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fā)現(xiàn):火山爆發(fā)和閃電促地球生命形成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科學家通過對20世紀 “被人遺忘的” 50年代的一項試驗結果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火山爆發(fā)和閃電可能促進了地球生命形成。

研究人員利用現(xiàn)代技術,對1958年美國生物化學先驅史丹利·米勒教授制成的“原生湯(primordial soup)”氣體樣本進行分析。他們在樣本里發(fā)現(xiàn)大量氨基酸,這是構成生命的基本成分,它們結合在一起可以形成蛋白質(zhì)。1953年,米勒進行一項著名試驗,試圖通過它再現(xiàn)大約40億年前地球生命剛剛出現(xiàn)時的大氣環(huán)境。他用電火花模擬閃電,轟擊甲烷、氨、水蒸氣和氫氣混合物,產(chǎn)生幾種氨基酸和有機化合物樣本。但是最初制成的“原生湯”有點稀,它包含的有機化學成分無法形成生命所需的復雜結構。

米勒在1958年進行試驗時采取了關鍵性一步,他向甲烷、氨、水蒸氣和氫氣混合物里加入硫化氫,這是一種由火山釋放的有毒氣體,氣味很難聞。他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制成的新“原生湯”樣本被束之高閣,并被登記在冊,但是無人對它進行分析。米勒在生命的最后階段偶爾會提到它們,直到2007年他去世前不久科學家才開始意識到這些“原生湯”的重要性。

科學家利用靈敏度比米勒時期的儀器高1000倍的現(xiàn)代技術,對這些研究進行重新分析,獲得的最新研究成果發(fā)表在22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這些“原生湯”含有大量有機化合物,其中包括23種氨基酸。大約20種氨基酸連接在一起,形成蛋白質(zhì),為細胞和生命的所有有機機制的形成提供原材料。1958年制成的“原生湯”所含的氨基酸,比米勒最初的“原生湯”試驗和另外兩項研究產(chǎn)生的氨基酸更多。除此以外,科學家通過重新分析,使2008年采用現(xiàn)代技術對最初樣本進行分析得出的結果變得更準確。

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杰弗里·巴達教授領導了這項研究,他曾是米勒的學生,他說:“令我們感到吃驚的是,這次生成的氨基酸比米勒進行的任何一次試驗都多。這不僅凸顯了2008年研究的重要性,而且進一步說明利用特定氣體混合物可以生成多種不同化合物。”這一發(fā)現(xiàn)有力地支持了火山促使地球生命形成的理論;鹕奖l(fā)是硫化氫和閃電的主要來源,地球形成初期這種地質(zhì)活動比現(xiàn)在更頻繁。巴達還發(fā)現(xiàn),米勒樣本里的氨基酸與在隕石里發(fā)現(xiàn)的氨基酸類似,這說明涉及到硫化氫的過程可能有助于生命的“種子”在太陽系里傳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613330.html

相關閱讀:冬天世界雪景最美的十大旅游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