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實驗】:笛卡爾沉子
取一只容積為800毫升左右的無色大口玻璃瓶A,內(nèi)盛4/5容積的清水。另取一只直徑約為1.5厘米的無色薄壁小玻璃瓶出,瓶子高度最好在8厘米左右。也裝入1/3容積的清水。用大拇指撤出瓶B,開口朝下浸入A瓶水中。再取一塊厚度在0.5—1.0毫米的橡皮薄模,覆蓋住A瓶口,并用細線扎緊。
勿使漏氣,如圖1—42(a)所示。這時我們可觀察到:B瓶浮在水面上;當用手指向下壓橡皮薄膜時。B瓶自動沉到水底,如圖l—42(b)所示;一旦松開手指,B瓶又浮到水面上來了。我們稱B瓶為“笛卡爾浮沉子”。
B瓶何以能自動浮沉呢?其原因是,當我們用手指壓橡皮薄膜時。由于A瓶內(nèi)空氣體積縮小,溫度不變,則空氣壓強必然增加,亦就使A瓶中水的靜壓強變大,通過傳遞,引起B(yǎng)瓶內(nèi)水增加。“瓶上部空氣道壓縮,滿足B瓶的重力大于其所受浮力的條件,于是B順便下沉。一旦松開壓橡皮薄膜的手指,A瓶恢復原容積。水中靜壓強也恢復原來大小,通過傳遞,使B瓶內(nèi)水面也降低。上部空氣容積復原,滿足B瓶的重力小于其所受浮力的條件。于是B瓶又上浮。
實驗成功的關(guān)鍵在于:(1)B瓶內(nèi)的水的多寡要以B瓶底部剛浮出水面為宜;(2)橡皮膜須扎緊。不致漏氣。
倘若我們將上述A瓶改作無色薄壁塑料瓶C。并在其內(nèi)注滿清水,讓B瓶也倒覆地浸入水中,并使B瓶浮于C瓶口中。并用蓋子將C瓶蓋緊。如圖1—43(a)所示。然后用手捏C瓶,也可發(fā)現(xiàn)B版下沉到C瓶底:一旦松開手,B瓶又會上浮,如圖1—43(b)所示,也能實現(xiàn)“笛卡爾浮沉子”實驗。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nèi)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