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走近孔子》學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初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頻道為各位同學準備了初中文言文《走近孔子》的資料。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初中文言文《走近孔子》學案
《走近孔子》學案
自由誦讀《論語》名句: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篇》
【譯文】曾子說:“我每天多次檢查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實呢?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誠講信用呢?對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了呢?”
2、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學而篇》
【譯文】孔子說:“君子吃飯不追求飽足,居住不追求享受安逸,做事勤快敏捷,說話小心謹慎,向有道德的人看齊,時時改正自己的缺點錯誤,(這樣做)就可以說是一個好學的人了。”
3、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壅也篇》
【譯文】孔子說: “品德好呀,顏回啊!一竹筒子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狹小的巷子里,一般人都忍受不了這種困苦憂愁,顏回卻不改變他〔愛學樂善〕的快樂。品德好呀,顏回啊!”
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泰伯篇》
【譯文】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大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責任重大,道路遙遠。把實現(xiàn)仁作為自己的責任,難道還不重大嗎?奮斗終身,死而后已,難道路程還不遙遠嗎?”
5、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里仁篇》
【譯文】孔子說:“看到賢人,就應該想到要向他看齊;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自我反省。”
通過注解自己翻譯并背誦課本上《論語》六則的“前五則”
【教學目標】
一、通過對《論語》等材料的研讀,初步了解孔子及其思想。
二、通過研讀《論語》的經(jīng)典語句,增加對古代經(jīng)典知識的儲備。
【教學過程】
一、走近孔子
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兩千多年來,孔子的思想在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nèi)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鬃右簧,周游列國,長達14年之久,希望尋求做官,以便實現(xiàn)他的政治理想。14年間,他顛沛流離,歷盡艱辛,結(jié)果到處碰壁,所以孔子生前,并沒有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可;在他死后,儒學幾經(jīng)起落,直到今天孔子的思想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上仍然有著極大的影響。
一、熟讀《孔子世家》第一段認識孔子的形象
(一)、解釋下列加詞語
1、孔子適鄭到……地方去
2、孔子獨立郭東門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木蘭詩》
3、其項類皋陶
大類女郎也《項脊軒志》
1、鄭人或謂子貢曰
如或知爾
(二)翻譯下列句子
1、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chǎn),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
2、孔子因嘆,歌曰:“太山壞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
3、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予。
(三)這段文字可看出孔子有怎樣的形象
二、帶著司馬遷對孔子的解讀我們再通過《論語》中孔子的具體言論進一步認識孔子
重點學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疏通課文內(nèi)容
(一)解釋下列加點實詞
1、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
2、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
3、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4、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以上就是為您提供的初中文言文《走近孔子》,祝學習進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616454.html

相關(guān)閱讀: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自見之謂明》附答案及譯文
“晏子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間而窺”閱讀答案
《鄒忌諷齊王納諫》“成侯鄒忌為齊相”比較閱讀及答案
《曹劌論戰(zhàn)》“晉文公攻原”比較閱讀及答案
“解元,字善長,吉安吉水人”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