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熱量平衡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太陽輻射到達地球以后,在地面與大氣之間進行一系列的能量轉換。就一般情況來說,地面與大氣之間的熱量交換,以輻射最為重要。除輻射能的轉換外,大氣中不規(guī)則的運動湍流和水的相態(tài)變化攜入大氣的潛熱,都將熱量從地面帶給大氣。

有關地球熱量平衡模式的數據,各書不一。一般將投射到大氣上界單位時間、單位面積上的太陽輻射平均值算作100個單位(相當于941 850 J/(cm2?a))。這100個單位的太陽輻射進入地球大氣層時,其中有19個單位被大氣吸收,47個單位被地面吸收,總共被地面和大氣吸收了66個單位。這66個單位的太陽輻射能量在地面和大氣之間進行如下轉換:

就大氣來說,收入的熱量為:直接吸收太陽輻射19個單位,吸收地面輻射114個單位,再加上湍流從地面輸送給大氣的10個單位熱量,以及水汽在空中凝結時釋放出來的23個單位的潛熱。這樣,大氣總共收入的熱量是166個單位。支出的熱量為:大氣逆輻射為106個單位,射向宇宙空間的大氣輻射為60個單位。這樣,大氣支出的熱量也是166個單位,所以大氣的熱量收支平衡。

就地面來說,收入的熱量為:吸收太陽輻射47個單位,吸收大氣逆輻射106個單位,總共收入的熱量為153個單位。支出的熱量為:放出地面輻射120個單位,湍流失去的熱量為10個單位,地面水分蒸發(fā)失去熱量為23個單位,總共失去的熱量也是153個單位,所以地面的熱量收支也是平衡的。

從整個地球(地面和大氣)來看,收入的熱量為:進入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為100個單位。支出的熱量為:從大氣和地面直接反射回宇宙空間的能量為34個單位,地面輻射和大氣輻射返回宇宙空間的能量為66個單位,即由地球(地面和大氣)返回宇宙空間的能量總計也是100個單位。由此說明,就全球多年的平均狀況來說,地球收入的熱量與支出的熱量是相等的,即熱量收支平衡。因而,全球的多年平均氣溫是比較穩(wěn)定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993696.html

相關閱讀:地轉偏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