的區(qū)別。


相關初中生物知識點:神經系統(tǒng)的組成和功能

神經系統(tǒng)的組成:
人體神經系統(tǒng)是由腦、脊髓和它們所發(fā)出的神經組成的。其中,腦和脊髓是神經系統(tǒng)的中樞部分,組成中樞神經系統(tǒng);腦神經和脊神經是神經系統(tǒng)的周圍部分,組成周圍神經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的組成可概括為:


神經元:
神經元又叫神經細胞,是神經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腦:
腦位于顱腔內,包括大腦,小腦和腦干三部分

(1)大腦
大腦由左、右兩個大腦半球組成。大腦皮層是覆蓋大腦半球表面的一層灰質,大腦皮層表面具有許多深淺不同的裂或溝以及溝裂之間隆起的回,因而大大增加了大腦皮層的總面積和神經元的數量。
大腦皮層是調節(jié)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其中比較重要的中樞有:軀體運動中樞(管理身體對側骨骼肌的運動)、軀體感覺中樞(與身體對側皮膚,肌肉等處接受刺激而使人產生感覺有關)、語言中樞(說話、書寫、閱讀和理解語言關,為人類特有)、視覺中樞(與產生視覺有關)。

(2)小腦
小腦位于腦干背側、大腦的后下方。小腦的主要功能是使運動協調、準確,維持身體的平衡。人喝酒喝醉了,走路搖晃,站立不穩(wěn),這是由于小腦被酒精麻痹而引起的。

(3)腦干
腦干灰質中,有一些調節(jié)人體基本生命活動的中樞,如心血管運動中樞、呼吸中樞等。如果這一部分中樞受到損傷,會立即引起心跳、呼吸停止而危及生命。

脊髓:
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內,上端與腦相連,下端與第一腰椎下緣平齊。脊髓是腦與軀體、內臟之間的聯系通道。
(1)脊髓的結構
從脊髓的橫切面可以看出,脊髓包括灰質和白質兩部分;屹|在中央,呈蝶形;白質在灰質的周圍。白質內的神經纖維在脊髓各部分之問以及脊髓和腦之間,起著聯系作用。

(2)脊髓的功能
反射功能:人的脊髓灰質里有許多低級中樞,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動,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等。但是,脊髓里的神經中樞是受大腦控制的。
傳導功能:脊髓能對外界或體內的刺激產生有規(guī)律的反應,還能將這些刺激的反應傳導到大腦。反之,腦的活動也要通過脊髓才能傳遞到身體各部位。因此脊髓是腦與軀干、內臟之間聯系的通道。

周圍神經系統(tǒng):
(1)腦神經
與腦相連接的神經叫腦神經。人的腦神經共有12對,它們與腦干中相關的腦神經核相連,穿過顱骨的孔、裂.分布于頭部的感覺器官、皮膚、肌肉等處以及內臟器官。
(2)脊神經
脊神經是由脊髓發(fā)出的,人的脊神經有31對。



神經系統(tǒng)各部分的功能概括如下:


























神經系統(tǒng)的組成神經系統(tǒng)各組成部分的功能
中樞神經系統(tǒng)大腦具有感覺、運動、語言等多種神經中樞,調節(jié)人體多種生理活動
小腦使運動協調、準確,維持身體平衡
腦干有專門調節(jié)心跳、呼吸、血壓等人體基本生命括動的部位
脊髓能對外界或體內的刺激產生有規(guī)律的反應,還能將對這些刺激的反應傳導到大腦,是腦與軀干、內臟之間的聯系通道
周圍神經系統(tǒng)腦神經傳導神經沖動
脊神經傳導神經沖動



神經元的結構:
神經元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體和突起兩部分。神經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條長而分支少的軸突和數條短而呈樹狀分支的樹突。長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層鞘,組成神經纖維,神經纖維末端的細小分支叫作神經末梢。神經纖維集結成束,外面包有膜,構成一條神經。


神經元的分布:
神經元的細胞體主要分布在腦和脊髓里。在腦和脊髓里,細胞體密集的部位色澤灰暗,叫灰質。在灰質里,功能相同的神經元細胞體匯集在一起,調節(jié)人體的某一項相應的生理功能,這部分結構就叫作神經中樞。神經元的神經纖維主要集中在周圍神經系統(tǒng)里。在周圍神經系統(tǒng)里,許多神經纖維集結成束,外面包著由結締組織形成的膜,就成為一條神經。在腦和脊髓里,也有神經纖維分布,它們匯集的部位色澤亮白,叫白質。白質內的神經纖維,有的能向上傳導興備。有的能向下傳導興奮。


神經元的功能:
種經元受到刺激后能產生興奮,并且能把興奮傳導到其他神經元。

特別提醒:①神經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產生興備,并能夠將興奮傳導到其他的神經元,這種可傳導的興奮叫神經沖動。興奮是以神經沖動的形式傳導的。 ②神經沖動在神經元中的傳導方向是:樹突→細胞體→軸突。


相關初中生物知識點:激素調節(jié)

激素:
激素是由內分泌腺的腺細胞所分泌的,對身體有特殊作崩的化學物質。它在血液中的含量極少,只有百分之幾微克(1微克=0.001毫克),但是對人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fā)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動,卻起著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
人體內的激素種類很多,現以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和胰島素為例來說明激素的調節(jié)作用。






























激素分泌功能分泌部位異常癥
生長激素調節(jié)人體生長發(fā)育垂體幼年時分泌小足→體儒癥
幼年時分泌過多→巨人癥
成年時分泌過多→肢端肥大癥
甲狀腺激素促進新陳代謝,促進生長發(fā)育,提高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甲狀腺分泌過多→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
成年時分泌不足→黏液性水腫
改食缺碘→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地方性甲狀腺腫(大脖子病)
胰島素調節(jié)糖代謝,促進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濃度胰腺內的胰島分泌不足→糖尿病


激素調節(jié)和神經調節(jié):
在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控制下,激素通過血液循環(huán)也參與調節(jié)人體的生命活動。概括地說,人體的生命活動主要受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但也受激素調節(jié)的影響。例如,當你突然發(fā)現眼前有蛇時,你會感到心臟怦怦亂跳。當你的情緒激動時,你的大腦皮層會特別興奮,并通過支配腎上腺的神經促使腎上腺分泌較多的腎上腺素等。這些激素能促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并且使皮膚因血管擴張而顯得面紅耳赤。
此外,新陳代謝的產物,如二氧化碳,對人體的生理功能也有調節(jié)作用。當血液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時,會刺激神經系統(tǒng)的呼吸中樞,使呼吸運動加快,如打哈欠。

特別提醒: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方式主要有神經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兩大類,體液調節(jié)主要是激素調節(jié),其中神經調節(jié)具有主導作用(主要方式),神經調節(jié)具有反應快、持續(xù)時間短的特點,而激素調節(jié)具有反應慢、持續(xù)時間長的特點,兩者的作用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

判斷是侏儒癥還是呆小癥的依據:
侏儒癥和呆小癥患者的共性是身材矮小,但侏儒癥患者智力正常,而呆小癥患者智力低下;侏懦癥患者生殖器官發(fā)育完全,而呆小癥患者生殖器官發(fā)育不完全。原因是兩者缺乏的激素不同,侏儒痛是幼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導致的,而呆小癥是幼年時期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導致的。



植物激素:
(1)植物激素包括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和乙烯等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由植物體內產生,能從產生部位運送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
(2)單側光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結論: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長素分布不均勻造成的,單側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側的生長素含量多于向光一側,因而引起兩側的生長不均勻。


相關初中生物知識點:分泌系統(tǒng)的組成和功能

分泌系統(tǒng):
包括外分泌系統(tǒ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兩種。

外分泌腺:
分泌物通過導管排到的腺體叫外分泌腺。外分泌系統(tǒng)有:汗腺、皮脂腺、胃腺、小腸腺、前列腺、唾液腺、氣管腺、淚腺等。

內分泌腺
分泌物直接進入腺體內的毛細血管,隨著血液循環(huán)輸送到全身各處的腺體叫內分泌腺。

人體內主要的內分泌腺:
人體內的內分泌腺有多種,主要有垂體、甲狀腺、胸腺、腎上腺、胰島、性腺等,它們共同組成了人體的內分泌系統(tǒng)。


(1)垂體
垂體懸垂于腦的底部,分泌生長激素和促激素(如促甲狀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可以增加細胞的體積和數量.促進人體的生長以及調節(jié)其他內分泌腺的活動,因而被稱為“內分泌腺之首”。

(2)甲狀腺
甲狀腺是成年人體內最大的一種內分泌腺。位于頸前部,喉和氣管的兩側。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主要調節(jié)新陳代謝、生長、發(fā)育等生命活動。

(3)胸腺
胸腺位于胸骨下,能分泌促淋巴細胞生成作用的物質,在人體抵御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胰島
胰島是胰腺的內分泌部。人體胰腺中約有25萬~200萬個胰島,占整個胰腺重量的1%~2%。胰島能分泌泌胰島素,有降低血糖濃度的作用。
特別提醒:胰腺的外分泌都能分泌消化液??胰液,屬于外分泌腺;內分泌部??胰島能分泌胰島素,屬內分泌腺。所以,胰腺既屬于外分泌腺,也屬于內分泌腺。

(5)腎上腺
腎上腺位于腎臟的上端,左右各一個。腎上腺能分泌腎上腺素,該激素會促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

(6)性腺
性腺在男性體內為睪丸,在女性體內為卵巢。
睪丸能分泌雄性激素。雄性激素有促進精于生成、促進男性生殖器官發(fā)育并維持其正;顒樱ぐl(fā)和維持男性第二性征等作用。
卵巢能分泌雌性激素和孕激素。雌性激素能促進女性生殖器官、乳腺導管發(fā)育,激發(fā)并維持女性第二性征;孕激素能促進子宮內膜增厚和乳腺發(fā)育。

易錯點:
誤認為腺體分泌物都是激素

腺體分泌物有的經過導管排出,這樣的腺體稱為外分泌腺;有的分泌物直接進入腺體內的毛細血管,這樣的腺體稱為內分泌腺。內分泌腺的分泌物是激素,外分泌腺的分泌物不屬于激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268898.html

相關閱讀:初中生物知識點:探究實驗:菜青蟲的取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