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政治第七課 讓人三尺又何妨教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政治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第七課 讓人三尺又何妨 教案

一、教學目標

[與]

1.了解生活中寬容友善的重要性;懂得寬容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2.正確認識寬容與軟弱、寬容與嚴格、寬容與維權的界限。

[過程與]

學會正確運用寬容、友愛的心態(tài)和情感,與同學、與、與他人相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懂得寬容、與人為善是交往的品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一個人有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樂于寬容待人,與人為善。

二、教學重難點

“生活需要寬容友善”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正確把握寬容友善”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知識體系

第一框 生活需要寬容友善

1.人為何要有寬闊的胸襟?

人有寬闊的胸襟,才能贏得友誼,增進團結;才能解人之難,取人之長,諒人之短,從而產(chǎn)生很大的感召力,使人相互信任親近。而心胸狹小,于己于人都沒有好處。

2.為何要寬容那些曾經(jīng)傷害過自己的人?

實踐證明,在隔閡誤會面前,寬容能醫(yī)治心靈的創(chuàng)傷,使你忘記不快,而不會為往事耿耿于懷;寬容能使你用自身內心的溫暖去融化寒冷的堅冰;寬容也能使你理智填平感情上的洼地,對美好的明天充滿信心。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一個人有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

第二框 正確把握寬容友善

1.為什么要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和?

答: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離不開老師和家長的教育。老師、家長的批評和教育,是對我們的關愛,是為了我們的成長。我們要正確對待老師、家長的批評和教育。

2.我們應該怎樣做一個寬容友善的人?

答:(1)重大義輕小是非,對人有寬容之心;(2)要正確對待老師、家長的批評和教育;(3)堅持原則,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四、教學方法

閱讀討論法、情境教學法、親身體驗法

五、課時安排:3課時

六、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1)課前讓收集、查找古今中外寬容友善方面的名言警句小故事。(2)課前找交談,調查了解在寬容友善方面存在的問題。

第1課時 生活需要寬容友善

新課導入:生活在線(教材P61)

看看三幅圖片,說說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如果我們生活都像這樣,會怎么樣 初中英語?

提示:兩同學騎車相撞一矛盾發(fā)生;怒火沖天一矛盾沖突;握手言和一矛盾解決。怒火沖天的兩個同學最后握手言和了,原因在于雙方采取了寬容友善的態(tài)度。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生活中的小事,引出生活需要寬容友善。

一、生活需要寬容友善(板書)
活動內容:閱讀“六尺巷”的啟示(教材P62)

討論:(1)如果張英和葉家互不相讓可能導致什么后果?

(2)這個故事給我們什么啟示?

提示:(1)這一問題的答案比較開放?赡艿暮蠊校孩俅蚬偎,讓官府裁決;②鄰居之間老死不相往來;③大打出手,釀成慘劇,等等。

(2)啟示是:與人相處,與人交往,應該胸襟開闊,謙讓友善。

設計意圖:通過“六尺巷”的故事,使學生感悟到寬容的作用。

(一)生活中寬容友善的重要性(板書)

活動內容:以史為鑒

學生1:“將相和”

學生2:“七擒孟獲”

討論:這兩個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

設計意圖:從正面的事例,證明寬容的重要作用。

教師小結:

1.凡在事業(yè)上有所建樹的人,無不襟懷擔白,度量恢宏。人有寬闊的胸襟,才能贏得友誼,增進團結;才能解人之難,取人之長,諒人之短,從而產(chǎn)生很大的感召力,使人相互信任親近。(板書)

活動內容:在團結和溫暖的集體里

學生閱讀“寬容的力量——教師篇”(見包)

我們班集體是團結的集體,是溫暖的集體。請你談談發(fā)生在你身邊的師生之間和同學之間寬容的小故事。

設計意圖:這一活動內容與上面的“以史為鑒”相呼應。“以史為鑒”是從上的名人身上感悟到寬容的力量,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引導學生關注自己和身邊的小事,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寬容,生活中處處需要寬容。

過渡:生活中處處有寬容,生活中處處需要寬容。但生活中我們與陌生人、朋友、同學、教師,甚至父母,在交往過程中也會因為一點小小的誤會而產(chǎn)生矛盾和沖突。

活動內容:公共汽車上的沖突(教材P64)

討論:趙剛和陳偉的處理方法有何不同?趙剛、陳偉的做法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提示:(1)趙剛用寬容大度的心態(tài),用幽默的話語,諒解他人,化解矛盾;陳偉缺乏寬容忍讓之心,以牙還牙,激化矛盾,加劇沖突。

(2)當他人不小心妨礙甚至傷害了我們時,我們應該用寬廣的胸襟,正確面對,及時化解矛盾和沖突,防止矛盾和沖突加劇。

設計意圖:從反面事例來證明,生活需要寬容友善。

活動內容:給你忠告

閱讀“學會寬恕別人,可為自己健康加分”(見資料包)

教師小結:

2.心胸狹小者,于人于已都沒有好處。當別人不小心妨礙了你,當朋友誤解了你,使你感到委屈時,如果你為此爭吵、懷恨乃至報復,那么只會加深矛盾和痛苦,甚至會導致難以預料的后果。(板書)

活動內容:表達心聲

主題:有人說生活因矛盾而充滿激情。但當激情消退后,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總是生活中自責和痛苦之中。在與同學、朋友、老師和父母相處過程中,曾經(jīng)因為你自己的不禮貌或誤解,傷害到了你的同學、朋友、老師和父母,但因為面子的問題至今沒有解決,你還生活在自責和痛苦之中。今天,讓我們以“×××,其實我想……”為題寫一封信給因你的不禮貌或誤解而傷害的人,說明事實的真相,求得諒解和寬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45670.html

相關閱讀:高效演練:八年級下冊《我們的權利與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