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市杏南中學高二10月月考政治(文)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試卷說明:

杏南中學高二10月月考政治(文)試題一、單項選擇題:(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把最符合題意的答案填寫到答題卷中的表格,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2分,共80分)。1.9月14至16日,第五屆中國葫蘆文化藝術節(jié)在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舉行,文化節(jié)期間,將舉辦葫蘆技藝大賽、葫蘆文化藝術展、大型葫蘆交易等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主要表明:A.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 B.人類的全部精神活動都是文化C.文化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D.文化的力量是無與倫比的2.晉東南一帶的民歌,調式古樸;晉東北地區(qū)的民歌,音調高亢,有雄渾之感;晉南地區(qū)的民歌,時代氣息濃郁,感情熱烈;晉中地區(qū)的民歌,靈活自由、富于變化。山西民歌的這些特點表明:A.不同區(qū)域的文化呈現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B.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C.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 D.文化現象無處不在3.為了更好地傳承徽州文化,黃山市啟動“百村千幢”古民居保護利用工程。有關專家指出,這樣做不僅可以守住古村落、古民居的“筋、骨、肉”,還可以傳承徽州文化的“精、氣、神”,真正使古村落、古民居流傳后世。這說明:A.文化是人類特有的現象 B.社會文化離不開物質載體C.傳統(tǒng)建筑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D.文化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4.我們的國家之所以偉大,我們的民族之所以偉大,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化。下列屬于文化活動的是:A.9月7日,云貴交界發(fā)生5.7級地震,給彝良縣及周邊地區(qū)造成了重大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B.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月24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C.10月5日, 2012“紫荊杯”兩岸四地青少年書畫大賽頒獎典禮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D.9月29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會見30位新任駐華大使5.孔雀開屏,不是為了讓其他的鳥兒欣賞它美麗的羽毛;蝴蝶翩翩起舞,不是為了擺動舞姿供他人欣賞;蜜蜂筑造蜂房,也不是為了展現建筑藝術的精巧。只有人才會為了自己和他人的精神愉悅,去從事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這說明:A.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    B.文化是人的一種素養(yǎng)C.文化是一種精神社會力量    D.文化是人區(qū)別于動物的根本標志6.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橫渡瓊州海峽來到海南。他們在這方熱土繁衍生息,創(chuàng)造了璀璨的文化:華美絕倫的黎族織錦,造型獨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殼等制作的樂器……其中,鉆木取火、低溫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織錦等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由此可見,黎族文化:①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②具有悠久的歷史,是黎族人民長期社會實踐的產物③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質是由海南地理環(huán)境決定的④具有強大生命力,是海南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根本動力A.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7.從“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軍”,再從“糖高宗”到“油你漲”、“蘋什么”接力不斷,新詞也層出不窮,再到“辣翻天”、“棉花掌”、“藥你苦”,漲你沒商量……在對物價的戲說中,透露著網民的無奈。這說明: A.文化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B.文化是經濟的反映C.文化是經濟發(fā)展的基礎 D.外來文化嚴重沖擊中國傳統(tǒng)文化8.的美國總統(tǒng)大選前,考慮到文化因素對競選獲勝具有重要意義,民主黨和共和黨都圍繞著文化問題展開了一系列的宣傳,以期搶占文化的“橋頭堡”。這體現了:A.文化是政治的基礎 B.文化與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C.文化是一種現實的物質力量 D.文化教育對政治起促進作用9.某市文化底蘊濃厚,風箏、剪紙工藝盛行,名人故居、人文景觀較多,旅游資源潛力巨大。該市針對本地資源優(yōu)勢,因地制宜,面向市場,剪紙、風箏生產流行的村,以這些工藝引領經濟發(fā)展;有旅游資源的則以旅游及相關產業(yè)帶動經濟發(fā)展,讓發(fā)展的成果惠及全市人民。這種現象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 ②文化能增強精神力量,激勵人們不斷創(chuàng)造美好幸福生活 ③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芪幕a業(yè)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精神產品和精神財富,對于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作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0.為提高人大代表審議“一府兩院”工作報告的質量,科學地提出代表議案、建議、批評和意見,某市人大常委會對參加“兩會”人大代表進行了會前履職培訓。對人大代表進行會前履職培訓是因為: ①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②人大代表是國家權力的直接行使者③人們參與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養(yǎng)④文化對政治具有反作用A.②③④B.①④C.①③④D.②③11.改革開放30多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本著“跳起來打棗、打大棗”的工作思路,實現了“小省區(qū)辦大文化”的奮斗目標。小省區(qū)可以辦大文化充分說明:A.經濟決定文化,文化是對經濟的反映B.文化發(fā)展完全可以脫離經濟條件的制約C.文化可以推動經濟的發(fā)展D.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讀右圖兩副漫畫,回答~題。.圖一漫畫表明了A.經濟與文化相互決定、不可分開B.經濟發(fā)展與文化互為載體C.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相互促進D.文化決定經濟,經濟反作用于文化.圖二漫畫蘊涵的道理是A.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得到大幅度提高B.經濟發(fā)展對人們文化素養(yǎng)提高沒有多大關系C.文化素養(yǎng)高低對人們收入水平提高影響不大D.物質上的富有并不意味著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A.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B.自學科學知識C.社會科學知識 D.語音和文字水平17.漫畫《中“頭彩”》從一個側面說明A.文化對社會發(fā)展具有深刻影響B(tài).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C.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D.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fā)展具有深遠持久的影響.“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在詩人白居易眼中,有如醉人畫卷,讓人流連忘返。當地時間6月24日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第35屆世界遺產委員會上,中國“杭州西湖文化景觀”順利通過審議,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該文化景觀申遺成功,是因為它(  )①體現著民族文化的魅力②能夠展現中華文化的獨特性③能夠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④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資源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④2.中國的“絲綢之路”有“南方絲綢之路”“北方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這些絲綢之路既是重要的貿易商道,也是承載沿途多種文化形態(tài)互相交流、彼此影響的文化長廊。材料表明(  )①人口遷徙就意味著大規(guī)模的文化傳播②商貿活動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之一③在古代,中華文化曾源源不斷地向外輻射和傳播④商品交換中也蘊涵著文化交流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月16日,中國木版年畫展在哈薩克斯坦中央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幕,一批批參觀者在零距離觸摸中,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這表明(  )A.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間的差異在不斷縮小B.中哈兩國人民的價值觀正在趨同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D.世界各國都遵循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世界文字豐富多彩,這反映了(  )A.文化的繼承性和發(fā)展性B.文化的多樣性和民族性C.文化的傳承性和創(chuàng)新性D.文化的穩(wěn)定性與時代性.數千年來中國文化遵循“和而不同”的法則才使得華夏不僅數千年文脈未斷,而且歷久彌新,成為人類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文化交流,崇尚“和而不同”,要求(  )①尊重文化的多樣性②不同文化相互借鑒、和平相處、共同發(fā)展③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④各民族的文化最終融合成一種文化A.①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截至6月底,中國網民規(guī)模達到4.85億,較2010年底增加2770萬人。互聯網已成為人們生活、工作、學習不可或缺的工具,正對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深刻影響。上述材料說明(  )A.大眾傳媒能夠最大限度地超越時空的局限B.大眾傳媒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C.文化在交流中傳播D.文化傳播的途徑多種多樣.《詩經》等文化作品的產生與當時所處的時代密切相關,當時正是社會經濟迅速發(fā)展的時期,也是封建制度逐漸代替奴隸制度的時期。這表明(  )①經濟是基礎,決定著文化②文化反作用于經濟③文化發(fā)展與經濟發(fā)展始終保持一致④社會制度的更替能影響文化的發(fā)展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2月首屆中國十大孝子評選揭曉,這次評選歷時60天,遍及全國百座城市,得到了全社會的積極參與和高度認同。全國有數萬人被推薦為孝子,上百萬人參與投票和評論,近兩億網友參與,最終百位感人孝子入圍;卮7~8題。.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孝道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社會和個人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表明(  )A.傳統(tǒng)文化促進社會和個人的發(fā)展B.傳統(tǒng)文化是指在一定社會群體中約定俗成、世代相傳的風尚、禮節(jié)和習慣C.傳統(tǒng)文化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D.傳統(tǒng)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在新形勢下,要讓孝文化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為此,我們要(  )①對其全面認識,取其精華,去其糟粕②要讓這一民族精神的火炬發(fā)揚光大③在繼承的基礎上發(fā)展,在發(fā)展的過程中繼承④不斷豐富和發(fā)展孝文化,使之與社會相適應,體現時代性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中國是個書法大國,拿起鼠標以后,也不能忘了筆桿。”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  )A.對待傳統(tǒng)文化,我福建省廈門市杏南中學高二10月月考政治(文)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943488.html

相關閱讀:天津市天津一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