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記憶力培訓
快速閱讀培訓
速讀訓練軟件
手機版
記憶力訓練
記憶法
最強大腦
快速閱讀
勵志名言
經(jīng)典語錄
經(jīng)典句子
故事大全
高中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大學
提高記憶力
記憶術
記憶大師
全腦速讀
早期教育
傷感文學
名人名言
詩詞大全
初中
初一
初二
初三
中考
專業(yè)
左右腦開發(fā)
注意力
記憶宮殿
速讀教程
潛能開發(fā)
幼兒教案
電子課本
閱讀答案
幼兒
詞語
組詞
造句
教案
試題
讀書筆記
100字
200字
300字
400字
500字
600字
700字
800字
1000
讀后感
觀后感
日記
周記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記敘文
說明文
寫人
寫事
寫景
想象
節(jié)日
話題
書信
童話寓言
看圖寫話
續(xù)寫改寫
精品推薦:
逍遙右腦
>
讀書筆記
>
讀書筆記大全
>
南懷瑾大師《論語別裁》的讀書筆記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讀書筆記大全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國慶沒有出去旅游,在家?guī)Ш⒆樱纯磿。那天隨手拿了書架上南懷瑾大師的《論語別裁》翻翻,卻讓我感到相見恨晚啊。
人生
就是如此奇妙,以前總是找不到合適的書指導自己讀《論語》,總覺得《論語》一句一句沒啥關聯(lián),很難懂,沒想到這樣的好書竟然一直趟在自家書架上。我也不敢說南大師的解釋就是對的,但他的講解讓我覺得很符合邏輯。
下面是我的讀書筆記,粗黑部分是自己寫的,便于我理解。其他大部分是從書中整理歸納出的對原文的解釋。本來讀書筆記我沒想發(fā)出來,但想到公眾號原創(chuàng)碼字確實累,發(fā)讀書筆記能分擔一部分壓力,再者南大師的解釋通俗易懂,可以幫助更多的人學習《論語》,所以就發(fā)了。筆記中如有不妥之處,也請見諒!
學而第一
儒家教人的目的是使人做學問,進而天下大治。那么做學問的總原則是什么?
孔子說:做學問【注一】,隨時隨地要有思想,隨時隨地要見習,隨時隨地要有體驗,隨時隨地要能夠反省,慢慢有了進步,還怕得不到會心的微笑嗎?做學問要享受寂寞,但只要有學問,自然有知己。當一個人在為天下國家、千秋后代思想著眼的時候,正是他寂寞凄涼的時候,這時出現(xiàn)一個自己的知己,難道不是值得高興的事嗎?做學問可能一輩子沒人了解,但自己不成功要做的是反省自己,心里不能有一點怨天尤人的念頭,能做到這點的人難道不是君子嗎? 做學問的出發(fā)點是什么?
有子說:做人講究孝悌【注二】,懂得這點的人是不喜歡搗亂的。不喜歡搗亂而喜歡作亂,是更加不可能的。所以,學問之道在自己做人的根本上,人性的建立,內心的修養(yǎng),只有培養(yǎng)自身人性光輝的愛,才能走上學問之道。所以,孝悌難道不是做人的根本嗎? 做學問的方法:第一點,要全心全力親歷親為的投入。
孔子說:有些人講仁講義說的頭頭是道,但卻不腳踏實地;態(tài)度上好像很仁義,但不是真心實意。這樣是到不了“仁”這個學問的最高境界的。 第二點,提升個人的修養(yǎng)。
曾子說:我個人做學問很簡單,每天只用三件事情考察自己。替人家做事,是不是忠實【注三】?與朋友相處是不是言而有信?講了的話都兌現(xiàn)了嗎?老師教我如何做人做事,我真正去實踐了沒有? 第三點,將個人修養(yǎng)運用到組織中去。
孔子說:領導一個單位,乃至領導地方的政治,甚至領導一個大國家,道理都是一樣的。要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寧可不接受,既接受了就要認真去做。同時,做任何事情都要使下面的人絕對信服。對經(jīng)濟財政方面,要節(jié)省,節(jié)省的目的是福利別人。要在合適的時間使用合適的人員去處理事情。 再次強調:一、做學問是要從人生的經(jīng)驗中去體會,并不是死讀書。
孔子說:弟子在家要講孝,進入社會要講悌,謹慎處世,而且在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都言而有信。同時,有偉大的胸襟,能夠愛人。如果做到以上這些,再親近有學問道德的人做朋友。都做到之后,還有剩余的精力,再做自己志向所在的事情。 二、做學問的目的就是學會做人做事。
子夏說:看到優(yōu)秀的人能肅然起敬,在家能竭心盡力地愛家庭愛父母;在社會上做事,對人,對單位,對國家,能放棄自我的私心,全身心投入;在與別人交往時能言而有信;這樣的人,就算沒有讀過一天書,我也一定會說這個人是有真學問。 做學問應該秉持怎樣的心態(tài)?
孔子說:如果一個人不自信也不重視自己,那就會沒有自己的人格,這個學問是不穩(wěn)固的。我們要努力做到“忠”“信”兩點,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我們應該取長補短,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不如人家的地方,就不要怕改過。 做學問不是為了自己有多么大的成就,而是為了救世救人。
曾子說:如果一個人有學問,那么他做任何事情都會考慮開始,好的開始必然會有好的結果。如果每個人做這點都像孝敬父母,孝于祖先那樣看重,社會道德的風氣自然會趨于厚道嚴謹了。 子禽曾經(jīng)私下問子貢:我們這位老師,到了每一個國家,都要打聽人家的政治,他是想做官,還是想提供人家一點什么意見,使這個國家富強起來?子貢說:我們的老師具備了溫、良、恭、儉、讓這樣高的修養(yǎng),他不是像我們這一般的思想,對于一件事情總把人家推開,自己搶來干。他是謙讓給人家,實在推不開了,才勉強出來自己做。假如你認為老師是求官,那他求官的方式也和一般人的方式不一樣吧? 前面說孝悌是做人的根本,那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孝呢?
孔子說:一個人當著父母面,要言行一致,背著父母甚至父母不在了,也要言行一致。父母死了,三年內都和當初當著父母面時一樣的說到做到,那么這個人就稱的上是孝。 做學問,“禮”的精神很重要。
有子說:禮的作用是中和矛盾,說大一點就是守恒。這是列祖列宗留給我們的好東西啊,無論大事小事,都應該按照禮的精神來處理,就一定不會出錯。調節(jié)一件事情,中和一個矛盾都是有限度的,調整過頭又有新的矛盾,所以在過程中也是要一直用禮的思想來約束,不然是不行的。 同時還要具備其他的精神。
有子說:“信”類似于“義”,守信的人不講空話,說了就會兌現(xiàn);“恭”類似于“禮”,恭敬的人不會招來無謂的恥辱;在滿足自己有限的私欲后能做慈善福利社會,這樣子也可以宗仰了。 做學問不要過分追求物質
生活
的享受,而應該重視精神生命的升華。
孔子說:君子吃住只要適當就好,對于自己分內的事要馬上做,不能亂講話,從書本上去修正自己做人做事的道理,這個樣子就叫做好學。 做學問孔子很看重個人精神生命的升華。
一天,子貢問孔子:老師,人窮了,倒霉了,還是不諂媚,不拍馬屁不低頭;發(fā)財了,得意了,還是能夠對人不驕傲。這人怎么樣,可以說有學問了嗎?孔子說:可以啊,但還是不如在貧困時能夠快樂,在富裕時能夠不斷追求學問,不斷講究做人做事道理的人。子貢說:詩經(jīng)里說制玉要切磋琢磨,聽完老師的教誨,我覺得做學問也是如此?鬃诱f:子貢,你懂的這個道理,現(xiàn)在可以開始讀書讀詩了。因為,你懂了過去就知道未來,已經(jīng)能學以致用了。 總結做學問最關鍵是反思自己。
孔子說:一個人不怕人家不了解你,最怕你自己不了解人家。 注一:學問。學問在儒家思想上不是文學,做人好,做事對,絕對的好,絕對的對,就是學問。
注二:孝悌。古人談孝,是相對的,父親對兒子付出慈愛,兒子回過頭來愛父親就是孝,與后來盲目的孝不一樣,畢竟是會有“不是的父母”。悌,“兄友弟恭”,哥哥對弟弟好,弟弟自然愛哥哥,也是相對的,可以延伸到朋友層面。
注三:忠。古代說的忠,是指對人對事無不盡心的態(tài)度,對任何一件事要盡心去做,這叫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dushubiji/1286774.html
相關閱讀:
《國富論》讀書筆記
《夜鶯的歌聲》讀書筆記350字
中學生讀書筆記250字大全
威尼斯商人的讀書筆記
《寫作這回事》讀書筆記
上一篇:
小學讀書筆記300字左右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主題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讀后感
《穿墻透壁》讀書筆記
《悟空傳》讀書筆記與讀后感心得體會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1500字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作文范文
《孟子》讀書筆記
讀《狼王夢》有感_有關母愛的作文900字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美麗的挫折教育》
父與子300字讀書筆記
《魯濱孫漂流記》讀書筆記300字精選
推薦閱讀
讀書筆記大全-《妙筆生花》讀書筆記
閱讀了《小學語文教師》里的《"隨文練筆"研究專輯》,讓我在作文練筆教學這一塊中頓感明朗……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做一個專業(yè)的幼兒教師
怎樣做一個專業(yè)的幼兒教師?這個問題很廣泛,我覺得無論任何一個人都沒自信說自己是一個很!
讀書筆記心得:藏地密碼
讀書筆記 是讀者將自己在閱讀時獲得的資料或者 心得體會 記錄下來的一種文體。寫讀書筆記是……
《精進》讀書筆記之思維
《精進》作者:采銅,作家。 2016年推出作品《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同年進入亞……
夏洛的網(wǎng)讀書筆記3篇
《夏洛的網(wǎng)》是一部描寫關于友情的童話,在朱克曼家的谷倉里,小豬威爾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最……
相關閱讀
《理想國》讀書筆記5000字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筆記1000字
《窗邊的小豆豆》讀書筆記_想象力和味道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讀書筆記500字
黃雨欣《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
《皮皮魯和罐頭小人》讀書筆記700字
觀看電影《寶葫蘆的秘密》有感
《昆蟲記》讀書筆記之被管蟲
《窗前的小豆豆》讀書筆記300字
《海順》讀書筆記500字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右腦開發(fā)
|
記憶力培訓
|
快速閱讀培訓
|
快速閱讀軟件
|
右腦訓練圖卡
Copyright(C)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