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密★啟用前 江西省鷹潭市2019-2019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質量檢測生物試題
注意:1. 本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 2. 請考生將答案直接填在答題卷上,收卷時只收答題卷
第Ⅰ卷(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下列物質與其基本組成單位,對應有誤的是( )A.抗體——氨基酸 B.糖原——葡萄糖C.RNA——核糖核苷酸 D.脂肪——磷脂2.用含32P的磷酸鹽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動物細胞,一段時間后,細胞的結構以及化合物中均具有放射性的是 ( )①脫氧核糖 ②核膜 ③ATP ④脂肪 ⑤RNAA.①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⑤3.如右圖所示,圖中功能多、聯(lián)系廣的細胞結構A是指 ( )A.高爾基體膜 B.葉綠體膜C.內(nèi)質網(wǎng)膜 D.液泡膜4.下列關于ATP、ADP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參與ATP形成的元素包括C、H、O、N、PB.葉綠體中ADP由葉綠體基質向類囊體膜運動,ATP則是向相反方向運動C.洋蔥表皮細胞產(chǎn)生ATP的結構是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D.ATP的A代表腺嘌呤,T代表三個,P代表磷酸基團5.細胞分化前后不會發(fā)生改變的是 ( )A.細胞核基因 B.形態(tài)結構 C.生理功能 D.基因的活動狀態(tài)6.下列各組性狀中,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 )A.豌豆的高莖與綠色豆莢 B.人的正常色覺與紅綠色盲C.羊的黑毛與兔的白毛 D.同一個人的黑發(fā)與白發(fā) 7.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是( )A.子二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 B.子二代性狀的分離比為3:1C.測交后代性狀之比不為1:1 D.等位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8.下圖所示的DNA分子中脫氧核苷酸的配對連接方式中正確的是( )
9.下圖表示一個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行為變化的不同情況。在整個細胞周期中,染色體行為的變化順序是 ( )A.①④⑤③② B.②③①④⑤ C.①⑤④③② D.⑤④③②①10.鹽堿地中生活的某種植物,其液泡膜上有一種載體蛋白,能將細胞質中的Na+逆濃度梯度運入液泡,減輕Na+對細胞質中酶的傷害。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Na+進入液泡的過程屬于主動運輸B.細胞質中過多的Na+可能影響酶蛋白的分子結構C.該載體蛋白作用的結果使植物細胞吸水能力減弱D. 該載體蛋白作用的結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鹽性11.青桐木是一種多用途油料植物。研究者選取長勢一致、無病蟲害的青桐木幼苗隨機均分為4組,用均質土壤盆栽,放在自然光照下的塑料大棚中培養(yǎng),每10天輪換植株的位置,測量并計算相關的數(shù)據(jù),結果如下表。相關敘述不合理的是( 。組別 處理方式 葉綠素 (mg•cm-2) 光合速率(molCO2•cm-2•h-1)土壤含水量 氮肥 1 80% - 216.09 12.112 80% + 475.27 19.263 30% - 449.06 15.034 30% + 529.18 14.09注:“+”表示施氮肥;“-”表示不施氮肥A.實驗目的是探究土壤含水量和施氮肥處理與否對青桐木光合速率和葉綠素含量的影響B.每10天輪換植株的位置是為了控制實驗的無關變量C.2組與1組對比,光合速率高的原因可能是葉綠素含量增加,光反應增強D.4組與3組對比,光合速率低的原因可能是施氮肥后,根吸收水分增加,葉片氣孔開放程度降低12.右圖表示物質進出小腸上皮細胞的過程示意圖。其中●、▲的個數(shù)代表分子(離子)的濃度。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葡萄糖通過主動運輸?shù)男问竭M入此細胞,需要消耗ATPB.葡萄糖被運出此細胞的速率受O2濃度的影響C.鈉離子通過協(xié)助擴散的方式進入此細胞,不需要消耗ATPD.鈉離子進入細胞的速率與細胞膜上的相應載體數(shù)量有關
13.下列是研究乳糖酶催化乳糖水解的相關實驗,實驗條件均為最適,實驗結果如下:實驗一(乳糖濃度為10%) 實驗二(酶濃度為2%)酶濃度 相對反應速率 乳糖濃度 相對反應速率0 0 0 01% 25 5% 252% 50 10% 504% 100 20% 655% 200 30% 65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實驗一若繼續(xù)增加酶濃度,相對反應速率不再加大B.實驗一若增加乳糖濃度,相對反應速率將降低C.實驗二若繼續(xù)增大乳糖濃度,相對反應速率不再加大D.實驗二若將反應溫度提高5℃,相對反應速率將增大14.南瓜所結果實中白色(A)對黃色(a)為顯性,盤狀(B)對球狀(b)為顯性,兩對 基因獨立遺傳。若讓基因型為AaBb的白色盤狀南瓜與“某南瓜”雜交,子代 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如圖所示,則“某南瓜”的基因型為( )A.AaBb B.Aabb C.a(chǎn)aBb D.a(chǎn)abb15.洋蔥根尖有絲分裂中期細胞中,都不存在的一組結構是( )A.赤道板、紡錘體、核仁 B.核膜、葉綠體、細胞板C.染色體、中心體、紡錘體 D.染色體、細胞壁、紡錘體16.下列實驗操作能夠達到預期結果的是( )A.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和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都可以用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作實驗材料B.在“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shù)年P系”實驗中,計算紫紅色區(qū)域的體積與整個瓊脂塊的體積之比,能反應NaOH進入瓊脂塊的速率C.在“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實驗中,用澄清的石灰水,可準確判斷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D.在“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統(tǒng)計每一時期細胞數(shù)占計數(shù)細胞總數(shù)的比例,能比較細胞周期各時期的時間長短17.右圖為某家庭的遺傳系譜圖,Ⅱ5為一對基因控制的遺傳病患者,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不合理的是( ) A.Ⅱ3是攜帶者的概率為1/2B.患病男孩的父親不一定是該致病基因的攜帶者C.Ⅱ5可能是白化病患者或色盲患者 D.若Ⅰ2攜帶致病基因,則Ⅰ1、Ⅰ2再生一個患病男孩的概率為1/818.在家鼠的遺傳實驗中,一黑色家鼠與白色家鼠雜交(家鼠的毛色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且獨立遺傳),F(xiàn)1均為黑色。F1雌雄個體進行交配得F2,F(xiàn)2中家鼠的毛色情況為黑色:淺黃色:白色=9:6:1,則F2淺黃色個體中純合子比例為( ) A.1/3 B.1/8 C.1/4 D.1/219.果蠅紅眼對白眼為顯性,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果蠅缺失1條IV號染色體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條則致死。一對都缺失1條IV號染色體的紅眼果蠅雜交(親本雌果蠅為雜合子),F(xiàn)1中( )A.染色體數(shù)正常的紅眼果蠅占1/4 B.染色體數(shù)正常的白眼果蠅占1/4C.缺失1條IV號染色體的白眼果蠅占1/4 D.缺失1條IV號染色體的紅眼果蠅占3/820.肺炎雙球菌有許多類型,有莢膜的有毒性,能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敗血癥,無莢膜的無毒性。下圖所示的是細菌的轉化實驗,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 A.能導致小鼠死亡的有A、D兩組B.通過D、E兩組對照,能說明轉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質C.D組產(chǎn)生的有毒性的肺炎雙球菌能將該性狀遺傳給后代D.D組產(chǎn)生的后代只有有毒性的肺炎雙球菌21.在生物實驗中,可以根據(jù)與某些化學試劑所產(chǎn)生的顏色反應,檢測生物組織中的有關有機化合物的存在。下列實驗內(nèi)容正確的是( )A.檢測成分:還原糖 檢測試劑:斐林試劑 部分實驗步驟:甲、乙液等量混勻后,注入到待測組織樣液中 顏色變化:磚紅色B.檢測成分:脂肪 檢測試劑:蘇丹Ⅲ染液 部分實驗步驟:將花生子葉切片染色后,制成臨時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 顏色變化:橘黃色C.檢測成分:蛋白質 檢測試劑:雙縮脲試劑 部分實驗步驟:A、B液混勻后,注入到待測組織樣液中,并進行隔水加熱 顏色變化:紫色 D.檢測成分:酒精 檢測試劑:重鉻酸鉀溶液 部分實驗步驟:將重鉻酸鉀溶液與濃硫酸混合后加入酒精中,搖勻 顏色變化:灰綠色 22.右圖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環(huán)境因素影響下光合速率變化的 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t1→t2,葉綠體類囊體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且水光解加快、O2釋放增多B.t2→t3,暗反應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時刻增加CO2濃度, 光合速率將再提高C.t3→t4,光照強度不變,光合速率提高是由于光反應速率不變、暗反應增強的結果D.t4后短時間內(nèi),葉綠體中ADP、Pi和C3化合物的含量升高,C5化合物的含量降低23.圖1是某細胞部分結構模式圖。圖2是某一生物體內(nèi)部分細胞分裂過程中的染色體變化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1所示的細胞是動物細胞B.圖2中染色體變化,在癌細胞中可能出現(xiàn)的有a、cC.圖1結構③的基質中,[H]、O2結合形成水并釋放大量能量D.若圖1細胞能合成、分泌蛋白質,則其部分過程包括:⑤→④→③→①24.如圖為兩種高等動物體內(nèi)與細胞分裂有關的一組圖像,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A.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可發(fā)生在曲線圖的d過程和圖③中 B.細胞①可能對應曲線圖中的a時期 C.細胞②可能對應曲線圖中的c時期 D.細胞④可能對應曲線圖中的e過程25.果蠅的體細胞中有4對染色體,在精子的形成過程中,會出現(xiàn)兩次染色體排列在細胞中央和兩次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第一次與第二次染色體排列在細胞中央時細胞內(nèi)的染色體數(shù)目分別是8和4B.第一次與第二次染色體排列在細胞中央時細胞內(nèi)染色體形態(tài)分別是5種和4種C.第一次與第二次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時,染色體數(shù)目分別是8和4D.第一次與第二次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時,染色體形態(tài)分別是5種和4種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
26.(11分)下圖甲為某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圖乙是某高等動物細胞亞顯微結構示意圖,圖丙是該動物體內(nèi)5個不同分裂時期細胞圖。請據(jù)圖回答以下問題:
(1)圖甲中[A]表示細胞壁,其化學成分主要是 ;在細胞分裂末期,新細胞壁的形成與圖中[D] 有關。(2)當甲細胞處于質量分數(shù)為30%的蔗糖溶液中會發(fā)生滲透失水,與此相關的主要結構是[B] 。(3)研究表明,結構②的功能越復雜,其上的 種類和數(shù)量就越多。K+在進入乙細胞時,需要消耗細胞質基質以及[ ] (填序號和名稱)提供的能量。(4)在丙圖中:不含同源染色體的是 (填字母),[⑩]染色體上有 個DNA分子。屬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特有的圖像的是 ,細胞分裂時星射線的形成與乙圖中[ ] (填序號和名稱)密切相關。(5)由于原癌基因和 發(fā)生突變,乙細胞變成癌細胞,往往容易分散和轉移,這主要是由于細胞膜上的 等物質減少所致。
27.(13分)甲圖是某植物葉肉細胞內(nèi)光合作用過程的圖解,乙圖是在不同溫度條件下植物分別在光照和黑暗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和釋放量。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進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葉綠體的______________上,進行光合作用的酶分布在葉綠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取葉綠體中的色素使用的試劑_________,用___________法分離色素一般使用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當光能減弱時,④產(chǎn)生的速率一般也會減少,請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寫出甲圖中物質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4)乙圖所示,光照相同時間,植物體積累有機物的量最多的溫度為________℃;當溫度為5 ℃時,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機物量的________倍。
28.(6分)下面是某個高等動物體內(nèi)細胞分裂的示意圖,右面的曲線圖表示該動物細胞中一條染色體上DNA的含量變化。分析回答:
(1)該動物體細胞內(nèi)有染色體 條。表示細胞有絲分裂的圖是 。 (2)在曲線圖中,a~b段DNA含量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 。在A.B.C三圖中,與b~c段相對應的細胞是圖 。(3)若該動物體細胞內(nèi)有兩對等位基因Y.y和R.r,它們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則圖C細胞分裂形成的子細胞的基因組成可能為 。(2分)
29.(10分)茶樹葉片的顏色由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決定,G和Y同時存在時為黃綠葉(G Y ),G存在Y不存在時為濃綠葉(G yy),G不存在Y存在時為黃葉(ggY ),G和Y均不存在時為淡綠葉(ggyy),請回答:⑴濃綠葉茶樹的基因型有 種,其中基因型為 的植株自交,子代將出現(xiàn)兩種表現(xiàn)型。⑵現(xiàn)以黃綠葉茶樹與淡綠葉茶樹為親本進行雜交,若親本的基因型為 、 子代會有四種表現(xiàn)型,其比例為 。⑶在黃綠葉茶樹與黃葉茶樹中,基因型為 、 的植株自交均可產(chǎn)生淡綠葉的子代。理論上選擇基因型為 的植株自交獲得淡綠葉子代的比例更高,(4)茶樹的葉片形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有圓形(RR)、橢圓形(Rr)和長形(rr)三類。茶樹的 葉形、葉色等性狀會影響茶葉的制作與品質。現(xiàn)想用茶樹甲(圓形、濃綠葉)、乙(長形、黃葉)為親本,從雜交子一代中獲得橢圓形、淡綠葉的茶樹,請寫出兩個親本的基因型:甲為______,乙為________。30.(10分)下圖為測定保溫桶內(nèi)溫度變化的實驗裝置示意圖。某研究小組以該裝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條件下細胞呼吸的情況。 材料用具:保溫桶(500mL)、靈敏溫度計、活性干酵母、質量分數(shù)為5%的無菌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蠟油。 實驗假設: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細胞呼吸比無氧條件下放出熱量更多。
(1)取A、B、C、D四個相同裝置設計實驗如上,請補充上表中內(nèi)容(注:+表示需要進行該步驟的操作,-表示不需要進行該步驟操作): 請在下列各項的橫線上以“+”、“-”表示相關步驟是否需要操作:①.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 (2)C裝置加入煮沸并冷卻的葡萄糖溶液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加入石蠟油鋪滿液面,這是控制實驗的________變量。 (3)設置C、D組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 (4)與B組實驗不同,將A組實驗裝置置于搖床上勻速搖動的目的還可以____________。 (5)實驗預期:在適宜條件下實驗,0.5h后記錄實驗結果,若裝置A、B、C、D溫度大小關系最可能是:____________(填“<”“=”或“>”表示),則假設成立。
鷹潭市2019—2019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檢測高一生物答案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26.(11分)1、(1)纖維素(或纖維素和果膠) 高爾基體 (2)液泡(3)蛋白質; [⑥]線粒體(4)D ; 2; AE; [③]中心體(5)抑癌基因; 糖蛋白30.(10分)(1)①.- ②.+ ③.- ④.+ (2)加熱可以除去葡萄糖溶液中的溶氧; 冷卻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高溫殺死酵母菌; 自 (3)修正因外界環(huán)境因素(如溫度、氣壓等)改變而導致裝置溫度的改變,使實驗數(shù)據(jù)更為準確 (4)提高溶氧量 (5)C=D<B<A(或C<D<B<A)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nèi)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