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精神分析引論》第一講讀書筆記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讀書筆記大全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說起心理學,很多人首先會想到弗洛伊德,作為改變世界的三個猶太人之一(另外兩位是愛因斯坦和馬克思),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是任何一位入門心理咨詢者所必需掌握的一門課。
接下里的幾天,我將和各位分享我的讀書心得,作為拋磚引玉之用。
第一編 過失心理學
第一講 緒論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源自對神經錯亂癥患者的研究,后逐漸形成了一種治療方法,即精神分析療法。
在弗洛伊德看來,“醫(yī)學教授大半是作說明和指導工作的,好像引導你們游覽博物館,而你們則因此可以和所觀察的對象發(fā)生直接的關系,從自己的親身經歷,可以確信事實的存在!北热缯f,對于精神病的治療——患者的癥狀、異常的表現(xiàn)、語言和行為,提供了一系列的現(xiàn)象。而外科醫(yī)生則可以親眼看治病的手術,自己也可以嘗試。
精神分析療法,則是讓患者說出他的經驗、目前的印象,向醫(yī)生訴苦,并表示他的愿望和情緒。而作為醫(yī)生,只有傾聽,設法引出患者的思路,迫使他注意某些方面,給他一些解釋,觀察他因此而引起的贊許或者否認的反應。從這一點上看,精神分析療法可以說是心理咨詢的雛形。
在弗洛伊德看來,說話和巫術最初本身是同一碼事——我們用話語可以使人快樂,也可以使人失望——話語可以引起情緒,也可以表達或影響情緒,是我們常用以互相感應的溝通工具。
但是,弗洛伊德在這里遇到了一個問題——如果精神分析既沒有客觀的證據(jù),又沒有公開參觀的可能,那么如何去研究它呢?針對這一點,弗洛伊德提出了自我人格研究,即內。ㄟ@形成后來心理咨詢師自我體驗的雛形)——一種精神分析的入門方式。弗洛利用伊德說:“如果你想要學得更好,可以自己親自來接受精于此道者的分析,可以機會去觀察分析者的技藝微妙之處,但,只能用于個人!边@就是精神分析療法的局限性,只能用于個人,至少,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發(fā)現(xiàn)團體精神分析。
正如弗洛伊德所言,精神生活是復雜的有機體最后發(fā)展的結晶。治療患者,首先接觸的就是患者的精神生活。由此看來,信仰、宗教、巫術等在某種程度上有一定的心理治療作用。所謂存在即有合理之處。
而后,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要供給精神病學以心理的基礎。我的個人理解是:在當時,精神分析填補了醫(yī)學精神病學對于癥狀如何發(fā)生、如何組成、如何聯(lián)系等解釋上的空缺。
弗洛伊德認為,精神分析有兩個信條足以觸怒全人類:其一,它和人類的理性的成見相反;其二,和人類的道德或美育的成見相沖突。這些成見,有情緒的力量作基礎。
精神分析第一個令人不快的命題是:心理過程主要是潛意識的,至于意識的心理過程,則僅僅是整個心靈的分離部分和動作。精神分析否認“心理的即意識的”這一說法,認為心靈包含感情、思想、欲望等作用,而思想和欲望可以是潛意識的。比如,價值觀。第二個命題,則是關于性的沖動,包括廣義的和狹義的。弗洛伊德認為,性的沖動是神經癥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精神分析認為:文化的造成,源于性本能。人類將性的精力升華,即舍卻性的目標,而轉向他種較高的社會的目標,但由此造成的組織是不大穩(wěn)固的。因為性沖動不易控制;性力如果一旦放肆,回復到它原來的目標,社會文化就將遭受到最大的危機。但社會不愿承認性欲社會發(fā)展的關系,不愿承認性本能的勢力或性生活的重要,為了克制,對性避而不談。
以上是《精神分析引論·第一編·第一講》的讀書筆記。歡迎交流。作者: 丁美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dushubiji/913551.html

相關閱讀:《格列佛游記》讀書筆記2000
《美術教育與人的發(fā)展》讀書筆記
《培根隨筆》讀書筆記
《基督教神學思想史》讀書筆記(3)
《153天的寒冬》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