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山東高考理綜卷生物試題解讀與點析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2010年全國高考山東卷理科綜合生物試題與往年相比,試題結構和往年基本相同、質量穩(wěn)中有升、更重視能力考查,對素質的考查有進一步加強的趨勢。①生物選擇題相對靈活。第1~8題,著重考查考生運用所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非選擇題的細節(jié)考查和能力要求要高了一些。第26、27、34、35題重點考查考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實驗探究能力和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等。②難度適中,區(qū)別度比09年要好一些。8個選擇題,易、中、難題比例約為4:3:1;非選擇題均采取了分步設問、分層遞進,分步給分的設計,有效降低試題的難度,提高了區(qū)分度。大題中的第⑴問,難度較低便于考生穩(wěn)定情緒,后面的難度依次加大,對考生的素質要求漸高,符合選拔性考試的要求。山東卷生物試題總特點有三:

 

1.1貼近教學實際,重視雙擊考查

        

重視對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對教學實際的關注。山東卷生物試題再現(xiàn)對對中學生物學基礎知識的考查的重視。如,第1題,主要以細胞分化、衰老和凋亡為考點,盡管這些生命活動的現(xiàn)象、過程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細胞的代謝和信息傳遞并最終受基因的表達調控。選項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變、細胞分化、膜物理損傷等,四個選項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現(xiàn)過,作答時要求考生能透過現(xiàn)象分析本質,辨明內、外因關系,答案均隱含于教材之中。第2題,考查考生對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概念模型的理解程度。第5題,以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為主要考點,選項A考查酶(蛋白質)的合成場所,選項B考查膜執(zhí)行特定功能時的變化,選項C則要用題干信息進行分析,選項D要聯(lián)系細胞凋亡的特點。第7題以放射性標記實驗技術為載體,考查考生對染色體、染色單體、DNA、脫氧核苷酸鏈等概念間關系的辨析。第26題,以用猴進行的科學實驗為情境材料,該題考查學生對人體神經調節(jié)的結構基礎和調節(jié)過程、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體溫調節(jié)、水鹽調節(jié)、血糖調節(jié)及神經體液調節(jié)在維持穩(wěn)態(tài)中的作用等基礎知識的掌握。第27題,以果蠅的遺傳學實驗為主線,綜合考查考生對孟德爾的基因分離定律、自由組合定律、伴性遺傳、配子形成與減數(shù)分裂、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等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選做部分考查內容全面,幾乎涵蓋考試說明的所有考點。所有這些都是中學教材的核心內容,符合中學教學實際。

 

1.2 凸顯主干知識,注重能力考查

 

必修與選修

模塊

分值

占生物總分的比例

必修部分

分子與細胞

19分

26.03?

遺傳與變異

22分

30.13?

穩(wěn)態(tài)與環(huán)境

24分

32.87?

選修部分

8分

10.96?

1.2.1生物試題考查的重點仍然是新陳代謝、調節(jié)免疫等主干知識。絕大多數(shù)考點是Ⅱ級要求,選修題目少數(shù)幾個屬Ⅰ級要求。具體模塊分值與比例如表:

 

①考點都是支撐學科知識體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內容。

 

選擇題1~8題,涉及到細胞結構、細胞代謝、細胞分裂、細胞分化、細胞衰老與細胞凋亡、種群的出生率與死亡率、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基因突變與DNA復制等內容;第26題,全面考查動物穩(wěn)態(tài)調節(jié)的有關內容;第27題,全面考查遺傳的分離定律、伴性遺傳、自由組合定律及實驗探究能力;第34題和第35題,考查了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微生物的培養(yǎng)、酶的應用、PCR技術、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胚胎工程等重要內容。這些內容都是《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中要求重點掌握的內容,屬核心主干知識。

 

②試題突出對主干知識考查,同時還兼顧對各考點的覆蓋面。在三個必修模塊的17個主題內容中,合理分布考點,恰當設計,試題已覆蓋了16個。選修1共3個主題,試題已全部覆蓋。選修3共4個考查點,試題覆蓋了其中3個。

 

③試題對不同主干知識點考查比例差別比較大。如,試題中有關動物生命活動調節(jié)部分考查比例比較大,而植物激素調節(jié)考查比較很小。再如,與生活、生產聯(lián)系比較密切的細胞代謝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酶等重點內容分今年沒有出大題,而且在選擇題中所占比例很小,這讓很多考生感覺很意外和失望。而遺傳變異部分的大題幾乎是每年高考中的難題,第27道大題中的三道小題全是跟遺傳有關的內容,尤其是27題的第⑴小題盡管考點不難,但是考查的內容涉及到連鎖現(xiàn)象,并要求畫出雄配子基因組成示意圖,有些考生從心理上感覺到有點壓力,這可能是考生感覺生物試題有些偏難的原因。

 

1.2.2著眼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生物試題題干簡練、情境新穎、形式多樣,整個試題體現(xiàn)對考生多種能力的考查:涉及到識圖以及圖文的轉換能力,分析坐標曲線能力,準確獲取信息能力,分析推理能力,以及理解綜合運用能力和設計以及探究能力等;試題還沿著研究思路體現(xiàn)出了生物學科的研究方法。這種考題能有效的區(qū)分考生的層次,是今年生物試題最大的亮點。如:

 

第1題,看似簡單,但需考生對細胞分化、細胞衰老、細胞凋亡、細胞癌變等主干知識的實質有準確理解,經綜合分析后才能得出正確答案。第2題,以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主干知識為考點,考查學生對生物進化理論的理解程度,考查考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8題,以種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變化曲線為載體,考查學生獲取與處理信息及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第27題,主要考查遺傳的分離定律、伴性遺傳、自由組合定律與遺傳方式的探究實驗,試題設計巧妙,層次分明,其中3個小題相對獨立,提供的信息豐富,在考查核心知識的同時較全面地考查了《考試說明》中要求的各種能力,即獲取與處理信息的能力、理解與綜合運用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

 

1.2.3  凸顯探究能力考查,倡導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

 

①2010年生物實驗題,情境比較新穎,以探究性課題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實驗與探究能力。能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實驗方法與技術,有目的地滲透到新情境實驗方案的設計中。注重了對實驗思想、方法手段、實驗技巧以及實驗探究等能力的考查;重視了科學發(fā)現(xiàn)過程和實驗設計思路。

 

選擇題第7題,用放射性標記實驗為載體,考查考生對DNA復制和細胞分裂過程的理解程度。第26題,以“實驗猴”的實驗為主線的探究題:考查學生對反射弧、體溫調節(jié)、血糖調節(jié)、水鹽調節(jié)等有關維持動物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內容進行全面考查。要求學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重點考查考生的綜合分析與判斷能力。題目的背景來自課本中著名的美國科學家摩爾根先生,“關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實驗證據(jù)”中的實驗素材,實際上這個實驗是從課本實驗的變示來考察。雖是實驗情景,但其中的現(xiàn)象都能在人體發(fā)生,使考生感覺就像是在探究人體生理功能,增強了考生探索生命奧秘的興趣?忌灰J真審題應該能順利作答;但由于題干的情境比較新穎,有些考生可能受干擾,影響了設計思路而丟分。27題第⑶問,通過創(chuàng)設致死基因和致死突變新情境,要求考生設計實驗步驟,并探究實驗結果,有效考查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學素養(yǎng),很好地體現(xiàn)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

 

②試題較好地體現(xiàn)了對知識遷移與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要求?疾榭忌拇藢W彼用,活學活用,將學到的知識靈活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的能力。

 

第6題,以動物利用食物的過程為情景,以能量流動為考點。中學教材僅給出了能量在各營養(yǎng)級間逐級遞減的規(guī)律,并未給出詳細的能量損失過程。本題提供的情景材料是一個普通模型,它可應用于任何一種動物,包括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根據(jù)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考生對基本知識點的理解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生產實踐問題的能力。27題中的第⑴題,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景,考查考生對孟德爾基因分離定律以及基因與染色體關系的掌握情況。試題的設計與教材中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不同,該題展示的是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測交實驗結果卻是1:1。試題給出的信息看似與學生的已有知識發(fā)生了沖突,其實在深層次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與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考查考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斷出兩對基因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一切問題便迎刃而解。另外,本題要求圖示個體基因型,體現(xiàn)了《考試說明》中“用圖表形式準確描述生物學概念”的能力要求,這也是今年生物試題考查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又一新舉措。

 

1.3關注科技發(fā)展,注重科學素養(yǎng)

 

大多數(shù)題目都是在一個新穎的、具體的情景下設問,要求考生應用學到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分析解決問題,這集中體現(xiàn)了《生物新課程標準》里提出的“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理念,凸顯了對能力和科學素養(yǎng)的考查。

 

①試題特別注重對考生科學素養(yǎng)的考查。2010年正值摩爾根發(fā)現(xiàn)白眼果蠅和果蠅作為模式生物100周年,摩爾根創(chuàng)新性的實驗設計成功證明了基因以線性形式排列在染色體上,發(fā)現(xiàn)了伴性遺傳現(xiàn)象,提出了基因的連鎖與互換定律。27題,以果蠅的相關研究作為情景材料,綜合考查考生的遺傳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引導學生重視生物科學發(fā)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生命科學研究的濃厚興趣。第34題,以生物柴油為切入點,與當前全球面臨的能源危機、生物質能利用、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等熱點問題聯(lián)系。第35題以試管牛為切入點,與當前畜牧業(yè)發(fā)展、生物制藥發(fā)展以及轉基因技術密切聯(lián)系。這些題目在功能上不僅考查了考生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而且還能引導和激發(fā)考生關注科技和社會發(fā)展中有重大影響和意義的生物學新進展,增加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②選修考查點較往年增多,題目設置也注重了一定的開放性。這也是試題的難度也稍微增加的緣由。

 

總之,2010年山東理綜生物卷試題立意較新穎、知識密度高;試題內容理論聯(lián)系實際,貼近考生、貼近時代、貼近社會,符合高中教學實際;試題設計有創(chuàng)意,靈活且整合性強。這份理綜生物卷集中反映了新課程的基礎性、創(chuàng)造性、選擇性和時代性等特征,充分體現(xiàn)“能力立意”的特點,凸顯了對理解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綜合運用能力和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達到了考基礎、考能力、考素質、考潛能的選拔目標;也定將會積極引導山東省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11407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