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18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一年級期終考試生 物 試 題
第Ⅰ卷 選擇題(共70分)一、 單項選擇題:本部分包括35題,每題2分,共計7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下列糖類屬于單糖的是A.葡萄糖 B.糖原 C.淀粉 D.蔗糖2.膽固醇含量相對穩(wěn)定對人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膽固醇的化學本質是A.脂質 B.蛋白質 C.糖類 D.核酸3.細胞膜的主要成分是A.蛋白質和糖類 B.蛋白質和磷脂C.脂肪和糖類 D.蛋白質和核酸4.右圖為某植物葉肉細胞部分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①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B.②與細胞有絲分裂有關C.③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D.④中的液體稱為細胞液5.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下列各項中,結核桿菌不具有的是A.細胞膜 B.核糖體 C.DNA D.核膜6.氧氣進入人體紅細胞的方式是A.自由擴散 B.協(xié)助擴散 C.主動運輸 D.內吞7.下列有關ATP的敘述,錯誤的是A.ATP是生命活動直接能量來源 B.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脫氧核苷酸 C.ATP中含有二個高能磷酸鍵 D.ATP和ADP之間可相互轉化8.細胞代謝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酶。下列有關酶的敘述,錯誤的是A.酶的活性受溫度和pH等因素的影響 B.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C.酶作用的原理是提高化學反應的活化能D.酶屬于生物催化劑9.細胞內葡萄糖分解為丙酮酸的場所是A.細胞質基質 B.細胞核 C.線粒體 D.內質10.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類型實驗中,某同學將實驗材料和用具按下圖安裝。下列有關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甲組 乙組A.加入質量分數為10%的NaOH溶液是為了吸收空氣中的O2B.甲組進行無氧呼吸,乙組進行有氧呼吸C.甲組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乙組不變渾濁D.乙組B瓶中會產生酒精11.下列有關細胞呼吸原理在生產中應用的敘述,錯誤的是A.糧食儲藏前曬干,有利于降低細胞的呼吸速率B.使用透氣紗布包扎傷口可抑制厭氧菌繁殖C.夜間適當降溫,有利于提高產量D.酵母菌發(fā)酵時持續(xù)通入氧氣,可提高酒精產量12.右圖是二倍體動物體內的細胞有絲分裂模式圖,該圖所處分裂時期是A.前期 B.中期C.后期 D.末期13.下列有關“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敘述,正確的是A.用鹽酸和酒精混合液解離后細胞仍保持活性B.觀察發(fā)現:處于有絲分裂中期的細胞最多C.可使用龍膽紫溶液進行染色D.臨時裝片制作的順序是:染色→解離→漂洗→制片14.下列有關細胞分化的實質敘述,正確的是A.遺傳物質發(fā)生改變 B.基因的選擇性表達C.細胞的形態(tài)不變 D.細胞的功能不變15.右圖所示染色體結構變異的類型是A.缺失 B.重復 C.倒位 D.易位16.基因型為YYRr的個體產生的配子是 A.Y和R B.Y和r C.YY和Rr D.Yr和YR17.下列基因型中,在正常情況下具有相同表現型的是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 C.AaBb和aaBb D.AAbb和aaBb18.孟德爾為了驗證他對性狀分離現象的解釋,做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此實驗可稱為A.正交實驗 B.反交實驗C.自交實驗 D.測交實驗19.下列有關二倍體動物精子形成的敘述,錯誤的是A.精子中有同源染色體 B.要經過變形C.細胞質是均等分裂 D.染色體數目減半20.孟德爾進行了八年豌豆雜交實驗,發(fā)現了遺傳定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科學地設計實驗程序 B.雜交時對父本進行去雄處理C.先分析一對后分析多對相對性狀 D.運用統(tǒng)計學方法分析實驗結果21.番茄果實的顏色由一對基因A、a控制,下表是3個雜交實驗及結果。分析正確的是實驗組親本表現型F1的表現型和植株數目紅果黃果1紅果×黃果4925042紅果×黃果99703紅果×紅果1511508A.番茄的果實黃色為顯性性狀 B.黃果的基因型為aaC.實驗2的F1紅果番茄均為純合子 D.實驗3結果出現的原因是基因突變22.某植物的花色受A、a基因,B、b基因的影響,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花色遺傳的控制如下圖,下列基因型植株中開黃花的是A.aabb B.AABB C.AAbb D.aaBB23.下列有關細胞中基因的敘述,正確的是A.一個DNA分子就是一個基因 B.基因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C.只有動物細胞中含有基因 D.基因能指導蛋白質的合成24.構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科學家是A.沃森和克里克 B.達爾文 C.格里菲思 D.艾弗里25.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艾弗里分別進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實驗操作。在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觀察各組培養(yǎng)皿的細菌生長情況,其中出現S型菌菌落的是實驗組號初始接種菌型加入活的S型菌中的物質細菌生長情況① R蛋白質?②R莢膜多糖?③RDNA?④RDNA(加入DNA酶經保溫處理)?A.① B.② C.③ D.④26.下圖為某家庭紅綠色盲遺傳系譜。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B.Ⅱ2為雜合子C.Ⅱ1和Ⅱ2再生一孩子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2D.Ⅲ1與正常男性婚配生一正常孩子概率是1/427.雙鏈 DNA 分子中,下列堿基互補配對方式中正確的是A.A—G B.C—A C.U—A D.A—T28.用32P標記一個DNA分子的兩條鏈,讓該DNA分子在31P的培養(yǎng)液中連續(xù)復制3次,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有A.1 B.2 C.4 D.829.下圖表示真核細胞基因表達過程中的某一階段。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圖示過程是轉錄 B.需要tRNA作為運載工具C.以氨基酸為原料 D.圖示過程的模板是mRNA 30.導致人類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根本原因是A.基因突變 B.基因重組 C.染色體變異 D.環(huán)境污染31.下列疾病因染色體數目變異而引起的是A.貓叫綜合癥 B.白化病 C.21三體綜合征 D.色盲32.下圖是科研人員培育矮稈抗病新品種小麥的兩種育種方法。其中①④⑤過程育種方法是
A.雜交育種 B.誘變育種C.單倍體育種 D.多倍體育種33.某同學擬調查人類某遺傳病的發(fā)病率,最適合的調查對象是A.該病患者的家系 B.學校中的男同學C.老年人群 D.隨機選擇的人群34.下列不屬于優(yōu)生優(yōu)育措施的是A.近親結婚 B.遺傳咨詢 C.產前診斷 D.適齡生育35.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A.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B.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C.物種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D.生殖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30分)二、 非選擇題:本部分包括5題,共計30分。36.(6分)下圖1是人體細胞亞顯微結構,圖2是噬菌體(一種細菌病毒)模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圖1組成的生物和圖2所示生物在結構上的主要區(qū)別是 ▲ 。A.有無細胞結構 B.有無蛋白質 C.有無遺傳物質 (2)圖1細胞中非膜結構細胞器有 ▲ (填圖中數字),與唾液淀粉酶分泌直接有關的細胞器是 ▲ (填圖中數字),圖中①②④⑥⑦等膜結構參與細胞 ▲ 系統(tǒng)的構成。該細胞分泌出的蛋白質在人體內被運輸到靶細胞時,與靶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引起靶細胞的生理活動發(fā)生變化。此過程體現了細胞膜具有 ▲ 的功能。(3)圖2噬菌體 ▲ (選填“能”、“不能”)在圖1細胞中增殖。37.(6分)下圖1、圖2分別表示某二倍體雄性動物體內細胞分裂過程中的示意圖,圖3表示該種動物體內某種細胞分裂時染色體和DNA的數量變化。請據圖回答:圖1 圖2 圖3(1)圖1細胞中有 ▲ 對同源染色體;圖2細胞所處的分裂時期是 ▲ 分裂后期,含有 ▲ 條染色單體。(2)圖2細胞所處時期對應圖3的 ▲ 時期(填圖中字母),圖3中處于b時期的細胞名稱為 ▲ 。(3)已知該動物具有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經基因檢測其體內的精子類型共有AB、Ab、aB、ab 4種且數量接近,由此推斷這兩對等位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關系是位于 ▲ 對同源染色體上!38.(6分)果蠅的灰身與黑身、直毛與分叉毛為兩對相對性狀,F有表現型均為灰身直毛的果蠅雜交,F1的表現型與比例如下圖所示。請據圖回答:圖1 圖2(1)由圖1可知,在F1代雌雄果蠅中灰身和黑身比例均為 ▲ ,據此說明控制果蠅體色的基因位于 ▲ 染色體上。(2)由圖2可知,在果蠅直毛和分叉毛中,顯性性狀為 ▲ ,控制這對性狀的基因在遺傳中遵循基因的 ▲ 定律。(3)若同時考慮這兩對相對性狀,則F1雌果蠅有 ▲ 種基因型。(4)若考慮果蠅的灰身、黑身這對相對性狀,讓F1中灰身果蠅自由交配得到F2,則F2果蠅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 ▲ (用分數表示)。39.(6分)下圖1表示某植物葉肉細胞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主要過程,其中甲~丁表示細胞中相應結構,a~d表示相關物質;下圖2表示該植物在最適溫度時,不同光照強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的變化。請據圖回答:圖1 圖2(1)圖1甲~丁中,發(fā)生光合作用光反應的場所是 ▲ ,物質d表示 ▲ 。(2)圖2中的 ▲ 點時(填字母),該植物凈光合速率為0。在C點對應的光照強度時,限制光合作用速率進一步升高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是 ▲ 。(3)在利用塑料大棚栽培蔬菜時,如果遇到陰雨連綿的天氣,可適當降低大棚內溫度,抑制圖1中 ▲ (填圖1中的甲~丁)兩種結構的生理功能,以利于有機物的積累。(4)如果將該植物先放置在圖2中A點的條件下12小時,接著放置在C點的條件下12小時,則在這24小時內該植物單位葉面積的有機物積累量(用CO2吸收量表示)為 ▲ mg。40.(6分)下表列出了課本中部分實驗的材料、實驗內容,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組別材料實驗試劑觀察內容1蛋清 溶液顏色變化2 細胞30%的蔗糖溶液和清水原生質層與細胞壁3菠菜碳酸鈣、 、無水乙醇葉綠體色素的提取4梨汁斐林試劑溶液顏色變化5淀粉、蔗糖淀粉酶、斐林試劑溶液顏色變化(1)某同學做第1組實驗時,若要探究蛋清中是否含有蛋白質,可用 ▲ 試劑進行檢測。(2)某同學做第2組實驗時,為了達到較好的觀察效果和簡單的實驗操作,通常會取紫色洋蔥鱗片葉 ▲ 細胞作為實驗材料。(3)第3組實驗中,表格內缺少的試劑是 ▲ 。若提取出的色素濾液綠色較淡,其可能的原因是 ▲ 。①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來 ②無水乙醇加入過多,稀釋了色素提取液③無水乙醇加入量太少,色素未提取出來 ④菠菜不夠新鮮(4)第4組實驗結果為出現 ▲ 色沉淀。(5)第5組實驗的目的是 ▲ 。
2019/2018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一年級期終考試生物試題參考答案一、 單項選擇題:本部分包括35題,每題2分,共計70分。題號12345678910答案AABBDABCAD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BCBDDADAB題號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CDACBDBAA題號3132333435 答案CADAC 二、 非選擇題:本部分包括5題,共計30分。36.(6分)(1) A (2)③⑤ 、堋∩锬 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 (3)不能 37.(6分)(1)2 減數第二次 0 (2)a 次級精母細胞 (3)兩對或不同對38.(6分)(1)3∶1 常 (2)直毛 分離 (3)6 (4)5/939.(6分)(1)甲 O2 (2)B CO2濃度 (3)丙和丁 (4)18040.(6分)(1)雙縮脲 (2)外表皮 (3)二氧化硅 ①②④(4)磚紅 (5)探究酶具有專一性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搜索 | 網站地圖
Copyright(C)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