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高中學習方法
高中語文
高中英語
高中數(shù)學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學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歷史
高中地理
高中教案
高中試題
高一學習方法
高一語文
高一數(shù)學
高一英語
高一物理
高一化學
高一生物
高一政治
高一歷史
高一地理
高一學習
高二學習方法
高二語文
高二數(shù)學
高二英語
高二物理
高二化學
高二生物
高二政治
高二歷史
高二地理
高二學習
高三學習方法
高三語文
高三數(shù)學
高三英語
高三物理
高三化學
高三生物
高三政治
高三歷史
高三地理
高三學習
逍遙右腦記憶
>
教案設計
>
化學
>
高一
>
金屬的化學性質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
M
教 案
課題:第二章 化學物質及其變化 專題復習授課班級
課 時
目的 知識
與
技能1、鞏固物質的分類及方法,了解膠體的主要性質;
2、進一步了解離子反應的本質及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3、進一步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及有關概念
過程
與
方法通過知識歸納總結的,讓學生學會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引起學生對
學習方法
的重視。
情感
態(tài)度
價值觀通過本次課的學習,讓學生找到學習的感覺,重視輕松學習的方法,感受學習的快樂
重 點離子方程式的本質及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難 點 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及有關基本概念的應用
知識結構與板書設計第二章 化學物質及其變化 專題復習
一、本章知識結構梳理
1、物質的分類
2、物質的化學變化
二、本章典型題剖析
三、本章專題講座??-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規(guī)律
1、守恒律:
化合價有升必有降,電子有得必有失,對于一個完整的氧化還原反應,化合價升高總數(shù)==降低總數(shù)==失電子總數(shù)==得電子總數(shù)
2、價態(tài)律:
(1) 元素處于最高價,只有氧化性;元素處于最低價,只有還原性,元素處于中間價,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2) 同種元素不同價態(tài)之間發(fā)生反應,元素化合價只靠近不交叉,相鄰價態(tài)間不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注意:
○1 元素處于最高價,具有氧化性,但不一定氧化性最強,
○2 金屬元素只有正價無負價,F(xiàn)、O只有負價無正價
○3 含同一元素的不同物質,若價態(tài)相鄰,則不發(fā)生氧化還原
3、強弱律
氧化劑 + 還原劑 == 還原產物 + 氧化產物
氧化性:氧化劑 > 氧化產物
還原性:還原劑 > 還原產物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內容教學方法、手段、師生活動
[板書]一、本章知識結構梳理
[講]分類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的一種常用方法。分類要有一定的標準,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對化學物質及其變化進行不同的分類。常用的分類方法有交叉分類法和樹狀分類法。
[板書]1、物質的分類
[投影](1) 以分散質粒子大小對分散系分類
(2) 以組成為標準對物質進行分類
物
質
純凈物單質金屬:Na 、Mg 、Al
非金屬:S、N2 、O2
化合物氧化物酸性氧化物:SO2、SO3、P2O5、
堿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兩性氧化物:Al2O3
不成鹽氧化物:CO、NO
酸按酸根分含氧酸:HNO3、H2SO4
無氧酸:HCl
按電離出的H+ 數(shù)分一元酸:HCl、HNO3
二元酸:H2SO4、H2SO3
多元酸:H3PO4
堿按強弱分強堿:NaOH、Ba(OH)2
弱堿:NH3?H2O 、Fe(OH)3
按電離出OH? 數(shù)分一元堿:NaOH
二元堿:Ba(OH)2
多元堿:Fe(OH)3
鹽正鹽:Na2CO3
酸式鹽:NaHCO3
堿式鹽:Cu2(OH)2CO3
混合物
[板書]2、物質的化學變化
化學反應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類別以及反應前后物質種類的多少化合反應:A+B==AB
分解反應:AB==A+B
置換反應:A+ BC==AC+B
復分解反應:AB+CD==AD+CB
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電子轉移氧化還原反應實質: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有變化
基本概念相互關系氧化劑-有氧化性-得電子-化合價降低-發(fā)生還原反應-還原產物
還原劑-有還原性-失電子-化合價升高-發(fā)生氧化反應-氧化產物
非氧化還原反應
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離子參加
離子反應定義:有離子參加的一類反應,主要包括復分解反應、有離子參加的氧化還原反應。
離子方程式定義: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離子反應的式子
書寫方法寫: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電離的物質拆寫成離子形式
刪:將不參加反應的離子從方程式兩端刪去
查:查方程式兩端原子個數(shù)和電荷數(shù)是否相等
意義:不僅表示一定物質間的某個反應,而且表示所有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分子反應
[板書]二、本章典型題剖析
1、下列離子反應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向碳酸鈉溶液中加鹽酸:CO32-+2H+=H2O+CO2↑
B、向稀硫酸溶液中投入鐵粉:2Fe+6H+=2Fe3++3H2↑
C、向鹽酸中投入碳酸鈣:CO32-+2H+=H2O+CO2↑
D、氫氧化鋇溶液中加入硫酸:H++OH-=H2O
2、能用離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
A.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混合 B.NaOH溶液和鹽酸混合
C.Cu(OH)2和稀H2SO4反應 D.CO2通入NaOH溶液中
3、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加入過量稀硫酸溶液時,有氣體生成的是( )
A. Na+、Ag+、CO32-、Cl- B. K+、Ba2+、SO42- 、 Cl-
C. Na+、K+、CO32-、Cl- D. Na+、K+、Cl-、SO42—
4、在強酸溶液中,下列各組離子能夠大量共存的是( )
A. Mg2+、Ca2+、HCO3-、CI- B. Na+、CO32?、Cl-、SO42-
C. K+、Fe2+、SO42-、Br- D. Fe2+、Ca2+、Cl-、NO3-
5、下列反應中,水作還原劑的是( )
A. 2Na+2H2O=2NaOH+H2↑ B. 2Na2O2+2H2O=4NaOH+O2↑
C. 3NO2+H2O=2HNO3+NO D. 2Cl2+2H2O==4HCl+O2
6、在3Cu + 8HNO3(稀)=3Cu(NO3)2+2NO↑+4H2O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是( )
A. 1?1 B. 3?8 C. 2?3 D. 8?3
[板書]三、本章專題講座??-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規(guī)律
[講]電子守恒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有物質失電子必有物質得電子,且得電子總數(shù)等于失電子總數(shù);蛘哒f氧化還原反應中,有物質元素化合價上升必有物質元素化合價降低,且化合價降低總值必等于升高總值。有關電子守恒的規(guī)律有如下應用:○1 求某一反應中被氧化與被還原的原子數(shù)之比,或氧化劑與還原劑分子數(shù)之比及氧化產物瑟還原產物分子數(shù)之比!2 進行氧化還原反應的有關計算
[板書]1、守恒律:化合價有升必有降,電子有得必有失,對于一個完整的氧化還原反應,化合價升高總數(shù)==降低總數(shù)==失電子總數(shù)==得電子總數(shù)
[投影]例1、RO3n-+ 6I? +6H+ ==R-+3I2 +3H2O 中,
(1) RO3n-中R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n的數(shù)值為______
(2) RO3n-中R元素得電子總數(shù)為________
[點擊試題]24 mL濃度為0.05 mol/L的Na2SO3 溶液,恰好與20 mL濃度為0.02 mol/L的K2Cr2O7 溶液完全反應,則Cr 元素在被還原的產物中的化合價是_________
[講]化合價與氧化還原反應有著重要的關系。首先我們看一下價態(tài)與氧化性、還原性的關系。當元素處于最高價,只有氧化性;元素處于最低價,只有還原性;元素處于中間價態(tài),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但主要呈現(xiàn)一種性質。物質若含有多種元素,其性質是這些元素性質的綜合體現(xiàn)。重要的應用是判斷元素或物質氧化性是還原性的有無。另外,價態(tài)也具有變化規(guī)律。氧化還原反應中,以元素相鄰價態(tài)間的轉化最容易;同種元素不同價態(tài)之間若發(fā)生反應,元素的化合價只靠近不交叉;同種元素,相鄰價態(tài)間不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重要的應用是分析判斷氧化還原反應能否發(fā)生。
[板書]2、價態(tài)律:
(1) 元素處于最高價,只有氧化性;元素處于最低價,只有還原性,元素處于中間價,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2) 同種元素不同價態(tài)之間發(fā)生反應,元素化合價只靠近不交叉,相鄰價態(tài)間不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注意:○1 元素處于最高價,具有氧化性,但不一定氧化性最強,
○2 金屬元素只有正價無負價,F(xiàn)、O只有負價無正價
○3 含同一元素的不同物質,若價態(tài)相鄰,則不發(fā)生氧化還原
[投影]例2、在KClO3 +6HCl (濃) ==KCl +3Cl2↑+3H2O 的反應中,被氧化的氯與被還原的氯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 )
A、1:6 B、6:1 C、1:5 D、5:1
[板書]3、強弱律
氧化劑 + 還原劑 == 還原產物 + 氧化產物
氧化性:氧化劑 > 氧化產物
還原性:還原劑 > 還原產物
[投影]例3、根據反應式:○1 2Fe3+ +2I? ==2Fe2+ +I2 ○2 Br2 +2Fe2+ ==2Br? +2Fe3+ 可判斷離子的還原性由強到弱的順序( )
A、Br? 、Fe2+ 、I? B、I?、Fe2+、Br?
C、Br? 、I? 、Fe2+ D、Fe2+ 、I?、Br?
[點擊試題]已知X2、Y2、Z2、W2四種物質的氧化能力為W2>Z2>X2>Y2,下列氧化還原反應能發(fā)生的是( 。
A、2NaW+Z2==2NaZ+W2
B、2NaX+Z2==2NaZ+X2
C、2NaY+W2==2NaW+Y2
D、2NaZ+X2==2NaX+Z2
投影主干知識,讓學生回憶細節(jié)知識。
教學回顧: 教 案
課題:第三章 金屬及其化合物
第一節(jié) 金屬的化學性質(一)授課班級
課 時
教
學
目
的 知識
與
技能1、用實驗的方法探索和認識鈉的性質
2、通過實驗了解活潑金屬鈉、鋁與氧氣的反應,歸納出活潑金屬易與氧氣發(fā)生反應的知識,了解金屬氧化膜在生活生產中的運用,培養(yǎng)學生習慣用化學的視角去觀察身邊的物質和發(fā)生的事情
過程
與
方法1、通過經歷實驗探究和問題討論的過程,了解實驗研究化學物質的一般方法,初步形成推理、綜合歸納的能力。
2、學習以實驗為基礎的實驗研究方法
情感
態(tài)度
價值觀1、通過實驗研究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和科學方法觀
2、通過研究性學習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及學生團結協(xié)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重 點鈉的物理性質和鈉的氧化
難 點 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和分析
知
識
結
構
與
板
書
設
計第三章 金屬及其化合物 第一節(jié) 金屬的化學性質
一、金屬與非金屬的反應
1、鈉( sodium)的物理性質:銀白色、有金屬光澤的固體,是熱和電的良導體,質軟,密度小,熔點低。
2、鈉與氧氣的反應:
(1) 緩慢氧化:4 Na+O2==2Na2O
[探究實驗3-2]鈉在空氣中加熱 (2) 2Na +O2 Na2O2
[科學探究]鋁的性質探究
3、其它常見金屬與非金屬的反應
2Mg+O2 2MgO 4 Al+3O2 2 Al2O3
3Fe + 2O2 Fe3O4
規(guī)律小結:一般金屬+O2 金屬氧化物 3Fe + 2O2 Fe3O4
金屬+Cl2 最高價金屬氯化物 2Fe +3Cl2 2FeCl3
金屬+S 低價金屬硫化物 Fe +S FeS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內容教學方法、手段、師生活動
[引言]五千年前人類進入青銅時代,三千年前進入鐵器時代,20世紀鋁合金成為僅次于鐵的金屬材料。金屬在人類社會發(fā)展,改善人類生活方面起重要作用。金屬和它的化合物有著截然不同的性質,例如,鋁是一種常見的金屬,具有金屬的通性(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高溫可以燃燒,而氧化鋁卻耐高溫,為什么呢?本章我們就來討論它們的性質。
[板書]第三章 金屬及其化合物
第一節(jié) 金屬的化學性質
[講]人類已經發(fā)現(xiàn)的一百多種元素中,大約4/5是金屬元素。多數(shù)金屬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因此,地球上絕大多數(shù)金屬的元素是以化合態(tài)形式存在。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Al,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O。不同的金屬的化學活動性相差很大,我們在學習金屬化學性質的時候,既要注意它們的共性,同時也要注意它們的差異性。
[思考與交流]舉例說明金屬能發(fā)生哪些化學反應。
(與非金屬反應:2 Na +Cl2== 2NaCl;2Mg +O2==2MgO
與酸反應:Zn +H2SO4 == ZnSO4 +H2 ↑
與鹽反應 Fe + CuCl2 ==FeCl2 +Cu )
[思考與交流]圖3-2 是金屬發(fā)生化學的一些照片,請分析這些反應,并寫出化學方程式
2Al+3CuSO4===Al2(SO4)3+3Cu
2Mg+O2=====2MgO
Cu+2AgNO3===Cu(NO3)2+2Ag
Mg+2HCl====MgCl2+H2↑
[思考與交流]畫出Na、Mg、Al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分析它們的原子結構有什么特點,與金屬的化學性質有什么聯(lián)系
Na ,Mg Al
Na 最外層有一個電子,易失去,表現(xiàn)還原性,常表現(xiàn)為+1價,
Mg 最外層有兩個電子,易失去,表現(xiàn)還原性,常表現(xiàn)為+2價,
Al 最外層有三個電子,易失去,表現(xiàn)還原性,常表現(xiàn)為+3價,
[講]今天我們就先來討論金屬與非金屬的反應
[板書]一、金屬與非金屬的反應
[引言]提起鈉,可能大家覺得并不陌生,因為我們天天吃的食鹽就是NaCl,但NaCl 中的鈉是鈉離子,與我們要研究的鈉單質性質截然不同。
[問]下面請大家用鑷子從桌上盛放鈉的試劑瓶里取出一小塊鈉,并用濾紙吸干表面液體(注意,不可用手接觸),放在表面皿上,用小刀切割,請仔細觀察其斷面處的變化。
[師]描述你們所看到的現(xiàn)象。
(鈉很軟,剛切開時,其斷面呈銀白色,后逐漸變暗)
[師]回答得很好,請把剛才切割的鈉塊用鑷子放回原試劑瓶中。請大家 根據上述實驗現(xiàn)象并結合課文總結出鈉的物理性質
[板書]
1、鈉( sodium)的物理性質:銀白色、有金屬光澤的固體,是熱和電的良導體,質軟,密度小,熔點低。
[問]為什么在密封的玻璃管內的鈉能保持光亮的銀白色,而我們剛才切割的鈉卻不能呢?
(玻璃管內的鈉是與空氣隔絕的,而剛才切割的鈉卻與空氣充分接觸,說明鈉與空氣中的物質發(fā)生了化學反應,以致變暗。)
[講]好,事實上,是由于空氣中的氧氣在常溫下與鈉反應生成了氧化鈉,從而使金屬鈉失去了光澤,純凈的氧化鈉是一種白色粉末。
[板書]2、鈉與氧氣的反應:
(1) 緩慢氧化:4 Na+O2==2Na2O
[講]常溫下,金屬鈉在空氣中就會發(fā)生變化,這說明鈉比鐵、鋁、鎂等金屬活潑得多。因此,在實驗室中,要把鈉保存在石蠟油或煤油中,以隔絕空氣。那么,如果加熱,鈉又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
[探究實驗3-2]鈉在空氣中加熱
實驗現(xiàn)象:可觀察到鈉先熔化后燃燒,燃燒時火焰呈黃色,最后留下的固體呈淡黃色。
[講]實驗時應注意,鈉開始燃燒后立即撤掉酒精燈
[板書](2) 2Na +O2 Na2O2
[講]除了金屬鈉易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在金屬表面生成一層氧化物,有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護內層金屬,如鐵表面的鐵銹;有的氧化膜致密,可以保護內層金屬不被繼續(xù)氧化,如鎂、鋁表面的氧化層。所以,在點燃鎂條前,常用砂紙打磨,這樣點燃起來更容易些。鋁的情況如何呢?
[科學探究]鋁的性質探究
實驗步驟:用手撕一小塊鋁箔,用坩堝夾住,在酒精燈上加熱至熔化,輕輕晃動。觀察現(xiàn)象,另取一小塊鋁箔,用砂紙打磨,除去表面的保護膜,再加熱至熔化,觀察現(xiàn)象。
實驗現(xiàn)象:鋁箔熔化,失去光澤,熔化的鋁并不滴落
實驗結論:在常溫下,鋁能與空氣里的氧氣反應,生成一層致密而堅固的氧化物薄膜。加熱時反應加劇,生成白色固體,放出大量的熱。
[講]鋁表面的氧化膜保護了鋁,即使是未打磨的鋁箔,在空氣中也很快生成了新的氧化膜,構成的薄膜Al2O3的熔點為2050℃,高于鋁的熔點660℃,包在鋁的外面,所以熔化了的液態(tài)鋁不會滴落。
[板書]3、其它常見金屬與非金屬的反應
2Mg+O2 2MgO
4 Al+3O2 2 Al2O3
3Fe + 2O2 Fe3O4
[講]除了能被氧氣氧化外,金屬還能被氯氣、硫等具有氧化性的物質所氧化,生成相應的氯化物或硫化物。
[板書]規(guī)律小結:
一般金屬+O2 金屬氧化物
金屬+Cl2 最高價金屬氯化物
金屬+S 低價金屬硫化物
例如:3Fe + 2O2 Fe3O4
2Fe +3Cl2 2FeCl3
Fe +S FeS
[小結]本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金屬鈉與氧氣在不同條件下與氧氣反應和鋁箔在空氣中加熱的反應情況。同時我們利用鋁在空氣中的化學特性,可以把鋁制成日常用的鋁制品。
[自我評價]
1、金屬鈉在氧氣中燃燒所產生的現(xiàn)象是……( 。
A.黃煙,生成白色固體 B.黃霧,生成淡黃色固體
C.黃色火焰,生成淡黃色固體 D.黃色火焰,生成白色固體
2、下列關于鈉的物理性質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銀白色金屬②質軟,可用小刀切割③密度比煤油大 ④熱和電的良導體
A.全部正確 B.除②外全部正確
C.僅①③④正確 D.除③外全部正確
由日常生活入手,激發(fā)學生求知欲。
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體驗鈉的性質的研究過程。
根據現(xiàn)象思考并推理性質,培養(yǎng)學生邏輯推理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觀察能力、探索能力和描述現(xiàn)象的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
C
A
教學回顧:
教 案
課題:第一節(jié) 金屬的化學性質(二)授課班級
課 時
教
學
目
的 知識
與
技能1、根據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實例或通過實驗探究,掌握鐵與水蒸汽的反應原理。
過程
與
方法1、通過研究性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初步掌握研究性學習的學習方法,為在高一學生中開展化學研究性學習課題的研究打下基礎。
2、注意實驗現(xiàn)象的討論、培養(yǎng)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
態(tài)度
價值觀1、通過介紹鋁的冶煉,培養(yǎng)學生通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和嚴格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
2、通過動手實驗體驗化學的奧秘,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重 點鐵的化學性質、
難 點 Fe 與水反應原理
知
識
結
構
與
板
書
設
計二、金屬與酸和水的反應
[投影實驗3-3]鈉與水反應
1、鈉與水的反應:2 Na +2H2O ==2NaOH +H2 ↑
2 Na +2H2O ==2NaOH +H2 ↑
離子方程式:2Na +2H2O==2Na+ +2OH? +H2 ↑
2、金屬鐵與水的反應:3Fe +4H2O (g) Fe3O4 +4H2
3、鈉與酸和鹽溶液反應
(1) 2Na +2HCl==2NaCl +H2 ↑
(2) 投入CuSO4 溶液中:2Na+2H2O+CuSO4 ==Cu(OH)2↓+Na2SO4+H2 ↑
4、鎂、鋁與酸的反應
與非氧化性酸:Mg +2H+ ==Mg2+ +H2 ↑
2Al+ 6H+ ==2Al3+ +3H2 ↑
5、Fe與酸的反應
與非氧化性酸的反應 Fe +2H+ ==Fe2+ +H2 ↑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內容教學方法、手段、師生活動
[引入]現(xiàn)代社會是金屬的世界,金屬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從堅硬無比的銅墻鐵壁,到柔弱無骨的水銀,以“不怕火煉”而為人類癡迷的貴族金屬金和鉑,到見光就能放出電子以“嬌柔美麗”著稱于世的銣和銫,你會感到不同的金屬在性質上有天壤之別,你們想更多了解關于金屬的知識嗎?那么,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金屬的世界,共同來探索它們的化學性質。
[板書]二、金屬與酸和水的反應
[實驗導入]滴水點燈
[問]為什么水能點燃酒精燈
[問]使物質燃燒需要滿足哪兩個條件?
[講]可能是水與某物質發(fā)生了化學反應,而且該反應還放出了大量的熱。事實上,我事先在酒精燈焰心上放了一小顆金屬鈉。金屬鈉可以與水反應并放熱。
[問]從日常生活經驗我們知道,像鐵、鋁等金屬不僅常溫下與水不反應,即使加熱條件也很難反應,但金屬鈉卻能與冷水反應,解釋這一實驗事實的唯一理由是什么呢?
(可能是因為鈉比其他兩種金屬都活潑)
[講]金屬鈉與水究竟是怎么反應的,下面就請同學們來親自感受一下該反應。
[投影實驗3-3]鈉與水反應
實驗步驟:
1、用鑷子取一小塊鈉置于濾紙上,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綠豆大的一粒,其余放回原瓶。
2、在小燒杯中加一小半水,并將切下的鈉粒投入小燒杯中,觀察實驗現(xiàn)象
3、反應結束后向燒杯中滴入1-2滴酚酞試劑,觀察溶液的變化。
[投影]實驗現(xiàn)象
現(xiàn)象解釋
浮在水面上鈉的密度比水小
熔成銀白色小球鈉是銀白色金屬,熔點低,且反應放熱
小球四處游動并發(fā)出嘶嘶響聲生成氣體推動小球游動反應劇烈且放熱
滴入酚酞溶液變紅色有堿性物質生成
[板書]1、鈉與水的反應
2 Na +2H2O ==2NaOH +H2 ↑
[問]從氧化還原角度分析反應
[板書]
2 Na +2H2O ==2NaOH +H2 ↑
[問]從分類的角度說說該反應分別屬于什么反應?
[投影]置換反應、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放熱反應,Na 是還原劑,H2O 是還原劑,NaOH是氧化產物,H2是還原產物
[板書]離子方程式:2Na +2H2O==2Na+ +2OH? +H2 ↑
[過]了解了活潑金屬與水的反應再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熟悉的金屬鐵,根據金屬活動性表,我們知道鐵沒有鈉活潑,所以根據日常經驗我們也知道鐵與冷水、熱水均不反應,那如果我們再把條件創(chuàng)造得更好一些,該反應是否能進行呢?例如,讓高溫的鐵與熾熱的水蒸汽接觸呢?如果可以,請大家預測這一反應可能的產物。
[板書]2、金屬鐵與水的反應
[問]我們必須尊重實驗事實,那么如何設計這一反應的裝置?
[引]設計反應裝置的依據是什么
(反應物狀態(tài)、反應條件和生成物性質)
[問]該反應的特點是固體與氣體,需要加熱且生成氣體的反應,裝置類似于初中學過的哪一套實驗裝置?
(類似于CO還原CuO 的實驗裝置)
[投影]
[投影]注意事項:
1、劑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汽,使收集的氫氣易點燃
2、管中石綿絨的作用是鐵粉的載體,增大鐵粉與水蒸汽的接觸面
實驗現(xiàn)象:加熱時試管內鐵粉紅熱,點燃氣體可聽到爆鳴聲
[講]教科書中介紹的是用一支試管完成鐵粉與水蒸氣反應的實驗,試管底部塞有一團潮濕的棉花,在濕棉花左邊放有鐵粉,蒸發(fā)皿中放肥皂水(或在水中加幾滴洗滌劑)。整套裝置試管口應低于試管底。鐵粉與濕棉花的距離可近一些,加熱時用一盞酒精燈先后加熱兩處。反應產生的氣體導入到肥皂水中吹成氫氣泡,再用燃著的火柴去點燃,可發(fā)出爆鳴聲。這一實驗所用的時間短且很安全。
[投影]演示該實驗要注意:
(1)鐵粉不需要與石棉絨混合,因改用酒精燈加熱,溫度比用噴燈加熱時低。
(2)酒精燈應先在放濕棉花的位置上加熱一會兒,待試管底部溫度略高,且有部分水形成蒸氣時,再將酒精燈移至放鐵粉的位置加熱,可防止發(fā)生倒吸現(xiàn)象。
(3)加熱一會兒后再將導管插入到肥皂水中,最初插入時吹起的是空氣泡。肥皂水不宜太稀,否則吹起的氫氣泡太小,點燃時難以有較大的爆鳴聲
(4)實驗結束時,應先從肥皂水中撤出導管,再移去燃著的酒精燈。
現(xiàn)象:加熱時試管內鐵粉紅熱,點燃肥皂泡可聽到爆鳴聲。
[板書]3Fe +4H2O (g) Fe3O4 +4H2
[講]一天,英國一家煉鐵廠的熔鐵爐底部產生了裂縫,頓時熾熱的鐵水從裂口奪路而出。當溫度高達攝氏一千多度的鐵水碰上爐旁一條水溝里的不時,剎那間,“轟”的一聲震天動地的巨響,整個車間被掀掉了
[問]水為什么會產生這么大的相當于TNT炸藥的威力呢?
(這是因為高溫下發(fā)生了上述反應,當攝氏一千多度的鐵水流入水溝時,在極短的時間內產生了大量易燃易爆氣體,并且被鐵水的高溫點燃,所以輕而易舉地把巨大的生產車間給炸掉了
[問]在生產實踐中,高溫操作鐵水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所以鋼鐵廠里的鐵水包,在注入熾熱的鐵水與鋼水之前,必須進行充分的干燥處理,不讓包中留下水,以防止爆炸事故的發(fā)生)
[講]以上介紹了兩種不同的金屬與水的反應,從條件和產物都不相同,最本質的原因還是金屬的活動性不同。其實,我們也可以根據金屬與水、酸反應的情況來推測金屬的活動性。
[問]金屬Al ,它能與沸水反應生成對應的氫氧化物和氫氣,請估計它的活動性范圍。
(Al 的活動性介于金屬鈉和鐵之間,因為其反應條件的苛刻程度介于這兩種金屬之間)
[講]Na 與H2O 和酸反應的實質都是與H+ 反應,而酸電離出的H+ 比水電離出的H+要大得多,故先與酸反應,現(xiàn)象與水反應相似,但更劇烈,而且只有Na 過量時,Na 才與原酸中的H2O 反應。
[板書]3、鈉與酸和鹽溶液反應
(1) 2Na +2HCl==2NaCl +H2 ↑
(2) 投入CuSO4 溶液中:
2Na +2H2O +CuSO4 ==Cu(OH)2 ↓+Na2SO4 +H2 ↑
[講]鎂、鋁、鐵按照金屬活動性順序,產生H2 的能力逐漸減弱。
[板書]4、鎂、鋁與酸的反應
與非氧化性酸:Mg +2H+ ==Mg2+ +H2 ↑
2Al+ 6H+ ==2Al3+ +3H2 ↑
[講]與氧化性酸:Mg與濃H2SO4、HNO3 反應不產生H2
Al 在冷的濃H2SO4或冷的濃HNO3中,表面會鈍化,生成堅固的氧化膜,因此可用鋁制容器裝運濃H2SO4
[講]同樣,鐵也可以與非氧化性酸的反應,請寫出Fe 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方程式
[板書]5、Fe與酸的反應
與非氧化性酸的反應 Fe +2H+ ==Fe2+ +H2 ↑
[講]Fe 在常溫下可遇濃H2SO4、濃HNO3 會發(fā)生鈍化,即在Fe 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膜,阻止內部的金屬進一步氧化。但加熱條件下,可反應,生成Fe3+
[總結]在這節(jié)課中,我們利用實驗探究的方法了解到金屬的化學性質------金屬與水的反應,又用對比的方法了解到不同活動性的金屬與同一種物質反應的條件、現(xiàn)象和產物的差異。實驗法和對比法這兩種方法也將成為我們今后學習其他元素化合物知識的重要方法。
[自我評價]
往燒杯內注入煤油和水各100 mL ,靜置后將一小塊鈉投入燒杯內,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 )
A、鈉沉到液柱1/2處,鈉塊下部有許多氣泡,附有氣泡的鈉塊徐徐上升到液體上部,一會兒又沉到液柱1/2處,如此反復多次,最后消失。
B、鈉塊一直沉到燒杯底部,并停留在杯底,放出氣泡,最后消失
C、鈉塊浮在液柱表面上,很快熔成一個閃亮的小球,小球四處游動,最后消失
D、鈉塊沉到液柱1/2處,很快熔成一個閃亮的小球,小球在液柱1/2處沿水平方向迅速游來游去,最后消失
[課后作業(yè)]把一小塊Na 暴露在空氣中,觀察到以下各種現(xiàn)象,并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
結合多媒體開拓視野明確學習內容,引起興趣,激發(fā)學習熱情
觀察現(xiàn)象并猜測原因,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fā)發(fā)現(xiàn)問題興趣。
揭示反應的本質,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通過回憶,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分類方法,進一步加強對該反應本質的理解
根據鈉與水反應的產物預測鐵與水蒸氣反應的產物可能是氫氧化鐵與氫氣。指導學生運用對比學習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培養(yǎng)學生探索精神、培養(yǎng)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分析裝置中每一部分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學生評價實驗裝置的優(yōu)缺點。
培養(yǎng)學生尊重實驗結果,實事求是的精神。
聆聽、領悟、對該反應進一步形成正確的認識,樹立化學反應與生產、生活的聯(lián)系觀。
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和運用規(guī)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會總結,將知識和方法及時總結成規(guī)律,便于識記和今后的學習。
A
(1) 金屬Na表面變暗 4Na +O2 ==2 Na2O
(2) 過一段時間后又逐漸變潮
Na2O+H2O ==2NaOH
(3) 再過一段時間,又轉為白色固體 2 NaOH+CO2 ==Na2CO3 +H2O
Na2CO3+10H2O =Na2CO3?10H2O
(4) 又過一段時間后,白色固體變成白色粉末 Na2CO3?10H2O == Na2CO3 +10H2O
教 案
課題:第一節(jié) 金屬的化學性質(三)授課班級
課 時
教
學
目
的 知識
與
技能1、了解鋁與堿溶液的反應原理
2、了解兩性氫氧化物及氧化物
3、掌握物質的量應用于化學方程式計算方法和格式
過程
與
方法1、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2、加深對基本的理解和對化學反應規(guī)律的認識
情感
態(tài)度
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重 點鋁和強堿的反應
難 點 計算中的解題技巧
知
識
結
構
與
板
書
設
計三、鋁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
[投影實驗3-4]鋁與鹽酸、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
2 Al +2NaOH +2H2O ==2NaAlO2 +3H2 ↑
2Al +6 NaOH+6H2O ==2NaAlO2 +3H2↑+4H2O
四、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應用
1、計算原理: 2Na + 2H2O = 2NaOH + H2↑
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 2 : 2 : 2 : 1
擴大NA倍 2×NA: 2×NA : 2×NA : NA
物質的量之比 2mol : 2mol : 2mol : 1mol
相對質量之比 2×23 : 2×18 : 2×40 : 2
標況下體積 22.4L
2、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等于組成各物質的粒子數(shù)之比,也等于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
例1、把6.5 g Zn 放入足量鹽酸中,鋅完全反應,計算:(1) 6.5g Zn 的物質的量(2) 參加反應的HCl 的物質的量(3) 生成H2 的體積(標準狀況)
解:(1)n(Zn)=m/M=6.5g/65g.mol-1=0.1mol
Zn + 2HCl = ZnCl2 + H2↑
1mol 2mol 22.4L
0.1mol n(HCl) V(H2 )
(2)n(HCl)=0.1mol×2=0.2mol (3)V(H2 )=0.1×22.4L=2.24L
例2、將0.65g 鋅加到50 mL 1 mol /L鹽酸中,計算:(1) 標準狀況下,生成H2 的體積(2) 若反應完成后,溶液體積仍為50 mL,這時溶液中的Zn2+和H+ 的物質的量濃度是多少?
解:n(Zn)==0.65/65==0.01 mol n(HCl)==0.05*1==0.05 mol
∵ Zn +2HCl ==ZnCl2 +H2 ↑ ∴ HCl 過量
∴ 設生成 H2 x mol , ZnCl2 y mol , HCl z mol
Zn +2HCl ==ZnCl2 +H2 ↑
1 2 1 1
0.01 z y x ∴x==0.01 mol y==0.01 mol z==0.02 mol
(1) 標準狀況下生成H2 體積 V(H2)==0.04*22.4==0.224L
(2) c(Zn2+)== ==0.2 mol/L
n(H+)==n(HCl)—z==0.05—0.02==0.03 mol
c (H+)== ==0.6 mol/L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內容教學方法、手段、師生活動
[過]能與酸反應是活潑和較活潑金屬的通性,但有些金屬例如鋁還有特殊的性質,是什么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鋁的特性。
[板書]三、鋁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
[投影實驗3-4]鋁與鹽酸、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
實驗步驟:在2支試管里分別加入5 mL 鹽酸和5 mL NaOH 溶液,再分別放入一小段鋁片。過一段時間后,將點燃的木條分別放在2支試管口,觀察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現(xiàn)象:鋁分別放入鹽酸、NaOH 溶液中有氣泡產生,將點燃的木條放在試管口,可觀察到藍色火焰。
[講]通過實驗我們可以看到,鋁既能與鹽酸反應,又能與NaOH 溶液反應,反應可放出一種可燃性的氣體---氫氣。
[板書]2 Al +2NaOH +2H2O ==2NaAlO2 +3H2 ↑
[講]Al 只能與強堿(NaOH 、KOH)反應,不與弱堿(NH3?H2O)反應。Al 與堿溶液反應,其實質是Al被氧化,溶液中的H+ 被還原,Al與H2O反應生成H2 ,同時又生成難溶液的Al(OH)3 覆蓋在Al表面,阻止反應的進一步進行,所以,Al在常溫下或加熱條件下很難與H2O 反應,而在堿性溶液中,Al(OH)3 +OH? ==AlO2? +2H2O ,從而使Al 與H2O 的反應不斷進行。請標出電子轉移
[板書]
2Al +6 NaOH+6H2O ==2NaAlO2 +3H2↑+4H2O
[點擊試題]剩余的飯菜能否長時間保存在鋁鍋中?為什么?
[過]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我們在初中就已經很熟悉知道化學反應中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之間符合一定的關系呢?能不能把物質的量也應用于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呢?這就是我們下面所要學習的內容。
[板書]四、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應用
[講]我們知道,物質是由原子、分子或離子等粒子組成的,物質之間的化學反應也是這些粒子按一定數(shù)目進行的,化學方程式可以明確地表示出化學反應中這些粒子間的數(shù)目關系,這些粒子間的數(shù)目關系,又叫做化學計算數(shù)的關系。
[板書]1、計算原理:
? 2Na + 2H2O = 2NaOH + H2↑
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 2 : 2 : 2 : 1
擴大NA倍 2×NA: 2×NA : 2×NA : NA
物質的量之比 2mol : 2mol : 2mol : 1mol
相對質量之比 2×23 : 2×18 : 2×40 : 2
標況下體積 22.4L
[講]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算數(shù)之比等于組成各物質的粒子數(shù)之比。因而也等于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在計算時,應用的比例項必須性質相同,即上下單位統(tǒng)一。一般,所用的項與題給條件相同。
[板書]2、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等于組成各物質的粒子數(shù)之比,也等于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
[講]有了上述結論,我們即可根據化學方程式對有物質的物質的量進行定量計算。
[投影]進行物質的量應用于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須按以下步驟進行:
1、寫出有關反應方程式
2、找出相關物質的計量數(shù)之比
3、對應計量數(shù),找出相關物質的物質的量
4、進行計算。
[過]下面我們就在掌握上述各物理量間關系的基礎上,來系統(tǒng)、全面地學習物質的量應用于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板書]例1、把6.5 g Zn 放入足量鹽酸中,鋅完全反應,計算:
(1) 6.5g Zn 的物質的量
(2) 參加反應的HCl 的物質的量
(3) 生成H2 的體積(標準狀況)
解:(1)n(Zn)=m/M=6.5g/65g.mol-1=0.1mol
Zn + 2HCl = ZnCl2 + H2↑
1mol 2mol 22.4L
0.1mol n(HCl) V(H2 )
(2)n(HCl)=0.1mol×2=0.2mol
(3)V(H2 )=0.1×22.4L=2.24L
[講]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間是按化學方程式所確定的質量比或物質的量比進行反應的。如果某一反應中兩種反應物的量都已給出。此時存在兩種可能,一種是兩種反應物恰好完全反應;二是兩種反應物不是恰好完全反應。而是一種反應物過量,這時就首先確定哪種反應物的量是過量的,然而根據不足量的物質,即完全反應的物質的量進行有關計算。下面我們按以上思路來解答。
[板書]例2、將0.65g 鋅加到50 mL 1 mol /L鹽酸中,計算:
(1) 標準狀況下,生成H2 的體積
(2) 若反應完成后,溶液體積仍為50 mL,這時溶液中的Zn2+和H+ 的物質的量濃度是多少?
解:n(Zn)==0.65/65==0.01 mol
n(HCl)==0.05*1==0.05 mol
∵ Zn +2HCl ==ZnCl2 +H2 ↑
∴ HCl 過量
∴ 設生成 H2 x mol , ZnCl2 y mol , HCl z mol
Zn +2HCl ==ZnCl2 +H2 ↑
1 2 1 1
0.01 z y x
∴x==0.01 mol y==0.01 mol z==0.02 mol
(1) 標準狀況下生成H2 體積 V(H2)==0.04*22.4==0.224L
(2) c(Zn2+)== ==0.2 mol/L
n(H+)==n(HCl)—z==0.05—0.02==0.03 mol
c (H+)== ==0.6 mol/L
[總結]綜合以上計算,物質的量應用于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時,須注意以下幾點:
1、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算數(shù)之比等于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這是進行各項計算的最根本依據。
2、計算時要注意物質的量與其他各物理量(如質量、氣體體積、濃度等)之間的關系。
3、存在過量問題時,要根據不過量的物理量來進行計算。
[自我評價]
用AgNO3 溶液和NaCl 、MgCl2、AlCl3三種溶液分別反應時,若把同體積、同物質的量濃度的三種溶液中的Cl? 全部沉淀下來,所需AgNO3 溶液的體積比是___________;若把同體積的三種溶液中的Cl? 全部沉淀下來,所用AgNO3 溶液體積相同,則此三種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_________,生成沉淀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
不能,因為酸、堿、鹽均能腐蝕Al 制品
1:2:3
6:3:2
1:1:1
教學回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60932.html
相關閱讀:
有機化合物
上一篇:
鋁鐵的重要化合物
下一篇:
物質的分類
相關主題
有機化合物
氯
氯教案
元素周期表
第三節(jié) 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
硫酸硝酸和氨
非金屬及其化合物
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
離子反應
硅 無機非金屬材料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
硫和氮的氧化物
高一化學必修1學案設計 第四 非金屬及其化合物 第三節(jié) 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一時 學習目標: 1……
碳的多樣性
碳的多樣性 學習目標: 1、了解同素異形體的概念。 2、知道碳的三種同素異形體,及其之間物……
第三節(jié) 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
第三節(jié) 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 自學引領 自然界中存在有天然桐,曾經獲得的最大的天然銅重大42……
鈉的化合物
第二節(jié) 鈉的化合物 新指南 1.掌握鈉的氧化物的性質. 2.掌握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和用途. 3.……
化學物質及其變化
高一化學必修1學案設計 第二 化學物質及其變化 第一節(jié) 物質的分類 學習目標: 1.學會根據……
相關閱讀
基本營養(yǎng)物質
蘇教版高一化學必修1全冊教案
氯氣的生產原理
離子反應
高一化學必修1全套表格式教案及測試題(
氯氣的性質
鈉鎂及其化合物
常見物質的檢驗
第三節(jié) 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
溶液的配制與分析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