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第二輪復習攻略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考復習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前言:通過第一輪的復習,考生基本已經掌握了物理學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及其一般的應用。同時對教材內容進行了查漏補缺,掃除了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因此在第二輪復習中,應以專題復習為主,突出知識的橫向聯系與延伸、拓展,在解題方法和技巧上下工夫,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自己在第一輪復習的基礎上,學科素質得以明顯提升。
  
  一抓主干知識編織知識網絡化
  
  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識是力學和電磁學部分,在各部分的綜合應用中,主要以下面幾種方式的綜合較多:
  
 、倥nD三定律與勻變速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的綜合(主要體現在動力學和天體問題、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運動、通電導體在磁場中運動,電磁感應過程中導體的運動等形式);
  
 、谝詭щ娏W釉陔妶觥⒋艌鲋羞\動為模型的電學與力學的綜合,如利用牛頓定律與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解決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的運動、利用牛頓定律與圓周運動向心力公式解決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利用能量觀點解決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
  
 、垭姶鸥袘F象與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綜合,用力與運動觀點和能量觀點解決導體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問題;
  
  ④串、并聯電路規(guī)律與實驗的綜合(這是近幾年高考實驗命題的熱點),如通過粗略地計算選擇實驗器材和電表的量程、確定滑動變阻器的連接方法、確定電流表的內外接法等。對以上知識一定要特別重視,盡可能做到每個內容都過關,絕不能掉以輕心,要分別安排不同的專題重點強化,這是我們二輪復習的重中之重,希望在這些地方有所突破。
  
  這幾個知識點是整個高中物理學科的主線,在抓住主線的前提下,對基礎知識進行集中提煉、梳理和串聯,將隱藏在紛繁內容中的最主要的概念、規(guī)律、原理以及知識間的聯系整理出來,形成自己完整的知識體系和結構,使知識在理解的基礎上高度系統(tǒng)化、網絡化,明確重點并且力爭達到熟練記憶。
  
  舉例:以知識內容為標準
  
  以知識內容為標準,可以以“力與運動”“功和能”“場物質”“電路分析(包括電磁感應現象)”“波動理論”“光現象”“原子和原子核”等為線索,打通各章、各塊內容,構建新的知識網絡。
  
  例如“功和能”知識網絡,這是高中物理主干知識之一,它貫徹了力學、電學、熱學、光學、原子和原子核各部分的內容。根據高中物理內容的特點和教學要求,其知識網絡(用框圖形式呈現)可以按以下思路進行構建。
  
 。1)功的計算式:W=F?lcosα、W=q?U、W=UIt.
  
 。2)能的種類:機械能(包括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電勢能、內能(包括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光量子能、氫原子能級、核能等。
  
 。3)功能關系: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
  
  ①典型關系式:
  
 、诘湫瓦^程:
  
  系統(tǒng)克服滑動摩擦力做的功,量度有多少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在電路中,電流做的功,量度有多少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在電磁感應現象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量度有多少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二構造圖像模型力圖突破難點
  
  像在表述物理規(guī)律或現象時更是直接明了,而近年來高考對圖像要求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高。對于圖像,同學們應從四個方面去細心揣摩:(1)坐標軸的物理意義;(2)斜率的物理意義;(3)截距的物理意義;(4)曲線與坐標軸所圍面積的物理意義。另外,圖像也包括分析某個物理問題畫出的過程分析草圖。很多高考題若能畫草圖分析,方程就在圖中。可以將原來散見于力學、熱學、電學、光學等章節(jié)的圖像,如v-t圖、p-v圖、U-I圖、F-S圖、T2/4-L圖、Ek-v圖等進行對比分析,再將這些零散的知識點綜合起來,從圖像的縱軸、橫軸的含義,截距,斜率,曲直,所圍面積等諸多方面全方位認識圖像的物理意義,同時,要學會畫圖,把作物理過程分析的圖像作為建立關系、列方程的依據。要注意畫圖、看圖和建立方程之間的聯系,爭取最終能從靜態(tài)圖中聯想到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由動態(tài)圖中能看到瞬時的狀態(tài)圖景。這樣對難點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應用能力會有大幅度提高。
  
  舉例:以物理模型為標準
  
  以物理模型為標準,可以以“物質模型”“過程模型”“問題模型”等為線索,構建知識和方法網絡。例如以“過程模型”為線索,根據高中物理學習內容及教學要求,構建知識網絡可以按以下思路進行。
  
 。1)機械運動
  
  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典型實例:自由落體運動和豎直上拋運動)、簡諧運動(典型實例:彈簧振子);
  
  曲線運動:拋物線運動(典型實例:平拋運動、斜上拋運動和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運動)、圓周運動(典型實例:人造衛(wèi)星和天體運動、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運動);
  
  機械波(典型實例:聲波)。
  
 。2)感應電流的產生:“感生”過程、“動生”過程。
  
  (3)理想氣體狀態(tài)變化:等溫變化、等壓變化、等容變化等。
  
 。4)內能的改變:做功和熱傳遞。
  
 。5)玻爾氫原子能級躍遷:輻射或吸收光子。
  
 。6)原子核反應:α和β衰變、人工轉變、重核裂變、輕核聚變。
  首頁上一頁12下一頁末頁共2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kao/886161.html

相關閱讀:高考百日沖刺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