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做題技巧:碳族方面試題的解題方法與技巧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考復習 來源: 高中學習網


  金點子:

  化學基本概念較多,許多相近相似的概念容易混淆,且考查時試題的靈活性較大。如何把握其實質,認識其規(guī)律及應用?主要在于要抓住問題的實質,掌握其分類方法及金屬、非金屬、酸、堿、鹽、氧化物的相互關系和轉化規(guī)律,是解決這類問題的基礎。

  經典題:

  例題1 :(2001年全國高考)下列過程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

  A.甘油加水作護膚劑                 B.用明礬凈化水

  C.烹魚時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減少腥味,增加香味

  D.燒菜用過的鐵鍋,經放置常出現(xiàn)紅棕色斑跡

  方法:從有無新物質生成,對題中選項分別進行分析。

  捷徑:充分利用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對四種物質的應用及現(xiàn)象進行剖析知:甘油用作護膚劑是利用了甘油的吸水性,不涉及化學變化。明礬凈化水,是利用了Al3+水解產生的Al(OH)3膠體的吸附作用;烹魚時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減少腥味,增加香味,是兩者部分發(fā)生了酯化反應之故;燒菜用過的鐵鍋,經放置出現(xiàn)紅棕色斑跡,屬鐵的吸氧腐蝕。此三者均為化學變化。故選A。

  總結:對物質性質進行分析,從而找出有無新物質生成,是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

  例題2 :(1996年上海高考)下列電子式書寫錯誤的是  (    ).

  方法:從化合物(離子化合物、共價化合物)-→原子的電子式-→得失電子-→化合物或原子團電子式,對題中選項逐一分析的。

  捷徑:根據(jù)上述方法,分析CO2分子中電子總數(shù)少于原子中的電子總數(shù),故A選項錯。B項中N與N之間為三鍵,且等于原子的電子總數(shù),故B正確。C有一個負電荷,為從外界得到一個電子,正確。D為離子化合物,存在一個非極性共價鍵,正確。以此得正確選項為A。

  總結:電子式的書寫是中學化學用語中的重點內容。此類試題要求考生從原子的電子式及形成化合物時電子的得失與偏移進行分析而獲解。

  例題3 :(1996年上海高考)下列物質有固定元素組成的是   (    )

  A.空氣        B.石蠟       C.氨水       D.二氧化氮氣體

  方法:從純凈物與混合物進行分析。

  捷徑:因純凈物都有固定的組成,而混合物大部分沒有固定的組成。分析選項可得D。

  總結:值得注意的是: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及有機同分異構體(如二甲苯)混在一起,它們雖是混合物,但卻有固定的元素組成。此類試題與純凈物和混合物的設問,既有共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來源:教育聯(lián)展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kao/295962.html

相關閱讀:名師總結:高考每科多得10分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