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識丁
出處:《舊唐書·張弘靖傳》。
意思:形容一個字也不認得。丁:表示最簡單的字。 讀書筆記
唐朝時期,幽州節(jié)度使張弘靖部下有兩名軍官,一位叫韋雍,一位叫張宗厚。兩人虐待士兵,欺壓人民,又常常聚在一起飲酒,直到深夜,飲得酩酊大醉,讓很多衛(wèi)士點著燈扶著他們回家。碰著他們不高興的時候,就謾罵士兵。
有一次,他當(dāng)著將領(lǐng)的面又罵士兵:“如今天下太平,你們這些當(dāng)兵的還有什么用處?你們會拉兩石的弓,還不如識一個‘丁’字。” 內(nèi)容來自
士兵對這種侮辱性的謾罵,敢怒而不敢言。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