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易縣第二高級中學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語文試卷總分:150分 考試時間:150分鐘70分)一、?閱讀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3題。(每題3分,共9分)冰在地球上的某些地區(qū)正在逐漸消失。不能把冰看作是固態(tài)水的簡單累積。冰不僅儲有大量的水,還是保持地球能量平衡、熱平衡的重要因素。舉個例子:南極洲被冰層覆蓋的表面約為1300萬平方公里,到了冬季則超過2000平方公里。南極大陸的永久冰層厚度超過3000米,其余都是冰山或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其體積大小在一年中隨著四季溫度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在結冰或融冰過程中,可使大量熱量發(fā)生轉換。此外,白色的兩極地表會產(chǎn)生鏡面效應,反射太陽光,極大地影響著到達地球的輻射。無論是南極還是北極,都對地球氣候的過去和未來起著關鍵作用。水是少數(shù)可在相當小的溫度區(qū)間里改變形態(tài)的物質。這是因為水分子間的連接方式既脆弱又靈活。其他物質的分子在溫度下降時逐漸集中,但水在降溫到4攝氏度的情況下密度即為最大。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由此產(chǎn)生:水在固態(tài)時密度比液態(tài)時小,這就是為什么冰總能漂浮在水面上。水的這一特性使地球上的水生生物即使在冰川期冰層覆蓋江河湖海時仍能存活下來。地球兩極的冰山有著自己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各種各樣的生物就在這里棲息繁衍。浮游植物的覺醒是一切的開端。在光線適宜的條件下,浮游植物在冰面以下大肆擴散,加速冰面融化,進而產(chǎn)生降雨。雨中的有機物質被甲殼綱動物和其他浮游生物充分吸收。隨后,他們又成為企鵝、海豹以及鯨的食物。大型食肉動物虎鯨、北極熊等是這條食物鏈的最后一環(huán)。生活在這個冰世界里的動物是如何取得液態(tài)水飲用的呢?原來它們吃下冰塊,用腭部將其融化成寶貴的液態(tài)水,海豹就是這樣生存的。在寒冷的高山上,從冷杉到地衣,不少植物能在抵御了第一陣寒氣的襲擊后進入深度冬眠狀態(tài),直到氣候條件再次變得適宜。許多動植物得以在嚴寒中存活是因為冰雪本身能起到保護層的作用,使動植物與外部極端環(huán)境相隔絕。事實上,氣候突變對動植物來說才是致命的敵人。2004年秋,250多位科學家聚集到冰島首都,共同宣布了一個事實:北極、南極以及南美洲巴塔哥尼亞冰川的冰都在逐漸減少。極地冰面融化對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的災難是毀滅性的。依賴于冰層生活的浮游植物會隨之消失,食物鏈會破壞,北極熊等動物將瀕臨滅絕。此外,洋流會因海水溫度上升而改變,海水將吞噬一個個文明國度。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推動這項研究的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占到了全球總排放量的30?以上,正是這些氣體造成了全球氣候的變化。1、根據(jù)文意,下列“不能把冰看作是固態(tài)水的簡單累積”的原因,錯誤的一項是( )A地球兩極及其他某些地方,冰面巨大,冰層深厚,儲有大量水資源。B結冰或融冰過程中,大量熱量發(fā)生轉換,有助于保持地球能量平衡、熱平衡。C兩極地表呈現(xiàn)白色,能產(chǎn)生鏡面效應,極大地影響陽光到達地球的輻射。D南北兩極冰層無論存在與否,都對未來地球氣候起著關鍵作用。2、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冰儲有大量的水,是重要的淡水資源,是人類生命的重要保證。B許多動植物能夠適應嚴寒環(huán)境,但氣候突變卻會給生物帶來災難。C極地冰面融化將破壞極地生物鏈,那里從浮游植物到哺乳動物都可能滅絕。D極地冰面融化和海水溫度上升,將改變洋流,淹沒低海拔大陸。3、根據(jù)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北極、南極以及其他冰川都在逐漸縮小,這是全球氣候變化造成的結果。B極地冰層融化,地球將因失去鏡面效應,接受更多陽光輻射而進一步變暖。C極地浮游植物既依靠冰層保護,又加速冰面融化,保護極地需遏制浮游植物滋生。D溫室氣體排放造成全球氣候變化,發(fā)達國家應率先承擔保護冰層的重任。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12分,每小題3分) 晏子治東阿三年,景公召而數(shù)之曰:“吾以子為可,而使子治東阿,今子治而亂。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將加大誅于子。”晏子對曰:“臣請改道易行而治東阿,三年不治,臣請死之。”景公許之。于是明年上計(年終考核地方官的治績),景公迎而賀之曰:“甚善矣,子之治東阿也!”晏子對曰:“前臣之治東阿也,屬托不行,貨賂不至;陂(池塘)池之魚,以利貧民。當此之時,民無饑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東阿也,屬托行,貨賂至,并會賦斂,倉庫少內,便事左右,陂池之魚,入于權家。當此之時,饑者過半矣,君乃反迎而賀。臣愚,不能復治東阿,愿乞骸骨,避賢者之路。”景公乃下席而謝之曰:“子強復治東阿。東阿者,子之東阿也。寡人無復與焉!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于是明年上計:第二年B.而君反以罪臣:怪罪C.子退而自察:親自考察D.臣愚, 不能復治東阿, 愿乞骸骨:古時官員自請退職5、 以下六句話全都與晏子治理東阿正確做法有關的一組是( )①臣請改道易行而治東阿。 ②甚善矣,子之治東阿也、蹖偻胁恍,貨賂不至!  ④并會賦斂,倉庫少內。⑤當此之時,民無饑者    ⑥陂池之魚,以利貧民。A.①③⑥ B.②③④C.③⑥D.②⑤6.下列對文意的敘述正確的一項是 ( ) A.晏子先前治理東阿無方,治理混亂,因而受到景公的責怪。B.晏子受到景公責怪后,立下三年治理不好東阿自請死罪的軍令狀,改道易行,廉潔自?,一心為民。C.晏子重新治理東阿,忠于國事,政效顯著,第二年年終考核地方官治績,景公親自迎接并向他祝賀。D.晏子對景公錯誤的態(tài)度有看法,要求辭職,景公醒悟,決定不再干預晏子治理東阿。7.翻譯課文中的下列句子。(10分)(1)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3分)譯文 [](2)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譯文 (3)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4分)譯文 (二)古代詩歌閱讀(10分)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8-9題(1分)雨晴王 駕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后全無葉底花。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詩的前兩句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5分)9. “卻疑春色在鄰家”妙在一個“疑”字,請簡要賞析妙在何處。(分)(三)名篇名句默寫(8分)10.補寫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句1分)(1)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2)她靜默地遠了,遠了,,走盡這雨巷。(3)那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艷影,。(4)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荊軻刺秦王》)(5) ,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荊軻刺秦王》)[](6)大行不顧細謹, ,何辭為?(《鴻門宴》)(7)真的猛士, ,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記念劉和珍君》)(8)沉默呵,沉默呵! ,就在沉默中滅亡。(《記念劉和珍君》)三、實用類文本閱讀(24分)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垩圩R英才陳世豪 1956年8月,“全國數(shù)學論文報告會”在北京舉行。經(jīng)華羅庚推薦,陳景潤參加了會議,并在會上宣讀他的論文。這個報告會是中國數(shù)學界元老俊杰云集的群英會,能在其中占一席之地,并非易事。陳景潤被分配在數(shù)論代數(shù)分組,該組的論文宣讀大會在古香古色的北京大學的一個教室中舉行。站在講臺上,陳景潤發(fā)現(xiàn),與會的30多位數(shù)學家的目光,全系在他的身上。他,竟然變成了一只受驚的小鹿,不知如何是好。論文宣讀一開始,所有準備好的言辭,全部逃遁得無影無蹤,頭腦一片空白,勉強說了幾句,結結巴巴,不知怎么表達才好,猛然記起,應當在黑板上寫個題目。轉身寫完題目,說了一二句,又急匆匆地轉身在黑板上演算起來……這就是華羅庚極力贊揚的陳景潤么?臺下的聽眾開始搖頭,接著,嘀咕開了。當年,陳景潤在中學教書,第一堂課也是這樣的。思維縝密的數(shù)學家,言辭表達委實太讓人感到遺憾,茶壺里的餃子倒不出來,真是急煞人了。滿頭大汗,背上更是冷汗如洗,臺上的陳景潤開始癡癡地站在那里,不知該說什么。他的老師,廈門大學的李文清自告奮勇地走上講臺,對陳景潤的論文作了補充介紹,但人們仍感到不甚滿足。這時,一個魁梧的身影在眾人的目光中健步移上臺去,喔,是華羅庚,這位中國數(shù)學界堪稱泰斗的大人物,頗有風度地向大家笑了笑,接著,闡述了陳景潤這篇論文的意義和不凡之處,充分評價了陳景潤所取得的成果。對于陳景潤的這篇論文,1956年8月24日的《人民日報》在報道這次大會時,特別指出:“從大學畢業(yè)才三年的陳景潤,在兩年的業(yè)余時間里,閱讀了華羅庚的大部分著作,他提出的一篇關于‘他利問題’的論文,對華羅庚的研究成果有了一些推進!边@個評價客觀且不乏冷靜,陳景潤的成果終于得到了公認。貌不驚人的陳景潤在宣讀論文時出了“洋相”,但他那銳利的進取精神,卻使華羅庚深深地感動了。華羅庚是江蘇金壇人,家境貧寒,又身患殘疾,沒有上過大學,精湛的數(shù)學造詣和深厚的數(shù)學功底全靠自己自學的。當初,只在金壇初中任會計兼庶務,幸有唐培經(jīng)、熊慶來、楊武之、鄭洞蓀、葉企蓀等人對他的獎掖和幫助,把他調到清華大學工作,并給予無私的幫助和逐步的提攜,才使他成為中國數(shù)學界的一代宗師。以己推人,華羅庚把期望寄托在僅此見過一面的陳景潤身上。他曾經(jīng)對弟子們說過:“當然我們不鼓勵那種不埋頭苦干專作嘶鳴的科學工作者,但我們應當注意到科學研究在深入而又深入的時候,而出現(xiàn)的‘怪僻’、‘偏激’、‘健忘’、‘似癡若愚’,不對具體的人進行具體的分析是不合乎辯證法的。鳴之而通其意,正是我們熱心于科學事業(yè)的職責,也正是伯樂之所以為伯樂!比A河北省易縣第二高級中學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910090.html

相關閱讀: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高一上學期期初考試語文試題