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wǎng)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高中學習方法
高中語文
高中英語
高中數(shù)學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學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歷史
高中地理
高中教案
高中試題
高一學習方法
高一語文
高一數(shù)學
高一英語
高一物理
高一化學
高一生物
高一政治
高一歷史
高一地理
高一學習
高二學習方法
高二語文
高二數(shù)學
高二英語
高二物理
高二化學
高二生物
高二政治
高二歷史
高二地理
高二學習
高三學習方法
高三語文
高三數(shù)學
高三英語
高三物理
高三化學
高三生物
高三政治
高三歷史
高三地理
高三學習
逍遙右腦記憶
>
教案設計
>
化學
>
高一
>
金屬鈉的性質(zhì)與應用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第二單元 鈉、鎂及其化合物
金屬鈉的性質(zhì)與應用
【問題導讀】
1、認識鈉是一種很活潑的金屬,了解鈉的物理性質(zhì),掌握鈉的化學性質(zhì)。
2、掌握鈉的化合物的性質(zhì),掌握鈉及其化合物的有關計算
【主干知識】
一、鈉的性質(zhì)
物性: 色,質(zhì)地 ,密度____(其中, 的密度小于 g/mL),熔沸點_____,導電導熱性____。
[思]:檢驗煤油中是否有微量水,通常用什么試劑?
金屬鈉很軟,用刀切開可以看到它具有銀白色的金屬光澤,是熱和電的良導體;它的密度為0.97g/cm3,比水的密度還;而且熔點(97.8℃)、沸點(882.9℃)都較低。
化性: (1)跟氧氣反應:
Na+O2 ── (切面很快變___,Na2O加熱時不穩(wěn)定易轉(zhuǎn)化成____)
Na+O2 ── (_____火焰,大量煙,生成__________固體)
以上反應說明Na2O2比Na2O (穩(wěn)定或不穩(wěn)定)。
(2)在氯氣中燃燒:2Na+Cl2 = (現(xiàn)象: )
(3)鈉與硫混合研磨即生成Na2S: Na+S---
(4)鈉與水反應,可見到下列現(xiàn)象:
①鈉投入水中并浮在水面上--密度小于水。②同時鈉熔成一個閃亮的小球并在水面上向各方向迅速游動最后消失——熔點低。③鈉立即跟水反應,并放出熱量,發(fā)出嘶嘶響聲,產(chǎn)生氣體。④反應后的水溶液使酚酞變紅——與水反應生成NaOH。
該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5)鈉與酸反應: 鈉與酸的反應比水反應更激烈,極易爆炸,要特別小心。
(6)鈉與醇的反應 試描述鈉與乙醇反應的現(xiàn)象:_
(7)與鹽溶液的反應
與FeCl3溶液 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與碳酸氫鈣溶液 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鈉的存放和取用
少量金屬鈉可保存在煤油里,大量的金屬鈉則存人在鐵筒中用石蠟密封。取用時一般先用鑷子把鈉從煤油中夾出來,并用濾紙把表面的煤油吸干,然后用小刀切下綠豆大小的一塊再做有關實驗。
【精彩例題】
[例1]將4.6g鈉與1.6g硫粉迅速混合起來,并放在石棉網(wǎng)上加熱,反應后生成的固體是( )
A.黃色固體混合物 B.硫粉與硫化鈉 C.過氧化鈉與硫化鈉 D.氧化鈉與硫化鈉
[例2]下列滅火劑能用于撲滅金屬鈉著火的是( )
A.干冰 B.黃沙 C.干粉(含NaHCO3)滅火劑 D.泡沫滅火劑
[例3]用金屬鈉制取Na2O通常采用下法;2NaNO2 + 6Na = 4Na20 + N2↑。試說明為什么不采用鈉在氧氣中燃燒而采用此法制取Na2O的原因
解題思路: 。
易錯點: 。
課堂反饋
1.金屬鈉分別與下列溶液反應時,既有沉淀析出,又有氣體逸出的是( )
A. BaCl2 溶液 B . K2SO4溶液 C. FeCl3溶液 D . NH4NO3溶液
2.下列關于鈉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實驗后剩余少量鈉可放回原試劑瓶中 B.用一般的化學還原法不能制取金屬鈉
C.自然界中無游離態(tài)的鈉存在 D.鈉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鈉
3. 金屬鈉著火時,能用來滅火的是 ( )
A . 水 B. 濕抹布 C . 泡沫滅火器 D.干沙
4. 某淡黃色粉末常用作潛水員的供氧劑,在該供氧反應中被氧化和被還原的物質(zhì)的質(zhì)量比為
A . 1 :1 B . 2 :1 C . 3 :1 D. 3 :2
二、氧化鈉和過氧化鈉
氧化鈉過氧化鈉
色、態(tài)
化學式
電子式
氧元素的化合價
穩(wěn)定性
與H2O反應的方程式
與CO2反應的方程式
氧化性、漂白性
用途
三.碳酸鈉的性質(zhì)
碳酸鈉俗名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色_________狀;碳酸鈉晶體含結晶水,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在空氣里碳酸鈉晶體很容易_____________,并逐漸碎裂成粉末.
【實驗探究1】在兩支潔凈的試管中分別加入2~3ml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鈣溶液,再分別向上述兩支試管中滴加碳酸鈉溶液,振蕩,觀察實驗現(xiàn)象.
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探究2】按圖組裝儀器,將滴管中的濃鹽酸加入瓶中,觀察實驗現(xiàn)象.
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探究3】用pH試紙測定碳酸鈉溶液的pH.
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探究4】在一只燒杯中加入50ml0.5mol?L-1碳酸鈉溶液,用酒精燈將碳酸鈉溶液加熱至接近沸騰.將一塊油污的銅片浸入碳酸鈉溶液中,靜置約2min.用鑷子將銅片從溶液中取出后,用水沖洗干凈.比較浸入碳酸鈉溶液前后銅片表面的情況.
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問題】碳酸鈉被稱為“純堿”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鈉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與碳酸氫鈉相互轉(zhuǎn)化反應方程式分別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鞏固練習】
1. 下列物質(zhì)熱穩(wěn)定性最好的是
A.石灰石 B.小蘇打 C.純堿 D.碳銨
2. 下列各物質(zhì)中的雜質(zhì)(括號內(nèi))可用加熱的方法除去的是
A.Na2O2(Na2O) B.NaHCO3(Na2CO3)
C.Na2O(NaOH) D.NaOH(Na2CO3)
3. 下列物質(zhì)的俗名所對應的化學式(括號內(nèi))錯誤的是:
A.火堿(NaOH) B.純堿(Na2CO3)
C.蘇打(NaHCO3) D.食鹽(NaCl
4. 等質(zhì)量的Na2CO3 和NaHCO3 固體分別與足量的0.100 mol/L的鹽酸反應,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NaHCO3 產(chǎn)生的氣體多 B.Na2CO3 產(chǎn)生的氣體速率快
C.Na2CO3 產(chǎn)生的氣體多 D.NaHCO3 消耗的鹽酸的質(zhì)量多
5. 一般情況下,將下列物質(zhì)置于空氣中,不發(fā)生變化的是
A.Na2CO3?10H2O B.NaOH C.Na2CO3 D.Na2O
6. 關于NaHCO3的性質(zh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和酸反應放出等量的CO2所消耗的酸比Na2CO3少
B.相同溫度下溶解度比NaCO3要大
C.熱穩(wěn)定性比Na2CO3小
D.NaHCO3只能和酸作用不能和堿作用
7. 質(zhì)量相等的NaHCO3和Na2CO3混合物共有a克,加熱一段時間后質(zhì)量變?yōu)閎克,當NaHCO3完全分解時,b值為
A.53a/168 B.137a/168 C.53a/84 D.159a/190
8. 在甲,乙兩坩堝中分別盛有等質(zhì)量的NaHCO3固體,將甲坩堝充分加熱后冷卻,再加入足量鹽酸,乙不經(jīng)加熱也加入足量鹽酸,反應完全后,甲,乙兩坩堝中實際參加反應的鹽酸的質(zhì)量比為
A.1∶1.5 B.1∶1 C.1∶2 D.2∶1
9. 可用于判斷NaHCO3粉末中混有Na2CO3的實驗方法是
A.加熱時有無氣體放出
B.滴加鹽酸時有無氣泡放出
C.溶于水后滴加氯化鋇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10. 欲除去小蘇打溶液中少量的Na2CO3雜質(zhì),最易選用加入的物質(zhì)是( )
A.干冰 B.鹽酸 C.碳酸氫鈣 D.氫氧化鈣
11. 除去Na2CO3固體中混有的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
A.加入適量鹽酸 B.加入NaOH溶液
C.加熱灼燒 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
12. 在一定溫度下,向足量的飽和Na2CO3中加入1.06g無水Na2CO3,攪拌后?置,最終所得晶體的質(zhì)量為
A.等于1.06g B.等于2.86g C.大于1.06g而小于2.86g D.大于2.86g
13. 通常用盛有飽和NaHCO3溶液的洗氣瓶來除去混雜在CO2中的HCl氣體,寫出反應的方程式 。不允許采用NaOH溶液的原因是 ,也不允許采用飽和Na2CO3溶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14. 把A g NaHCO3固體加熱分解一段時間后,固體質(zhì)量變?yōu)锽 g。求:
(1)未分解的NaHCO3的質(zhì)量和生成的Na2CO3的質(zhì)量。
(2)當B為多少時,表明NaHCO3完全分解。
15. 有一種白色粉末是無水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混合物,稱取0.442g灼燒至恒重,把放出的氣體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0.2g沉淀,灼燒后的殘渣能與30mL鹽酸恰好完全反應。試求:(1)原混合物中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2)所用鹽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16. 在含有29.6 g Na2CO3 和NaHCO3 的溶液中,加入1.00 mol/L鹽酸600 mL,反應完全后可以生成6.72 L CO2(標準狀況下)。問:
(1)其中 ____________ 過剩; (2)溶液中Na2CO3有_________ g;
(3)若在上述原溶液中加入1.00 mol/L鹽酸400 mL,反應完全后,在標準狀況下可生成CO2 ___________ L。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59582.html
相關閱讀:
碳酸鈉的性質(zhì)與應用
上一篇:
乙烯
下一篇:
鐵銅的獲取及應用
相關主題
碳酸鈉的性質(zhì)與應用
第三節(jié) 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
硫酸的制備和性質(zhì)
硫酸硝酸和氨
非金屬及其化合物
研究物質(zhì)性質(zhì)的方法和程序
硝酸
硅 無機非金屬材料
計量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
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
幾種重要的金屬化合物
幾種重要的金屬化合物復習 教材分析 本題作為第三第二節(jié)最后一部分內(nèi)容,順序上排在Na的化……
第四節(jié) 海水中的化學元素
第四節(jié) 海水中的化學元素 一、目標 1、 知識目標 (1) 通過觀察思考,交流研討等活動,使……
1.3 有機化合物的命名 學案(人教版選修5
1.3 有機化合物的命名 學案(人教版選修5) 目標要求 1.知道有機化合物的習慣命名法,記住……
元素與物質(zhì)世界
第二 元素與物質(zhì)世界 【復習目標】× 1. 了解物質(zhì)簡單分類法的意義 2. 理解膠體與其他分散……
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
班級:高一( )班 姓名: 學號: 成績: 高一化學案一體化 第三單元 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
相關閱讀
碳酸鈉的性質(zhì)與應用
物質(zhì)的分散體系
從鋁土礦中提取鋁
氯
燃燒熱
高一化學硅教案
氯氣的生產(chǎn)原理
溶液的配制與分析
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
化學能與電能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