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改之前,很多老師對小學英語的語法講解過細,拓展太寬,以至于學生對繁瑣的語法深惡痛絕,對英語學習也產(chǎn)生了畏懼心理。新課改之后部分老師對語法教學的認識又走向了另一個片面,認為小學英語只需要培養(yǎng)興趣就可以了,進行語法教學就意味著違背了新課標的精神,因此很多的公開示范課都故意“避開語法教學”。不教語法的結(jié)果造成了很多學生出口便是中國式英語,學生被不斷變換的動詞、句式等語法知識弄得一頭霧水。作為英語教師,如何才能在發(fā)展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又能讓他們樂于去學習“枯燥無味的”語法呢?提高語法教學的實效性途徑很多,但總的來說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點到為止原則:根據(jù)學生認知發(fā)展水平,僅僅結(jié)合當時具體例子簡單解釋,不作拓展。比如三級學生在第一次接觸名詞復數(shù)的時候,學生遇到了oranges,很容易會產(chǎn)生疑問,為什么orange在這里要加s?這時候教師只需告訴學生這個s表示“不止一個”就行了。不必在很多詞還沒學的情況下,就把名詞復數(shù)的各種情況和變化形式全部展示給學生。否則,學生不但無法掌握,而且會導致他們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畏懼情緒乃至排斥心理。 2.口訣相助原則:把需要掌握的語法知識點編成朗朗上口的口訣,幫助學生強化記憶。我們都知道,句子操練是一種很好的鞏固語法的方法,但是這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如果每個語法知識點都讓學生不斷地操練句子,這在實際生活中既不現(xiàn)實,也讓語法難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如果把語法知識點編成好記的口訣,那么學生往往更容易記住并且樂意去學。而且口訣對初學者的引導作用非常大。比如學生在剛接觸人稱代詞時,常會出現(xiàn)混淆,我們就可以編這樣的口訣:我(I)老大,你(you)老二,他(she/he/it)老三,學生很容易就知道哪個是第幾人稱了。在學生已經(jīng)對人稱分得很清的時候,口訣的使命也就差不多完成了。 3.適時歸納原則:在學生充分接觸大量的同類型實例之后,在適當?shù)臅r間里幫助學生歸納總結(jié)。比如,學生接觸了多個動詞ing形式的變化后,可以把學生以前學過的例子集中到一起,師生共同總結(jié)歸納,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 4.隨遇隨點原則:前面接觸過的語法現(xiàn)象后面再遇到,都應該結(jié)合當時的例子明確提示。隨遇隨點可以幫助學生喚起記憶,達到不斷鞏固語法點的效果。但對于新的語法點,老師可以結(jié)合實際情況做到點到為止,甚至不點。 5.化繁為簡原則:當遇到繁瑣的語法知識點時,應結(jié)合新課標二級目標對語法的要求,進行有選擇地或簡化地講解。比如學習形容詞比較級和最高級時,其中一個規(guī)則是:以重讀閉音節(jié)結(jié)尾,且末尾只有一個輔音字母,要先雙寫這一字母,再加er或est,我們在講給學生聽時,基于他們的認知水平和新課標的要求,可以直接簡化為:雙寫末字母再加er或est,讓學生記住幾個重點變化的單詞就可以了。 總之,語法教學不是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而是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和運用語言。在遵循小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下,只要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語法教學一定能夠很好地服務于英語教學。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nèi)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